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艳 《大观周刊》2011,(19):199-199
自信心是促进人的一生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重要动力。从幼儿阶段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任务。激发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自信心理是幼儿教师所必须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熊新月 《大观周刊》2013,(6):186-186
教师越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炎加深对周囱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长容 《大观周刊》2012,(24):188-188
本文主要是通过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讲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尊重幼儿的兴趣,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对孩子的方方面面予以尊重,促使我们的孩子发展出了自尊、自爱、自信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4.
周月丽 《大观周刊》2011,(16):83-83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认知等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如爱护公物,在幼儿德育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乜莲 《大观周刊》2011,(15):151-151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语气中看出,往往这些都是注重早期语言教育的结果。3-6岁的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印度狼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纲要》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有效的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美蓉 《大观周刊》2012,(44):259-260
手指游戏就是一种以手指运动为基础,促进双手动作技能与语言能力发展的感官操作游戏,不仅很好地贯彻了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主导思想,而且赋予手指活动、手脑互动教学以无穷的创新空间。长期坚持做手指活动能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的信息传递,这不仅能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而且对发展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自我认识、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和个性品质、发展幼儿的思维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雅娟 《今传媒》2020,(4):155-156
幼儿期是塑造幼儿健康人格和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阶段,是人生的启蒙期,《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更要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将德育教育渗透并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幼儿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8.
孙沛沛 《大观周刊》2012,(40):47-47
农村留守幼儿的保育和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实现全民教育目标所面临的重大难点。目前,农村留守幼儿保育和教育问题主要是:保育知识匮乏;缺乏适当的家庭教育,安全意识薄弱;留守幼儿得不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因此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冬梅 《大观周刊》2011,(50):108-108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促进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同一年龄班的儿童,由于身体条件、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遗传的差异,各自语言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尽相同。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尊重个体差异,创设良好的环境,在因材施教中又发展幼儿的语言,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魏晓娟 《大观周刊》2012,(52):318-318
现在相当部分幼儿存在着任性.胆怯,退缩,易怒,受挫能力及自信心羔,有攻击性行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幼儿园围绕“幼儿因情绪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寻找对策,选取有效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克服与调节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幼儿阅读一般都始于绘本,绘本故事阅读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章分析了绘本故事对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少儿图书馆影响幼儿绘本故事阅读的因素,并提出了少儿图书馆做好幼儿绘本故事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大观周刊》2013,(12):112-112
在人的一生中,德育教育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德育教育中行为规范养成是幼儿成长的关键,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当中,德育的养成一部分需要幼儿园进行系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对幼儿德育养成的促进。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幼儿的行为规范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幼儿园内外教育角度出发,对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强调“教育应当符合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为了每个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由此,对幼儿进行个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被重视,而“幼儿成长档案”是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有效载体与途径,对它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才能实现对幼儿进行个性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幼儿成长档案”评价,只重…  相似文献   

14.
木兰 《大观周刊》2012,(1):160-160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的规则。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合作互动、创造性生活,结合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的特点。我选择了“音乐游戏”为切入点在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游戏最容易被幼儿接受,喜爱,是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及音乐感受力,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挖掘幼儿潜能的基础上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红 《大观周刊》2012,(20):204-205
好奇心,爱提问是幼儿最显著的特征,在幼儿时期重视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既能增进师幼的互动又能促进师幼的共同发展和成长.符合当前新形势下的“以人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真实、鲜活,教育过程更加富有创造力和吸引力。同时幼儿在不断提问过程中,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靓靓 《大观周刊》2012,(2):205-205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能催生幼儿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感知,通过绘画、装饰和制作,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培养幼儿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不但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而且能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齐丽娟 《大观周刊》2011,(18):247-247
前言 幼儿处在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利用多种渠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外语学习十分重要。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该怎样帮助孩子学好并用好这门语言呢?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及建梅 《大观周刊》2013,(10):172-172
本文论述了,在幼儿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应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为幼儿创设条件和生活内容,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以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依照幼儿的心理发展来选择图书阅读,能够促进幼儿智力、言语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理发展也需要合适的图书作为支撑,幼儿心理发展与图书的选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20.
王晓春 《大观周刊》2013,(1):107-107
学前教育是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创设良好的语境,融洽的师关系;关注幼儿发展的自我表现,利用愉快教学、寓教于乐是激发幼儿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