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川 《教师博览》2005,(9):13-13
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品质。“学而不厌”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而“诲人不倦”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肖川 《青年教师》2005,(11):39-39
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品质。“学而不厌”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诲人不倦”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上帝”,走近教师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承担,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是学校发展的推动,所以教师应该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校长要诚心对待教师,热情地服务于教师,就要积极走近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心目中的校长,他应当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的“乌托邦”,永远怀揣着教育的情结坚挺地前行在朝圣的路上。我心目中的校长,他应当是一个与书相伴的人,儒雅而不失幽默,自信而不自负。他充满智慧的行为告诉世人,社会因教师而美好。  相似文献   

5.
刘仕媚 《教师》2010,(20):72-72
“三心”就是爱心、耐心和慧心。爱心是前提,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正教育;耐心是基础,没有耐心的教育,只是昙花一现的教育;慧心是关键,不懂得教育的知识,不掌握教育的技能、技巧,爱心、耐心也只能成为空谈。对待“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要有“三心”,甚至要加点“偏心”。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转化“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呢?教师应做到:爱心感化,树立自信;教师诱导,激发兴趣;细心培养,形成习惯;诊断原因,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7.
一位好校长应有“婆婆”的眼睛“妈妈”的嘴,高瞻远瞩,严谨公正,平易宽容,与教师共同打造学校特色,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乐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理想教师形象调查”研究发现:1.中小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应具备这样一些优质特质。即“对学生一视同仁”、“普通话标准”、“态度友善和蔼”、“教学方法灵活”、“宽容和理解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作业适度”。2.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对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标准也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3.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1)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2)扎实的教学基本功;(3)良好的师生交往与沟通能力;(4)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张华 《江苏教育》2007,(11):44-45
教师职业,平凡却责任重大。校长在依法治校、维护公正的前提下,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肯定教师的点滴进步,尊重他们的内心需求,让教师保持乐观、平和的职业心态,使他们获得为师的尊严与快乐.才能真正树立起“我很重要”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名为“你心目中的理想课堂”的教研沙龙。活动结束肘.组织者用了诸如“真实”、“情趣”、“对话”、“常态”、“问题”等一些关键词进行了总结.笔者颇以为然。但我想.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育,教师还应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新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必须具备“五心”,即:爱心,耐心,事业心,责任心,上进心。有爱心要求我们必须从心底喜欢我们的学生。有耐心就是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要轻易发脾气,不要学生一犯错误就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9月4日开始举行的“我心目中的好教师”意见征集活动昨日截止。连日来,记者收到了大量来自学生、家长、教师,甚至教育部门的信件、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提出了许多观点和建议。其中,“公平、民主、幽默、沟通”成了学生们心目中好教师形象的“关键词”,近八成的学生来信中表示,希望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要搞好班主任工作 ,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要有“信心”、“爱心”、“真心”、“细心”和“耐心” ,并在此基础上 ,讲究教育管理方法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一位好校长应有“婆婆”的眼睛“妈妈”的嘴,高瞻远瞩,严谨公正,平易宽容,与教师共同打造学校特色,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乐园。  相似文献   

15.
身为山东省金乡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金乡实小”)的校长,我认为学校要培育像向日葵一般向往阳光、迷恋阳光,具有阳光气质、阳光精神和阳光能量的“阳光少年”,他们幸福地为梦想而奋斗,他们开创性地为社会建构价值,他们向周围辐射爱,传播爱的光芒。要实现这个教育理想,必须进行“阳光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旨在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和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与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本文旨在从五方面展示“阳光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薛文平 《师道》2008,(7):73-73
以前一提到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会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想起为人师表、满腹学问、彬彬有礼、温良谦恭等一些崇高的形象,但现在的校长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早已变了味道。《光明日报》曾载文《给名校长的几句话》称:有的名校长霸气十足,用所谓的“气势”压人,老子天下第一,容不得半个“不”字。在校内“前呼后拥”,在校外或兄弟学校面前自称“老大”。他(她)们的口头禅是“我是法人……”。不少教师对“霸气校长”有一种惧怕感,直接产生了一种极不和谐的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平 《江苏教育》2007,(19):1-1
校长需要理想.是因为教育需要理想。理想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标,校长与广大教师一样,是人类实现这一理想的使者,校长应该是追梦者,也是理想的播种者。理想是一种竞争力,它可为人们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提供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是一种发展力或牵引力。  相似文献   

18.
张伟明 《天津教育》2007,(10):11-12
我们的学校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基地,这不仅包括人人熟悉的“显性知识”,还包括更有价值的“潜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获得,而“潜性知识”则必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并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它包括成功人士普遍拥有的乐观态度、自信心理、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陷和弊端,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提出了“阳光教育”的理念。所谓“阳光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和家长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孩子,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笔者应用国际上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卡氏16人格因素量表”对近200名初级中学校长进行心理测量,对其中部分校长辅之以谈话和问卷。从测量结果看,目前初级中学校长的心理素质和职务心态大部分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部分校长的心理素质和职务心态不那么令人乐观,焦虑性偏高、适应性不够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