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欧洲十四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在反宗教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中,唱出了一曲人的赞歌,活跃于思想文化阵地的人文主义者,第一次把“人”大写在宇宙中。他们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对近千年的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在这其中,对爱情的赞美,对现世生活的肯定,成为文学艺术重要的表现内容,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诗人不敢提笔抒写他的诗篇,除非他的墨水里调和着爱情的叹息。”(《爱的徒劳》)莎士比亚在他流传于世的三十七部戏剧、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从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角度来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中主人公的艰难爱情。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陈惇莎士比亚的创作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作,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是一个真正的教徒;他一生中许多事情与基督教有关。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在莎学研究中,人们往往较...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所体现的真、善、美的主题为人们所接受,但诗中传达的时间无情、爱情无望和命运不公的主题不容忽视.这其中蕴含的悲观主义有助于读者从另一个侧面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出了自己的诠释。目前国内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还相当欠缺,本文拟从十四行诗的创作内容和艺术形式两大方面,以《圣经》文化为视角来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他的十四行诗,以吟咏缠绵悱恻、坚定执著的爱情为主,被誉为"爱情圣经",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许多以歌颂爱情或抒发诗人对美的看法和理想的诗篇。  相似文献   

7.
在《W.H.先生画像》中,王尔德从同性爱的角度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了解读,把其中的爱情归属为古希腊哲学家热烈赞美的“爱恋男童”爱情模式,隐秘地为自己的同性爱进行了辩解。事实上,王尔德这种做法是把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三个迥然不同的时代并置,用十九世纪末的性观念、评价体系来定位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同性爱,是一种文化空间的错位。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基督教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了自己的诠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爱、友谊、时间为重点,将基督教精神与诗中的人道主义融合在一起,才使他的十四行诗有久远的魅力。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国内莎学研究中的空白,深入地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9.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而在描写这类主题的作品中,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这本书中,奥斯汀通过描写四对年轻人的婚姻与爱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文从爱情、金钱与个性三个角度,阐述了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那就是: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并且双方的性格也会对婚姻是否幸福产生影响。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作家,他的成就如一颗璀璨之星世界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在他的作品中大多以爱情和荣誉为主题,但是在这些作品中同样有宣扬道德的烙印。本文从莎士比亚的几部代表作入手进行分析,从道德角度透视莎士比亚的著作,寻求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渗透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