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银时代,是俄罗斯文学中继黄金时代之后的又一文学辉煌时期。白银时代,处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与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文学之间,而这两个时期是俄罗斯文学极度辉煌的时期,因此白银时代的光辉一定程度上被遮盖了。白银时代在俄罗斯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后来的俄罗斯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俄国学白银时代的辉煌是由于学流派、学思潮的多元化、学团体的集群化和学创作的个性化而形成的。五四新学运动也应该说是开辟了中国学的另一个时代——白银时代。它与俄国学白银时代在现代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多个界面上有着极大的趋同性。它与俄白银时代的学一样表现出几大精神特质:现代精神、叛逆精神和创新精神。开启了中国20世纪现代人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俄国文化发展史上,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被称为俄国精神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潮推动下,批判与创新、民主与包容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对白银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白银时代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4.
面对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国社会一方面要面临传统文化的失却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心理与精神危机,更要同时面对现代文明所造成的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的异化。因此,启蒙主义文化变革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激起了人文主义思潮对其极端性的补偿与救赎。并且,这种人文主义倾向一直流脉不断,在文化与文学场域的边缘,艰难、寂寞地制衡着主流文化的话语霸权。在20世纪历史现代转型的复杂历史语境之中,很多作家都产生了人文性的自觉,从而抵抗历史功利性发展对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异化。因此,新文学中呈现出了丰富、斑斓的人文主义倾向的文学样态。新文学的人文主义倾向可分成六个范畴,通过对典型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可以剖析不同的人文主义文学样态在面对不同的历史价值维度缺失时所彰显出的救赎向度。  相似文献   

5.
白银时代是俄国文化剧烈转型的时期,知识分子顺应时代要求,通过宗教哲学意识的更新,提出了不同于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新的美学观念和主张。布宁作为白银时代的文学巨匠,深受新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其爱情小说的创作尤其反映出其对美学的思考,突出将宗教美与艺术美高度融合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子川 《中文自修》2003,(12):30-31
俄罗斯诗歌所谓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分别在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时间相隔近一百年,产生了两个诗歌巨匠:普希金和阿赫玛托娃。生于1799年的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对于普希金,中国的读者并不陌  相似文献   

7.
五千年的历史证明 ,文学是人类发展中的创造物 ,是记录和表达思想、交流生活的重要渠道。人类本性中有一种对文学的神秘和浓烈的兴趣。对文学的感召力和威力的崇拜源远流长 ,2 0世纪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中显示出五光十色 ,鲜艳夺目 ,灿烂辉煌。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学不断去粗取精 ,吸收汉文化的精华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机活力。回首千年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崛起 ,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民族文化 ,孕育着无比广阔的前景。仫佬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她的发展史上 ,同其他兄弟…  相似文献   

8.
鲁迅作为一个继承了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家,其小说创作的成就是不朽的。鲁迅小说创作不朽的重要原因,以及其作品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最大的意义与贡献。就是他的创作始终如一对现实的关怀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它的涵义、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对传统艺术美学概念的颠覆为我们勾勒出20世纪初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也说明了俄国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诗学理论,开辟了新的诗学研究领域,初步建立起现代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它的涵义、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对传统艺术美学概念的颠覆为我们勾勒出20世纪初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也说明了俄国形式主义颠覆了传统诗学理论,开辟了新的诗学研究领域,初步建立起现代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上,一大批象征主义者倾向于用宗教神话的方式表达思想,因为宗教神话之中蕴藏的民族文化遗产对探索人和世界存在的永恒规律具有深远意义。长篇小说《创造的传奇》是俄国白银时代象征主义作家索洛古勃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创作成熟期尤其能表现"创造"这一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的核心思想。作为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创造的传奇》富于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蕴含大量宗教神话元素,索洛古勃利用独特的诗学手段解构传统的宗教神话,并赋予其崭新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意识"是人们关于文学经典及如何创作出文学经典的认识。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经典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与文学观念的自觉、艺术精神的独立与否是相伴相行的。文学经典意识的最早形态应是文化经典意识,接着是汉以来的经学式的文学经典意识,再发展到以纯粹文学观念为基础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的内涵也有不同,这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中的"神秘"谱系相当浩瀚,其中古典"神秘"小说学系统有些薄弱,古典"神秘"诗学系统却相当发达,现当代"神秘"小说学系统曾一度遭到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扼杀,现当代"神秘"诗学系统却内在地继承了古典"神秘"的精神而表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在中国文学"神秘"谱系中,时常伴有"神圣"因子的渗透与萌芽。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文学理论的倡导还是在文学创作实践,20世纪的中国文学都仅仅只具有西方近代文学的特征,而并未营造出真正成熟的现代文学形态,也缺乏现代文学生长发育的文化环境与现实土壤。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转型的变革时代,需要有强劲的人文精神做坚实的基础,与其急切的将2泄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甚至后现代文学对接。不如打稳人文主义启蒙文学的基础。唯此,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才能产生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15.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坛女性作家的群体崛起缔造了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的繁华盛景,其作品本身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厚的时代精神,对其后的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作家的创作是俄罗斯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白银时代女性作家群体崛起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那一时代的女性作家的创作及地位,而且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发展史上,“文学性”更多指向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的“存在”状态。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来看,那时侧重以“诗”去统合所有的艺术门类,显示出文学的浑融状态;而如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文章者,经世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的正是语词之外的伦理、政治的内容,“文学性”侧重指涉如何使“内容”通过语词表达得更为妥贴、顺畅,表意更为清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学的最高要求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点。“文学性”的意味由外在的社会层面的要求解脱出来应当归功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者的基本准则是:“文学科学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诗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语言学和文学。本文探索在认知诗学视域下进行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加强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欣赏名著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影响巨大的思潮景观。现代主义小说体现出寓言化特征。这种创作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影响显著,中国新世纪小说也强化了寓言化并产生不少典型文本。寓言本质是寓教于乐,寓言化小说的“教”与“乐”的内涵和表现更为丰富复杂,有独特的“叙述结构”。寓言化小说显示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自觉融合。  相似文献   

19.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艺理论派别之一,它不但将文本语言形式提升为文学研究的中心,而且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电影理论,并对苏联蒙太奇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蒂尼亚诺夫梯等人,从差异性、自主性、系统性及陌生化等角度论述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电影诗学思想,并集中研究了景别、隐喻、拍摄角度、剪辑与蒙太奇、灯光与照明等方面的电影修辞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文学翻译策略的相互运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21世纪,文化交流作为文学翻译的重要历史使命推进着文化发展的进程,从而要求我们采取更有利的翻译策略,而这一策略需要更好的把语言和文化相结合,运用好顺畅的汉语,更好地译意外国文化。本文通过对翻译策略的叙述,用动态和辩证的观点对文学翻译中策略的选择做分析,得出:不同环境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是与文化、语言、翻译目的、读者、译者等因素相结合的,也只有把这些因素相结合才能达到文学翻译真正的目的,即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