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复旦大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海外中华妇女学学会、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华人女性与视觉再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第十四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国内多所知名新闻院所的十几位学术大家,围绕当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他们对于学科建设思路与布局、学科特色建设、学科团队与平台建设、学科国际化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下面是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摘录,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发展颇具启发意义。童兵(复旦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主任,新闻学院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借院庆80周年纪念日,盛邀近80位来自全球各国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20余位学者云集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为期两天、以“媒介化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及对策”为主题的“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此次论坛是近几年来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旨在共商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大计。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14日,丁淦林教授因病去世,享年79岁。丁淦林教授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教育家、新闻史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丁淦林教授在新闻传播教育界整整60年,成就斐然,桃李满门。在此我们发表丁淦林教授晚年撰写的回忆自己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经历的遗稿《上讲台与编教材》,以及一组丁淦林教授的学生撰写的怀念文章,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海外中华妇女学学会、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传播手段得到创新发展,H5新闻产品在此背景下得以开发应用。本文简要概述了H5新闻产品的视觉传播优势,从新闻形式、新闻内容、视觉质量、传播力度四个方面提出了H5新闻产品视觉传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林 《新闻爱好者》2011,(1):117-117
陈望道(1891-1973)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和早期党员.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报人和语言学家。他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国民党元老、著名报人于右任称他为“记者之师”。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时,亲拟了“好学力行”的系铭。长期以来,这个系铭,无论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还是在从业的新闻队伍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望道(1891~1973)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和早期党员,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报人和语言学家。他创办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国民党元老、著名报人于右任称他为"记者之师"。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时,亲拟了"好学力行"的系铭。长期以来,这个系铭,无论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还是在从业的新闻队伍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师晟  李敏 《当代传播》2015,(2):111-112
公众的视觉认同是一种以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规范为理性判断的视觉状态,它提升了新闻传播中公众视觉表达的领悟力,避免了视觉异化。公众的视觉认同依托于公共形象的新闻传播,建构新闻的审美意识形态,通过重视视觉风险传播,把握视觉隐喻在新闻传播中的多重解读,从而增强新闻传播价值,推进公共形象传播与公众视觉评价之间的良性认同。  相似文献   

11.
“技术与制度: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14—1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这是新闻教育界同新闻实务界联手.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传媒领军人物出席会议,会议共发表论文63篇。研讨会由教育部系统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8个“国家队”,即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的8个国家级创新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召开,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  相似文献   

12.
马宁  曹培鑫  路淼 《传媒》2016,(5):88-90
在大众传播媒体主导新闻传播格局的时代,三十多年前视觉新闻,伴随着电视媒体对平面媒体的冲击在我国应运而生,作为专业文字记者的新闻写作理念和方法被广泛应用.随着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和移动互联的迭代发展,视觉新闻的概念在不断演变中持续影响着新闻传播领域不同阶段的内容生产.本文以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视觉新闻变迁为主线,通过梳理其从写作观念、图文整合到全媒体革新的发展历程,为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溯源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7月16日,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东方早报》双年展暨2005《东方早报》视觉传播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纸总编辑、视觉总监、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以及部分专家、学者、教授共200多人出席。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常河以多媒体形式向与会者介绍了东方早报的概况和《东方早报》的视觉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盛希贵、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铮、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陈振平、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网络中心主任张蔚飞、《新闻战线》高级编辑许林、大众日报图片总监孙京涛等发言,对《东方早…  相似文献   

14.
杨杰 《新闻世界》2012,(8):240-241
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视觉传达,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从新闻摄影实践和新闻照片传播规律来看,报纸和读者都需要具有视觉冲击力、亲和力、感染力以及富有思想性、趣味性的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15.
师晟 《新闻爱好者》2011,(23):34-35
社会新闻舆论需要以视觉媒体效应的视觉艺术形式,来强化其传播的社会效应,视觉艺术通过视觉新闻的形象来传播出具有视觉效果的新闻内容。视觉传播的冲击力在社会意义的公德上,时刻关注社会责任和道德风尚对视觉敏感度的  相似文献   

16.
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3家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发起、倡议成立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2002年6月22日在上海宣告成立。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国良教授出任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任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理事会由全国21家传播学硕士点所在院系组成,常务理事会也从中产生。  相似文献   

17.
王一鸣 《新闻大学》2023,(10):106-118+123
本文基于两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的问卷调查数据和专家访谈资料,对161位院长、主任及其所在院校的基本情况进行用户画像,对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焦点问题和大变革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走向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在互动与对话中呈现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的集体智慧、探寻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初阳 《新闻传播》2023,(3):118-120
现如今,视觉文化在崛起与快速传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像信息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快、信息繁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选择简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因此,新闻摄影在履行传播职能的同时,也需要对传播效果加以关注。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传播中重要的视觉信息生产部门,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移动视觉场景下,作为创新型新闻传播的新闻游戏是否有着固定的生产标准和规范?新闻游戏的叙事规律和模式对新闻内容是否有针对性?何种类型的新闻内容能够适用于移动视觉场景下新闻游戏的生产?本文聚焦上述问题,以《G20小精灵GO》等新闻游戏产品为案例,主要从新闻游戏的生产现状、生产标准以及未来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在当前移动视觉场景和现有新闻体制下,新闻游戏作为一种新闻生产的创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行业现状、新闻内容体裁、政治文化背景和受众需求等因素.新闻游戏既是媒介融合大环境下思维拓展的产物,同时也受到诸多生产标准限制,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特殊信息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五所大学的1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是:新闻与传播学科四个“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复旦大学创新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童兵教授,武汉大学创新基地主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清华大学创新基地主任、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熊澄宇教授;四个教育部人文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