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流。但在音乐课上越来越多地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如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时机不当等。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现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目前,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存在讨论时学生无话可说、合作时比较混乱、小组中个别成员一言堂等问题。要保障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指导合作方法,把握合作时机,干预合作过程,及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能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内容,恰当地使用合作学习的时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合作学习(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受到教师、学生、合作主题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合作学习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根据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理解和对合作学习实际情况的总结,笔者从有效合作学习机制的构建与合作学习时机的选择两方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中有效合作学习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新课改,教师要巧妙构思教学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积极参与到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来。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没有较好的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与其他学生合作、互助,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小学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小组协同合作活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一节数学课中,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独应用在整个教学系统当中,而是与老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或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也不是作为课堂组织形式的点缀而存在的。如果作为点缀,小组合作便会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随手拈来”“动辄合作”,则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会大大降低。上述两种现象曾经在我们的一些课堂上出现过,都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肤浅的理解造成的。合作学习只有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很好地发挥合作的效率。实践证明:在下列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将…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见解,以使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能力,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课堂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林俊 《云南教育》2005,(28):12-13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促进学生有效、高效地合作学习。本文提出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几条策略,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要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使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学中的一些任务,这样能让学生之间在知识上形成互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常见组织形式。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营造合作氛围、重视课前预习、精选合作内容、优化合作形式、确定合作规模、把握合作时机、掌握合作时间、善于引导,从而组织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组织形式问题、学习内容问题、学习能力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几条可操作性的策略;处理好组内优生、学困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等关系;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时机和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通过在音乐课中开展欣赏、歌唱、创编、器乐演奏等几种活动,探究音乐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集体观念。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时机,真正发挥课堂探究的价值和作用。一、激趣铺垫——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李安平 《贵州教育》2011,(12):38-39
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许多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不少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使课堂变得民主、和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但也存在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合作、为合作而合作、在教师安排下的合作、学生不知为什么而合作等现象,这就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效果甚微。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5.
邵炎 《成才之路》2013,(27):94-95
课堂对话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的责任。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影响了这种学习品质与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杨爱民 《甘肃教育》2014,(18):75-75
正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通过实践探索,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一、片面追求合作学习而忽视其实质教师片面追求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还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7.
孙振娟 《成才之路》2014,(27):36-36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积极地开展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将合作学习法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8.
李媛芬 《宁夏教育》2003,(12):32-33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正好体现出其精神实质,因此,我们把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作为实施探究教学的主要形式。实施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用,也不是一堂课自始至终都适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适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阅读、课外实验更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1.涉及知识面过多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因知识储…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课程改革浪潮中的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努力营造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运用合作,将独立与合作并驾齐驱,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并建设高效课堂测评机制,走出合作学习的困境,真正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高中英语合作学习通过在特定语境中促进学生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1.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探究课堂知识,在交流中学生们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在竞争与合作中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升华,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