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监测等特点,在矿山及山体滑坡、桥梁沉降、地震形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基SAR图像与上述领域中地形数据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是系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关键技术.本文建立地基SAR系统与地形数据的关系模型及地基SAR系统与雷达图像的关系模型,提出基于距离向和方位向条件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分析几何映射三维匹配过程的误差特性.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及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悬浮颗粒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了解传统的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基于环境意识下从优化工艺方案选择可以减少或避免悬浮颗粒排放的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不断提高工艺方案水平积极使用新型材料,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努力,以避免或消除机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悬浮颗粒。积极探索从悬浮颗粒产生源头解决问题,创造优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时 ,我们常常给学生做这样的演示实验 :在一个L形变压器铁芯做的电磁铁下端 ,绕上多匝线圈 ,在铁芯顶端套一个小铝环 ,当线圈通以 2 2 0V交流电时 ,铝环便悬浮起来 (见图 1 ) .这个演示实验形象地显示了磁力悬浮现象 .图 1 磁力悬浮为什么会出现悬浮现象呢 ?有人往往只是简单地说 ,这是由于电磁感应 ,当原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时 ,在铝环中便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 ,产生了互相排斥的磁力 ,铝环便悬浮起来 .这样解释往往不能使人心悦诚服 .因为铝环能悬浮起来 ,它里面的电流必然与原线圈中的相反…  相似文献   

4.
对扬子鳄(Alligator smensis)、蝮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 stejneger)、多疣壁虎(Gekkojaponicus)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这三种爬行动物单核细胞中都有少量嗜天青颗粒存在.扬子鳄单核细胞中嗜天青颗粒较粗大,多疣壁虎、蝮蛇单核细胞中嗜天青颗粒较小.在扬子鳄、蝮蛇外周血中观察到两种不同发育状态的单核细胞,显示单核细胞是在外周血液中完成其发育过程,且在成熟过程中胞核、胞质及嗜天青颗粒呈现动态变化.还对三种爬行动物淋巴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具有高度特化和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借用医用CT扫描技术获得玉米颗粒实体的三维图像,通过工具软件处理建立了具有实体特征的玉米颗粒三维模型.依据材料力学和粘弹性力学原理,建立了玉米颗粒三维应力计算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cis软件完成了热应力、湿应力及总应力的模拟计算,对于干燥过程中玉米颗粒内部极限应力值、应力分布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室内采集的长短期降尘、大气悬浮颗粒物和彩绘漆层进行了SEM-EDX研究,在大气悬浮颗粒、短期和长期降尘中,含硫颗粒的粒径分别为0.9~22.8μm、1.0~29.0μm和1.2~37.7μm,多为石膏与粘土或石英以内部混合的状态存在。降尘中的附着型絮状硫酸钙多于大气悬浮颗粒物中,显示降尘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了累进的化学反应。彩绘漆层表面的坑和裂隙附近观察到原位生长的硫酸钙晶体,显示漆层材料或降尘颗粒物与大气二氧化硫之间的酸化学反应,可能是彩绘漆层表面受侵蚀形成微小坑和裂隙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的信号模型,得到了利用高度向观测数据实现目标三维成像的矩阵方程,并引入QR分解算法求解矩阵方程,形成了多基线SAR三维成像的QR分解算法.使用该算法对多基线SAR仿真数据进行了三维成像实验.  相似文献   

8.
从物理角度阐述了电流变液机制,分析了作用于电流变液内悬浮颗粒上的力,并综述了电流变液物理模型和电流变液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铁工程施工中基坑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不同维GM(1,1)预测模型,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作了预测和分析.通过残差和后验差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了在基坑地表沉降预测中应用灰色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不同维灰色模型,随着参与建模的数据维度的增加,发展系数-a逐渐减小,而灰作用量b、后验差指标C及平均相对误差均呈现增大的趋势,所建不同维GM(1,1)模型精度均达到了一级,尤以4维GM(1,1)模型累计沉降量实测值与累计沉降量预测值吻合较好,满足短期预测需求.可见针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需要的建模数据较少,便于节约长期观测成本,可为工程后继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它包括纳米粉末、纳米多孔材料和纳米致密材料。1nm=10~(-9)m,纳米微粒是构成纳米材料的重要原料,通常是指颗粒尺寸<100nm的粉末,它比可见光波还短,与病毒大小相当甚至还要小。1984年,德国教授Gleiter利用惰性气体凝聚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清洁界面的三维块状试样纳米晶体钯、铜、铁等,成为纳米材料的创始者。  相似文献   

