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到此题目 ,你立即会想到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滑动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而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且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它们不能同时存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 ,在高三物理复习当中 ,我们经常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 ,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是同时存在的 .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以便于与同仁共同探讨 .例 1 如图 1所示 ,倾角θ=30°的粗糙斜图 1面上放一物体 ,物体重为 G,静止在斜面上 .现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 F=G/2推该物体 ,物体恰好在斜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2.
误区一、静止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并挤压的两个接触表面不光滑的物体之间·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则有相互的滑动摩擦力;如果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并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有相互的静摩擦力·这里所指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3.
两物体相互挤压,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俸之间,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租褪物体之间,它们不能同时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学习和复习中,还会有一些学生会出现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个接触面上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春花 《物理教师》2009,30(5):22-22
我们知道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而滑动摩擦力存在于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按照这个说法,一个接触面上的两个物体不可能既相对静止又相对运动,因此一个接触面上只能存在一种摩擦力,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又该如何分析呢?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种摩擦力,它有何特点.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与摩擦力打交道,摩擦力几乎无处不在,如我们推箱子、走路、骑自行车等,都受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等。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相互挤压发生  相似文献   

7.
滑动摩擦力的主要难点在它的方向上,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但是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主要难在它的大小计算上,根据静摩擦力的受力物体与它的施力物体相对静止这一条件,由牛顿运动定律加以解决;摩擦力的第3个难点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相互转化.下面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有关静摩擦力问题的处理;静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效果;静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间的关系:静摩擦力产生于两个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且具有挤压作用、没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依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9.
浅谈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会出现一种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静摩擦力的知识,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常感到困惑,弄不清怎样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怎样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怎样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关于静摩擦力的分析就成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难点.本文拟就这几点作讨论,以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疑难.1怎样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 什么是静摩擦力?在相互挤压的物体的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趋势但还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时候,接触面间便出现阻碍物体发生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静摩擦力.可见,两物体间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互相有挤压…  相似文献   

11.
滑动摩擦力和方向与物体相对本滑动方向相反,在有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是否有静摩擦力的存在,在教学中可能会有这些问题存在。试图通过几个例题来说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常经验带来的思维定势使摩擦力做功问题总让人感觉不好理解.下表的概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运孺狐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做功情况(W有静摩擦力,但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故静摩擦力不做功.有滑动摩擦力,但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滑动摩擦力时物体不做功.不做功正功(W>0)物体在静摩擦力作用下向上传送,f和v方向相同,静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物向上运动(相对皮带静止)夕在物体与皮带相对静止之前,f和v方向相同,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负功(W<0)皮带将物体无滑动地向下传送,f和v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物向下运动(相对皮带静止)沙物体和皮带共同运动…  相似文献   

13.
通常情况下,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比较容易的,但有时却较困难,下面通过例题的分析来说明,在复杂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滑动摩擦力的三要素。 一、确定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 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若存在相互挤压的压力N,则有滑动摩擦力f产生。N大处f大,N小处f小,N为零处f也为零。这一结论对相互接触且有相对滑动的任两物体,以及将此两物体分割成众多质点时也成立。可见f的作用点始终和N的作用点重合。于是,当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难以确定时,可以转而寻找比较容易确定的压力作用点。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力的物质性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凡是有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着两个物体、如重力是发生在地球与物体之间,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二、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三、力的间接性力的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如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磁力等等.理解力的概念三…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粗糙,即:μ≠0;2.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的正压力不为零,即N≠0;3.物体有相对运动(或音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不满足,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16.
易错根源之一:没有准确把握摩擦力做功形式的多样性,导致“思维定势”由于摩擦力的产生形式多样,因而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形式更是复杂,若同学们不能根据功的定义和实际情景进行严谨地推理、判断,往往会出现片面理解导致出错.如:同学们中会出现这样的典型错误,认识:“滑动摩擦力一定会对物体做功,而静摩擦力一定不会对物体做功”.滑动摩擦力产生于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是否做功取决于受力物体对地(参考系)是否有运动(发生位移).若其中某物体对地没有运动,则作用于它的滑动摩擦力仍然不做功;静摩擦力产生于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若其中某物体对地有运动,则作用于它的静摩擦力仍然做功.可以看出,出现以上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没有根据功的定义进行全面、准确考虑摩擦力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关系.例1.质量为m的物块与水平转台台面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如图1所示,物块与竖直转轴相距距离为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将在转台上开始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转台对物体做功为()A.0B.2kmg!RC.2kmgR D.21kmgR典型错例1:由于物块做圆周运动,所以物块受到的...  相似文献   

17.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时,物体间就会产生一对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然而,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往往感到很困难。为帮助  相似文献   

18.
陈宏 《中学理科》2004,(11):3-5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 ,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摩擦力知识常常与其它物理知识综合构成综合题 ,如果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没有学好 ,是不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综合题的 .同学们在摩擦力的学习中必须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1 必须弄清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大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当物体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时 ,其大小即可由公式f=μN计算 ,由此可看出它只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及正压力N有关 ,而与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正压力是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 ,但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 (最大静摩擦力除外 ) .当物体处于平…  相似文献   

19.
对于静摩擦力,首先要弄清它的定义: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确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有三个:(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而且保持相对静止;(2)两个物体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即除去静摩擦力以外的合外力不为零;(3)接触面不是光滑的。  相似文献   

20.
静摩擦力是众多物理模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力 ,对于其特点的理解及其求解方法 ,同学们往往感到困惑 ,现作一归纳总结 ,以便对静摩擦力有个比较透彻的认识 .1 静摩擦的特点1 )静摩擦力是接触力 静摩擦力在相互接触并发生挤压形变的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产生 ,它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2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 静摩擦力产生于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 ,可有可无 ;可是阻力 ,可是动力 ;可是恒力 ,可是变力 ;其大小也没有确定的公式计算 .是在零值与最大值之间变化 ,而且方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 ,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