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部文学名著,它继承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艺术传统,以高超的布局结构和艺术技巧,为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在16世纪中期,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在西班牙崛起,这就是流浪汉小说。这种小说与中世纪的市民文学略有相通之处。它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视角观照、分析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  相似文献   

2.
整个文学史向我们昭示:流浪主题是远胜于爱情主题的最重要文学母题.一般认为它始于流浪汉小说,其显著特点是着力描写主人公的漂泊生涯.流浪汉小说以《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鲁滨逊飘流记》等为代表.十六世纪西班牙佚名作家所作的《小癞子》是流浪汉小说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它以主人公小癞子自述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由于家境贫寒,幼小的癞  相似文献   

3.
《百万英镑》是马克吐温一部寓庄于谐、风趣幽默的巨作;试从认知学和心理学视角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解读《百万英镑》,探究一位拥有百万英镑流浪汉富翁的诞生、社会阶层反应的变化和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为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剖析及作品解读提供了一个有利线索。  相似文献   

4.
《风月梦》与青楼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楼小说《风月梦》,堪称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它植根于特定地域,以描写城市生活为内容,通过人物的活动和视角,展现了扬州的城市风貌,对之后的《海上花列传》等小说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百万英镑》是马克吐温一部寓庄于诸、风趣幽默的巨作;试从认知学和心理学视角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解读《百万英镑》,探究一位拥有百万英镑流浪汉富翁的诞生、社会阶层反应的变化和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为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剖析及作品解读提供了一个有利线索.  相似文献   

6.
刘苏敏 《文教资料》2005,(24):103-104
艾芜,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南行记》是中国现代小说中首创的,也是唯一的一部流浪汉小说。作品记录了作家漂泊的心理历程,重塑了流浪汉(女)的新形象,开辟了文学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与《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儿童文学的代表作,文章从哈克与汤姆的表现和性格特征出发,分析了流浪汉身上的共性,即身世可怜、淘气、正直、勇敢、热衷冒险。在此基础上,结合《等待戈多》、《衬衫领子》、《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三部小说,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探究了流浪汉原型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以期对这两部作品方面的解读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的神话小说《普罗米修斯》深受古希腊神话"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影响,其笔下的伟大天神成了被遗忘、被怀疑、被厌倦、被排斥的对象。而卡夫卡另外一部小说《变形记》与小说《普罗米修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人公格里高尔实质是卡夫卡笔下普罗米修斯神话故事人物的变体。虽然格里高尔长着甲壳虫的丑陋肉体,却有天神普罗米修斯的高贵灵魂。化身甲虫的普罗米修斯苦苦挣扎以期得到周围人的同情与理解的惨剧揭示了卡夫卡生活时期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对普通下层小人物人性的戕害与扼杀。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理论认为城市由人类聚居地演化而来,人是城市空间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空间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在小说《长恨歌》中空间形态与人物紧密相关,具有与人物互动、互文的特征,是小说中一个隐性角色,也是小说的主要表现对象。分析空间与人物的互文关系是解读小说《长恨歌》的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为数众多的流浪汉形象,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艺术群体。荷马史诗,特别是其中的《奥德修纪》,最先为读者展现了别具艺术光彩的流浪汉形象。在16世纪中叶西班牙流浪汉小说诞生以后,流浪汉形象更是络绎不绝地出现在许多欧洲作家的笔下,几百年之间一直保持着他们的阵势和特色。与此同时,一些欧洲  相似文献   

11.
流浪汉小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汉小说简论张民权流浪汉小说,一般是指十六、十六世纪在西班牙和欧洲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特定的小说类型,它的主要描写对像是社会上的一些失业者、下层市民──流浪汉,通常由他们作第一人称叙述,展示其从甲地漂泊到乙地、从一个社会环境迁徙到另一个社会环境中的各...  相似文献   

12.
<正>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西班牙流行的以流浪者得生活及遭遇为题材的小说。自16世纪中叶开始,西班牙经济衰落,社会混乱,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大批穷人流离失所,沦为无业游民,加之商业经济上升到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而导致社会上闲散人员猛增,冒险风气盛行。流浪汉小说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状况下产生的。董燕生编著的《西班牙文学》归纳了流浪汉体小说包括的特点:●生活无着、四处流浪的主人公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夏四奶奶与祥林嫂是鲁迅笔下两个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一个是《药》中次要人物,一个是《祝福》中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两人生活的社会背景也不一样,一个生活在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个在辛亥革命以后。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两个人物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私小说凡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均称私小说,又称心境小说。它是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在大正末期的文坛上占据统治地位,是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田山花袋的《棉被》被看作最早的一部私小说。流浪汉小说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一  相似文献   

15.
“《山峡中》被公认为艾芜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一群被生活逼迫铤而走险的流浪者的生活。有关这篇“30代前期屈指可数的短篇杰作的学术研究日益丰满,尤其是小说题材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注入的新鲜的血液,开拓了新时期是流浪汉(女)小说,“边缘化”叙事的拓展,“边远”人物命运的关注,时间、空间叙事的交错运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但是有关于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的研究尚属较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一生著作颇丰,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大量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等,每一部都堪称精品。狄更斯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王”。1837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作者以细致、幽默而又深刻的笔触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揭露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丑恶,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以及监狱等上层建筑的阴暗面。狄更斯怀着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真实地描述了广大人民的苦难人生,反映了极其广阔的生活画面,对19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和世态民俗做了细致入微、全面深刻的描绘。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与西方流浪汉小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而流浪汉小说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西游记》几乎具有流浪汉小说的全部特点,它与流浪汉小说在小说叙事的技法上“惊人地相似”,并且两者差不多出现于同一时代。可是,尽管中国出现了《西游记》,流浪汉小说这种形式却没能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形成“气候”,这令人遗憾的事实自然有其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伪满洲国》是一部区别于以往的历史题材小说,在人物塑造、写作立场、小说结构和语言运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伪满洲国》的突出特点在于逃离历史的喧嚣,回归本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从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个方面肯定了电视剧《围城》对小说《围城》的改编。在结构上,电视剧《围城》沿袭了小说《围城》的"流浪汉体"结构,以人物遭遇体验为线索,描写了抗战背景下的世态人情;在形象塑造上,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颇为丰满生动,演员们也用精湛的演技为电视剧增添精彩。此外,从心理刻画、情节叙述和语言特色三个方面笔者也具体分析电视剧相比小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内容提要《破毕舍歪传》和《风雨耀华力》两部长篇小说借鉴了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和民国初年集锦小说的形式,以深沉忧患意识和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展现了泰华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众生相,是一部反映五六十年代泰华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