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郭跃能给自己在上海世乓赛上的表现打多少分,她笑着说:“我要求比较高”,这个实现了赛前“一二三”全部目标的女孩给自己打了80分。  相似文献   

2.
困惑与快乐“比莉·琼、金不喜欢你。”有人曾对丽塔说。 “那她错过了人生的一大乐趣。” “那么,你能否谈谈她为什么不喜欢你呢?” “我想这和她总把我与女权运动联系起来有关。那时他们正为女网的独立而努力,不想和任何女权主义有瓜葛。他们甚至认为我想将女网政治化,其实这完全不可能,就算我试着去做也成不了。” “而金却认为她不喜欢你是因为你指使玛蒂娜不与她搭档双打。” “噢,这个比莉。”丽塔叫道,“她肯定在胡说八道,和谁打网球是玛蒂娜的事,我可从来不管。” “比莉说,你劝玛蒂娜不要再和她打下去,她们俩创造的双打…  相似文献   

3.
从瑞典回国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懒得动弹,看来北欧的闲适是把我给惯坏了。不过,总这么待着也闲得慌。想想自己还没到四十,没准还能再打打,于是我又动了再出去一试的念头。岁数不算小了,欧洲那边恐怕是打不动了,日本的联赛也大不如从前的好光景,而且新从国内过去的后生们,虽然没什么名气,小小年纪却拼得挺凶,像我这种老胳膊老腿,还是别去自取其辱的好。对了不知道韩国怎么样呢?虽然生活可能没欧洲那么舒服,但是离中国这么近,来回也方便。而且,除了刘南奎、金择洙那有限的几个人,好像没听说有太多高水平的。就算我打不了甲级队,去了打个像瑞典“麦力道”这样的也行啊。  相似文献   

4.
在星光灿烂的中国乒乓球界,球迷们可能断断续续地听到过李芬的名字。1994年进入国家青年队。1997年全国锦标赛打进前8,升入国家一队。2000年退役后回到山东队,代表鲁能打俱乐部,中间去新加坡作过一段时间陪练,2003年,开始代表天津打俱乐部,因为瑞典乒协允许一个运动员同时代表两家俱乐部打球,同年李芬也开始打瑞典联赛。  相似文献   

5.
能力、目标、追求,这是那些冠军们都会有的品质,而理性、谦恭、心怀感激则是让巴蒂更显得特别的部分。勤勉使她在15岁就赢得温布尔顿青少年组女单冠军,但这也导致她三年后的耗尽和离开。运动天赋不凡的她选择去打职业板球并效力于布里斯班热火队,但对于网球的热情却从未在心中消失。  相似文献   

6.
马春美有一个习惯,认识她的朋友都知道,她不喜欢和女生打球,通常来说,隔网相时的对手总得是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对此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女孩子的力最比较小,而我又是人高马大的类型,和她们打起来没意思啊。”  相似文献   

7.
爱菊者说     
安安 《新体育》2004,(1):21-21
1997年的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总决赛,李菊决战王楠。灯光恰到好处地打在她染过的发上,溢彩流光,简直是惊鸿一瞥……  相似文献   

8.
杨雨桥 《网球天地》2012,(12):58-58
当我亲眼在电脑前看到,克里斯特尔斯在自己最成功的一片场地上打丢了那个直线球时,心里是多么不愿意接受再也见不到她在球场上飞奔的事实。但当我看见她微笑着挥手向所有人告别时,我便也告诉自己该放下了,对一个球星10年的迷恋,该放下了。  相似文献   

9.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2):35-35
在众多的“海外兵团”中,广西籍前国手李春丽有点与众不同。她对乒乓球的热爱与日俱增,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1992年她加入了新西兰籍,并在新西兰买了一套房子,但为了打球,她却长年定居日本;在新西兰她有男朋友,但为了打球,她毅然放弃爱情,选择去日本,一去就是十年。如今,40岁的李春丽依然孤身一人。似乎哪里有球打,哪里就是她的家。在9月份的中国公开赛上,她向本刊记者聊起了这些年在国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陈妍 《网球天地》2011,(8):62-65
“以前总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和那些高排位选手打,现在发现,抱着那样的心态永远都不可能赢球。一旦你走上球场,唯一的目的必须是赢得胜利,这样你才能不惧怕任何对手。”  相似文献   