11.
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环节技术是指在掷铁饼的最后加速阶段,身体各环节为将铁饼以最快的出手初速度和适宜的角度掷出而采用的动作方法.运用三维摄像方法对我国8名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研究,利用三维运动快速解析系统,获取数据,经皮尔森相关分析获得我国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各个环节中与铁饼成绩相关密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现行专业和课程设置、体育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21世纪体育人才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服务于社会的领域更加广泛。改革体育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和领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当前我国体育高等院校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体育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趋向合理。但仍存在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协调一致,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小等问题,限制了各院校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的竞争,也未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着近几年关于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的讨论逐渐激烈,以及河南省退役运动员安置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方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从调查河南省退役排球运动员的发展现状入手,在结合现役和相关管理者基本认识与意见后,寻找影响河南省退役排球运动员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论:在当前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现条件下,鼓励运动员继续求学,并坚持对运动员的政策性安置,能够较好的缓解当前退役排球运动员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4.
从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的成绩和奖牌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虽有少数项目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在天气恶劣、目标密集、目标被遮挡及其他复杂海况下船舶交通流统计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将目标检测算法CenterNet、多目标跟踪算法DeepSORT与凸包算法中优化逆时针(counter clockwise, CCW)判断的单线法相结合的船舶交通流视觉图像统计方法。使用Python对所选的数据和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enterNet在多场景检测中比YOLOv3更优秀;基于目标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具有良好实时性,能够有效对抗因目标抖动、密集、被遮挡等所导致的目标丢失,继而减少船舶交通流统计时常出现的漏检、错检和重复统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归纳分析,对里约奥运会田径项目的竞技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田径运动的发展呈现出集中性的分散化发展,不同层次之间的竞技实力差距在加大,奖牌的洲际划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且呈现出竞技波动性,美洲的竞技实力呈现下降趋势,欧洲在均衡中缓慢发展,亚洲、非洲、大洋洲呈现出上升趋势发展;田径项目项群特征分化比较明显,速度性项群、快速力量性跳跃以美洲为主导,投掷以欧洲为主,美洲为辅,耐力性项群上非洲形成了强势的垄断,竞走项目上亚洲、大洋洲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全能项目未来依然是欧美之间的较量.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历史性最好成绩,但依然处于爬坡期,未来的竞技之路依然艰难.  相似文献   

17.
聚落考古是以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重要手段之一.选取遗址数目众多的辽宁西部地区,采用决策树分类和基于遗址等级权重的改进聚类分析方法划分聚落,研究聚落分布及其内部结构关系.经分析,辽宁西部地区聚落分布受到水系、地貌和气候的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区域中最大的聚落位于大凌河支流流域,该位置与史料中记载的辽西区域郡首阳乐的位置十分相近.通过对遗址等级的统计分析,各聚落内高等级遗址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最后趋于5%左右,各聚落高等级遗址的控制范围与位置和聚落内部遗址数目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内纳米颗粒沉积及荷电的数值模型,耦合流场、电场、颗粒荷电及颗粒运动等子模型,研究ESP内纳米颗粒的运动与荷电特性。研究发现纳米颗粒在ESP中的受力方向和大小会随着其运动而不断改变,其沉积效率曲线相较于微米级颗粒,呈现出U型的特征,经证明这是由纳米颗粒所受体积力的主要类型和大小随着粒径不断变化决定的。此外纳米颗粒的荷电机理也会发生变化,荷电量与粒径和喷射浓度的大小紧密相关,直接影响颗粒所受库仑力的同时还会间接影响电晕放电,甚至造成电晕封闭,严重影响颗粒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19.
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运用是评判一套花样游泳自由自选编排全面性、艺术创新以及运动员整体能力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为创新点,将第28届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第30届奥运会和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顶级赛事上花样游泳取得前六名的队伍为主要研究对象。釆用录像解析统计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前述顶级赛事所得到的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花样游泳集休自由自选项目中空间和三维空间运用情况。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占领空中优势,发挥立体效果是当前世界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总体编排的一个新趋势。托举技术是花样游泳占据空间领域的主要技术之一。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和托举总时间比例是全套动作编排的重要内容和不可忽略的因素。立体队图形也是花样游泳空间技术的主要部分。托举技术三维空间的利用是空中编排总发挥技术亮点和艺术亮点不可缺少的元素。利用好三维空间,创作出更难、更新、更高的托举动作可提升全套动作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中国队应在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托举时间比例上、立体队图性上改进与提高,以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的运用,占领空间优势。加强托举的多维,多方向的旋转,提高三维空间的运用。这些方面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高温下的线板式静电除尘器进行数值模拟,建立综合考虑温度场、电场、流场和颗粒动力场的多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域进行离散进而求解电场,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气固两相流动。研究温度对于静电除尘器内颗粒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所受的静电力减小而Saffman升力、布朗力和曳力均增大;曳力随温度的增加速率比静电力变化快,这可能是导致高温下除尘效率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