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长方 《大观周刊》2012,(10):152-152
创新的过程就是探索新办法,寻找新途径,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它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实现创新教育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蔚勇 《大观周刊》2013,(3):150-150
创新教育与中学数学课堂.针对新时期创新教育在数学学科的要求,同绕如何在中学课堂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期创新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展开了研究。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两方面展开了论述.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就新时期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崔思勤 《大观周刊》2012,(30):284-284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我们搞好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受到的教育大都在课堂形成,学校教育创新的结果,最终一定要实践在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学校教育创新成败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传统的静态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这种教与学的行为习惯的扭曲,导致了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僵化、课堂教学枯燥、效率低下的不良效果;同时也使师生从开始时对课堂的满怀希望与憧憬,演变为对课堂的失望与厌倦。  相似文献   

4.
郝旭升 《大观周刊》2011,(38):123-123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  相似文献   

5.
方胜强 《大观周刊》2013,(11):209-20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和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谦 《大观周刊》2012,(28):293-293
搞好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需要地理教师改革教育模式,让学生展开想象,转换角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创设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杨家丽 《大观周刊》2012,(41):391-391
素质教育深入课堂.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7  相似文献   

8.
杨华 《大观周刊》2012,(8):239-239
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卢支 《大观周刊》2012,(39):214-214
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创新精神,作为学校教育,创新教育是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艾保莲 《大观周刊》2011,(40):173-173
教学互动是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是老师课堂控制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张扬个性,老师与学生共同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教育相长的基本途径。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必须把握互动的内涵和要求,紧密结合数字教学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体作用,把增强互动效果和提高数量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小支 《大观周刊》2012,(16):284-284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此才能实现地理高效课堂。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知识产权课程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知识产权课程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作者根据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堂讲授列举创新实例,组织学生到科技创新大环境中参观学习,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石恒 《大观周刊》2012,(50):281-28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郑周辉 《大观周刊》2011,(38):158-158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 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档案馆举办学生课堂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目前,档案馆的学生课堂主要是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展览、给学生举办一些有关历史的讲座等,侧重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乡土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学生课堂设置一些指导型实习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档案意识并提高他们对档案材料的利用和理解的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美国北密歇根大学档案馆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使我们的学生课堂办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康立明 《大观周刊》2013,(12):206-20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7.
秦军 《大观周刊》2013,(3):224-225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等都出现多元化趋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水准和要求。就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对于知识进行传授和交流的平台,对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创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米红淑 《大观周刊》2012,(16):282-282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教师应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沈长华 《大观周刊》2011,(30):225-225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澡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20.
吴小玲 《大观周刊》2011,(10):35-35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已经成为现在中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针对当前数学课堂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淡化了知识发生过程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现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自主、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