11.
说冰钓     
《钓鱼》2007,(4)
我母亲是老北京人,每年12月,只要听见北风吹电线的声音,她就说:别出门儿,电线骂街了,要封河。我不听她的。小时候,穿上棉衣,出门就去打冰出溜。大了,学会了钓鱼,越钓越上瘾,后来,竟到了三天不摸钓竿,  相似文献   

12.
王励勤的技术风格应该是凶狠,快速加实力——能上手的上手,防御中能转攻,相持中我先发力,千方百计地利用自身的凶,快去杀伤对方,在相持中掌握主动权,对任何打法都不落下风,应该说,在同类打法中,他速度的比重要高于弧圈,即使到不了盖亨那么快也得跟他差不多。  相似文献   

13.
彭国胜 《中国钓鱼》2012,(11):71-72
7年前,我开始迷上了网球,早上打,下午下班后也打,双休日更是整天泡在球场上。而这一年女儿上大学了,老伴儿除了家务事也没什么爱好,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也打网球,但她打过几次之后就没了兴趣。看她双休日闲得慌,有时我就叫上她和我一起去钓鱼。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4,(5):35-35
3月下旬我们派李晓霞和丁宁参加亚洲杯,最后她们分别获得冠亚军。这次比赛对丁宁的锻炼价值更大一些,她在小组赛中打了徐孝媛,出组又打了冯天薇、于梦雨,都是我们现在的主要对手,丁宁发挥得不错。尤其是跟冯天薇,前几次打得比较胶着,这次相对轻松一点,4比1获得胜利,而且前一段时间她练的东西在比赛里体现得比较明显。李晓霞在比赛前练得不多,开完两会后她跟队里练了五六天就去比赛了,但我们能感觉到她现在技术能力比较强,对手见到她时压力都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雷世泰 《武当》2005,(3):42-44
我正式向她学拳是在“文革”开始后,学校不上课了,当了“逍遥派”,正好有时间去练拳。当时她住在崇文门附近的水磨胡同,院子还比较宽敞。那里离东单公园不远,但她从不去公园教,不去公园遛,也不让我们到公园练,主要是怕我们年轻气盛总想找别人去比试而给她惹事,要求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去练。那年我20岁,上大学二年级,  相似文献   

16.
防不胜防     
陶莽 《新体育》2009,(9):4-4
“防火防盗防记者”是任何大赛的优良传统,本届天津篮球亚锦赛也不例外。只是记者被防住了,小偷却被疏忽了。开赛第一天的新闻发布会后,网站女记者泪流满面,打昕后才知她的手机被人顺手牵羊了。这次失窃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手机中保存白勺重要资料更加重要。出门在外,没有电话如少了双耳目,  相似文献   

17.
德国《明镜》周刊近日采访了世界网坛一号种子选手莫·塞莱斯,塞莱斯就她少年成功、与格拉夫的关系、她的球风、生活哲学及网球界的嫉妒谈了自已的感想。问:塞莱斯小姐,您害怕格拉夫吗?答:不,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不应惧怕任何对手。格拉夫是一名最好的运动员。我7岁开始打  相似文献   

18.
张洪波 《钓鱼》2008,(11):36-37
5月1日晚,吴钓友打来电话说刘钓友找了一个养殖塘,是亲戚的,可以钓但鱼别拿走,就图过过上鱼瘾,问我去不去。我求之不得,欣然同意。临挂机前,吴又嘱咐说,多备粗线大钩,满塘都是三五斤以上的大鱼。许多年没钓过池养大鱼了,有此机会谁能不激动。我连夜拴系粗线组,哪还有困倦之意。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08,(1):22-22
莫妮卡是越活越年轻了。在34岁生日宴会上,莫妮卡说,她可能在三月重回赛场。去年12月,莫妮卡就去洛杉矶打了西部银行元老精英赛。虽只是一项慈善表演赛,但也不排除莫妮卡有为复出热身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我和老伴是同年同月退休的,至今已四年多了。退休后,我参加多项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然而,我老伴这四年多来,经常是手里挎个小塑料桶,不停地打毛线,打得实在不想打了,就邀几个老太太打打扑克,一打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时间长了,他回到家里嘀咕,说头痛,还经常耳鸣。我陪她多次上医院,吃了不少中药和西药,可这症状仍未消除。有一天,市钓协组织我们去参加钓鱼比赛,我邀请老伴与我一起去参赛。开始她不同意,说我是不是神经出了毛病,一个老婆子,从来也没有摸过钓鱼竿,钓鱼的方法不懂得半点,怎么还能去参加比赛?!我说没关系,不要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