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的《20世纪的现实与高中〈世界历史〉课本》发表后引起了许多中学和高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鸣.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上要求改革世界现代史教学的强烈愿望.六年前我在一篇关于高校当代世界史学科建设的短文中呼吁《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该文虽然谈的是高校和当代的情况,但对中学和现代世界史,其基本思路同样是适用的.本文就如何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学的世界现代史发表一管之见,以便引起学术界、普教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1998年 7月~ 1999年 10月 ,我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硕士学位浙江课程班的学员讲授了世界现代史和美国史专题。课程班 6 5名学员主要来自教学第一线的近 6 0所中学的高级历史教师和有关教研员 ,其中许多教师大学毕业后已在中学执教了十多年 ,对讲授中学历史有着丰富的经验 ,也相当熟悉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材。我的教学岗位在大学而不在中学 ,不过自 80年代中期以来 ,我曾十来次为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进修的中学历史教师讲授现代史专题 ,和他们讨论有关世界现代史教学中的问题。在北京我还和师大二附中的文科班学…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文试就结合世界现代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一、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现代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现代史的主流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课本一开始就叙述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即无产阶级是如何取得胜利的问题,具体讲述这一社会主义制度诞生的本身,就是要说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机器,不仅剥削压迫劳动人民,而且摧残民族文化,破坏河山,甚至出卖民族利益。在这里进行爱  相似文献   

4.
世界现代史相对于中国历史来说,不仅在时间上与我们有距离,而且在空间上离我们更远,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乃至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与我们颇多差异。因而,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可以有效缩短时空上的距离,实现世界现代史教学质的飞跃。世界现代史双语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践英语的机会,也给世界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世界现代史,一般是指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到现在的世界历史。它虽然时间短,但面广,问题多,错综复杂,同现实联系紧密,处于经常发展变动中。我国解放三十多年来,无论中学或大学,都没有一本较好的能稳定几年的世界现代史教材。  相似文献   

6.
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华北地区委员会组织编写、张象教授主编的《世界历史探微》(现代史部分)最近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世界现代史教学参考书,在目前有关世界史的教学参考书较缺乏的情况下,该书的出版无疑是件大好事。该书既对世界现代史学科有概括性的介绍,又对许  相似文献   

7.
以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解放后我国世界现代史学界所采用的分期方法.1978年改革开放后,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出现了不少新的说法.但是把那些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后,还是不能不得出"应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结论.1978年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学出现了极为可喜的景象.一批世界现代史教科书和两本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已分别出版.从1985年起,三本战后世界史也先后和我们见面.此外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专著、文章、大事记、译稿等等问世.上述书籍或文章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观点、方法、材料乃至整个体系上给人以新的启发.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和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史学语境中,"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划分具有深刻的含义,比如将近代史主要看成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代,现代史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胜利的时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分界则往往以"十月革命"为标志.这一历史分期法曾经是我国世界近现代史体系的正统和主流,目前仍有学者坚持这种分期,但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它显然受到较多的批评.与此同时,人们一直试图提出更适合的世界历史体系和历史分期.  相似文献   

10.
相艳,女,1961年生,陕西泾阳人。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主任,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所属学科:历史教育。学科研究方向:世界历史。主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经济史》等课程。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世界近、现代史论著、教材3部,出版译著3部。做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参与院内科研基金课题3项。2000年、2001年分别获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2002年获学院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兼任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刘宏全,男,1959年生,陕西高陵人…  相似文献   

11.
温新荣 《高教论坛》2014,(10):77-79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成有思想、有理论、有能力三个教学目标;构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虚拟世界"三个教学任务;依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虚拟教学三个教学平台,构建"3+3+3"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部分国际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得出对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启示.结合我国现行高师院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以实现创新教育、培养未来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我校"物理教学论"、"世界现代史"等师范专业课课堂上进行了初步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世界现代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其下限中学教材讲到1991年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它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  相似文献   

14.
1979年8月3日至12日,世界现代史学术讨论会在兰州甘肃师范大学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我国解放以来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盛会,除台湾省外,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代表参加.出席这次讨论会的综合大学和民族学院有二十八所,高等师范院校有三十八所,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世界政治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列席这次会议的有解放军政治学院等大专院校和新闻出版等十八个单位,共有一百七十人参加.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大方向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世界史学科的特点,以"德国法西斯的兴起"为个案,对如何设计高校世界现代史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分析"19世纪晚期欧洲殖民国家瓜分非洲高潮形成的原因"时,都是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当时亚洲已被基本上瓜分完毕,美国又不允许其他国家涉足拉丁美洲,列强便把非洲作为争夺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所担负的思想教育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当前,我国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历史教学要贯彻这“三个面向”,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无论是现实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中学历史课程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并有着广阔的天地。那么,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认为,比较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比较法教学的条件 中学世界历史教学不仅具有一般历史教学的普遍性,还有着它本身的特殊性。确切地讲,这里的“世界历史”是指“外国历史”,它不包括中国历史的内容。利用外国历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自己祖国的教育,运用比较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和斗争构成了世界  相似文献   

18.
曾醒时教授     
曾醒时教授,男,1930年1月生,籍贯广东东莞.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1952年毕业,1954年至1956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进修班学习.多年来从事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1984年至1987年任本校历史系主任.现任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19.
新视角下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功能的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突破以往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惯性思维,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上,既重视历史教育,又能发挥主渠道的教育功能,这就要从新的视角出发,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国史国情教育功能、使命感和社会主义发展观教育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中学《世界历史》课本在选材上,尽量打破"欧洲文化中心论"对亚、非、美洲人民的历史所采取的虚无主义态度.现在使用的课本中,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亚、非、美洲的历史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在近、现代史中对亚、非、拉美民族解放斗争史增加很多内容,体现了对待世界各民族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反映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已成为当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实际.所以讲好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史,就基础知识来说是必要的,就思想教育来说也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