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客:教育创新的民间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程 《教师博览》2005,(7):13-14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博客(Blog或WebBlog)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交流形式,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包含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一种网络出版方式。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4.
当前,博客之风正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博客。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发布及时、更新及时、管理方便的特点,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教育博客,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能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尽快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舞台。以下是我在博客开展过程中的一些浅显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客的蓬勃兴起,引起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师博客以其有助于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改善教师的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知识的积累和转化、方便教师间的交流和共享等特点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发挥教师博客的有益功能更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师博客评估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加强教师博客的专业性、注重教师博客群的整合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博客作为信息时代新型的网络交流和知识管理工具,具有个性化、共享性、互动性等特征。博客从形式上走向教学是有限的——仅仅被当作一种信息交流工具而被教师“有限”地利用到教学当中;博客从理念上走向教学是无限的——有望突破长时间以来制约教育朝“理想”状态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师博客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和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小学图书馆应该充分重视和挖掘教师博客在知识交流中的功能及其包含的隐性知识,为教师博客的开设构连有效的平台.并在法律、道德和技术的层面上对教师博客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8.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新燕 《教育导刊》2005,(10):28-29
一、博客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什么是博客(blog)?博客是指个人或团体将每天的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发布到Web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即在线日记。博客也称为“网志”、“网上日志”。一个博客其实就是一个网页,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贴子所构成,张帖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使用者可以对文章分类、管理、隐藏、编辑,是“个性化的知识仓库”。教育博客是博客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应用的表现形式。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则主要是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博客在教育教学中具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作者的博客教学实践谈起,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视角阐述了教师博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以及教师博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师生关系、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等方面所发挥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佳 《班主任》2008,(5):34-35
教师博客是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他人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有人甚至提出,随着教师博客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博客是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通过撰写与阅读教师博客,教师们可以增强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建构,把自我作为发展的源头,追求专业化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10):34-36
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师博客和作文教学整合的研究愿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然后对教师博客、作文教学、教师博客和作文教学的整合的感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再接着具体详细地介绍了教师博客和作文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包括借助博客适时地开发课程资源,借助博客适时地进行专题研讨,借助博客适时地进行课题交流,借助博客适时地落实技能探索等四个方面内容。最后简介了四点研究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博客已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网络交流工具。如何应用博客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列博客平·台现有功能进行扩展、完善并整合。经过整合后的博客平台在教师专业知识获取、知识组织和互动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有效管理和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4.
薛菲 《考试周刊》2014,(30):42-42
<正>博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共享教育资源的平台,初中语文教师平时在网上搜索浏览时,看到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可以利用博客的储存功能记录,或者以转载链接方式记录。长期积累,博客相当于个人素材库、知识库,当需要某些材料或某方面知识时,由于博客有主题分类和搜索功能,可以快速地找到相应内容,也可以把这些大量的图片、文字、视频、教案和课件等资料传到网上,与其他教师分享资源,还可以通过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不断改进,在丰富媒体资源的同时,促使  相似文献   

15.
教师博客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充分发挥了网络方便快捷、信息共享的优势,架起了教育教学沟通的桥梁,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密切了家校联系。但是,教师博客在给广大教师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师博客,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博客的优势?本期话题邀请各位嘉宾畅所欲言,来谈谈教师博客。  相似文献   

16.
博客教育应用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log(Weblog)即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国内翻译成。博客”。它是继E—mail、BBS、OICQ之后出现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的倡导者认为它简单易用、资源丰富且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在教育中具有厂阔的应用前景。从2003年起,国内教育工作者尝试把博客应用于教育领域,包括利用博客构建教学平台和学习社区、作为学习者知识管理工具,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博客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许多人对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抱着乐观的态度,认为博客可以影响我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甚至是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18.
薛茂莲 《海外英语》2011,(14):120+159
博客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个人交流、知识管理和网络出版的工具,已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应用。论文简要说明的教师博客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网络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博客这一新兴的网络教学平台也开始走进课堂,不少教师已运用这一平台进行教学活动、撰写教学日志等,有的学生也利用博客写日记、发照片等。博客在教学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试从博客技术的特点和方法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CoPs的理念体现在共同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展现和深化知识等三个方面,它能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情感的支持.以创建"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为目的的博客共享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将教学的人力资源凝聚起来,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本文以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基于CoPs的理念开发的博客平台为例,探讨了利用博客实现资源与经验共享,促进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的探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