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美国总统图书馆收藏的口述档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总统图书馆既是档案馆,也是纪念馆,它不仅收藏总统的档案文件,而且收藏和陈列总统的个人物品,对于研究美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历史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口述历史运动在美国的广泛开展,美国总统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口……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图书馆既是档案馆,也是纪念馆,它不仅收藏总统的档案文件,而且收藏和陈列总统的个人物品.随着近几年来人们对口述历史档案的重视,美国总统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口述档案(oral archives)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图书馆不仅收历届总统的档案文件,而且还收藏和陈列总统的个人物品,对于研究美国的历史、政治、军事和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口述档案(oral archiues)的不断增加也日渐改变着其馆藏结构.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图书馆既是档案馆,也是纪念馆,总统图书馆归国家档案和件局领导。它不仅收集总统的档案件,而且收藏和陈列总统的个人物品,对于研究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化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图书馆既是档案馆,也是纪念馆,总统图书馆归国家档案和文件局领导。它不仅收总统的档案文件.而且收藏和陈列总.统的个人物品,对于研究美国的历史、政治、军事和文化等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图书馆既是档案馆,也是纪念馆.它不仅收藏总统的档案文件,而且收藏和陈列总统的个人物品,对于研究美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历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统图书馆是美旧独有的机构,其最大的特点是尽快向公众和研究者开放利用,通常在总统卸任后5年即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7.
唐蔚 《云南档案》2013,(9):42-44
本文向人们展示了口述史的基本发展历程,浅议口述史与口述档案的关系问题,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口述档案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认为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一部分或者补充,应该受到加倍重视。  相似文献   

8.
唐蔚 《湖北档案》2013,(8):22-24
口述档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际档案界引进到我国以来,争议声一直不断。承认它是档案者有之,质疑者也大有人在。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口述历史档案这一资源的认识也是如此。有人不认可口述档案的价值,他们判定口述档案只是一种辅助档案利用的重要参考资料,并不具备档案的本质属性。有人从历史、文化等角度来挖掘和肯定口述档案的价值。笔者从叙事、历史、现实、情感等维度来展开讨论,或许为认识口述历史档案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口述历史、口述历史与档案工作、口述档案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信息,对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种类及价值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口述历史的理念广泛传播和日益深入,口述历史档案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档案界的普遍认同。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定位不清,认识模糊。有的认为,口述历史档案属于体制外档案资源,它不构成国家档案资源的主体,因而它并非档案部门的主业,抓体制外的档案资源,是本末倒置。二是没有标准规范,各自为战。目前全国在面上对口述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2.
口述历史、口述档案是近年来在档案学术刊物上使用频率颇高的两个词汇,这标志着档案界对口述历史收集工作的关注,反映出档案馆人从事口述历史的文化自觉。最近,糜栋炜先生在《北京档案》[1],从分析口述历史、口述档案两个概念入手,判断口述历史“已经超越了现阶段我国档案工作的边界。”乍一研读其推理,其超越边界的论断也不无道理,但细细思考一下,便发现糜栋炜先生的推断还是错了。关于口述历史、口述档案的概念以及口述历史、口述档案之间的关系,糜栋炜先生说:“口述历史,是通过走访历史事件当事人,或与当事人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把他们…  相似文献   

13.
当国内史学界从介绍国外现代口述史学、肯定口述史料价值,到从事口述历史实践、收获累累硕果之时,档案界却还基本停留在对口述史料的探讨与争论阶段。虽然也有越来越多的档案界同仁认同口述史料的档案价值,但档案界从整体上似乎还未做好将它“收编”的准备。面对口述访谈形成的大量的录音、录像带、转录文字稿、最终的完成稿以及受访者与访谈者签定的相关法律文书.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整体性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云南傈僳族文化深入探究,在口述历史搜集实践基础上,对傈僳族口述档案进行资源整合研究,总结傈僳族口述档案的种类,挖掘傈僳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从而探索傈僳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在实现傈僳族口述档案价值的同时,更大范围传承其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口述校史是学校档案的有益补充,它的采集要本着对历史和现实负责的态度,以"叙述真实、口述有效、兼顾档案特征、注重声明及版权"为原则,按照项目立项、撰写采访大纲、确定采集形式、确定权属、执行口述、主持人控场、口述成果的后期整理等流程规范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口述档案在不同的领域被人们称之为“活历史”、“活资料”或“口述证据”、“口述资料”、“口述史”和“口头传说”。早在二战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肯尼亚、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都广泛展开了这项工作,并得以迅速发展。在我国近几年口述档案工作方兴未艾,己被同行高度重视,己成为档案工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隋晓云 《兰台世界》2016,(19):29-30
收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记忆为目的,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非常重要,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制定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规划、建立地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网络数据库、增加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认识"口述历史"和"口述档案" "口述历史"是通过走访历史事件当事人,或与当事人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把他们的回忆陈述记录下来,最终形成录音材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徐晓杭 《新闻实践》2012,(11):70-73
“从史海中发现新闻,从实录中见证历史。”近年来,传媒界出现了许多冠以“口述新闻”、“口述历史”、“当事人说”,以及“解密”、“发现”、“档案”之类的广播电视节目和报刊栏目,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观众和读者的眼球。学者认为最早的历史记录都是口述历史(如荷马史诗),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影音技术更让口述历史研究如虎添翼。口述历史与新闻业关系密切,美国最早的口述历史学者艾伦·内文斯就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1948年,艾伦·内文斯于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第一座口述历史档案馆,这被认为是现代口述新闻与历史研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口述历史,实录新闻。作为时下一个正在热门的新闻现象,它与传统的新闻采编常规相比,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和工作要求?请看专家、学者和新闻同行的说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由美国学者唐纳德·里奇(Donald A.Ritchie)著,王芝芝、姚力译,2006年1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全书305千字,320页。该书是一部全面、具体、明晰的口述历史方面的著作。其作者担任美国参议院历史室特邀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在美国各地主持各种口述历史计划,为口述历史建设的进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