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随机参数化L系统的形式化语言对树木进行三维构模.依据树木与视点的空间关系,动态划分了基于林分的层次细节(LOD).对不同的细节层次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处理以达到真实感绘制.通过调整L系统的迭代、分层存储树木模型、十字交叉画树等策略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渲染,并对层级细节的渲染效率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三维森林虚拟系统,可以满足森林三维场景的真实感和实时可视化效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在航海模拟器中缺少对船舶碰撞响应的三维仿真,提出在航海模拟器中基于开源场景图形(Open Scene Graph,OSG)渲染引擎开发的三维视景中加入Bullet物理引擎的技术方案.根据刚体动力学、接触与碰撞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基于Bullet刚体碰撞响应模型,建立船舶三维碰撞动力学模型;运用Projected Gauss-Seidel迭代算法,得到碰撞后船舶实时的六自由度位置姿态参数;根据碰撞检测阶段获取的碰撞点位置参数,实时绘制划痕并添加爆炸特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渲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场渲染的动态3D目标重构的方法.目前基于图像建模的方法对于复杂场景难以建模,而基于图像渲染的方法因数据量大不利于动态场景的实时渲染.因此采用了模型和图像相结合的方法,从多视点视频图像中重建动态3D模型,采用光场映射算法对重建的3D模型进行光场采样,然后对样本分解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真实感的同时,减少了数据量,并可实现动态3D目标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三维人脸识别相较当前流行的二维人脸识别具有识别精度高、防伪强度高的优势,代表了人脸识别的发展方向。因三维人脸的采集成本高昂,目前三维人脸识别无法像二维人脸识别方法那样直接借助海量人脸数据建立、优化识别算法。如何准确、高效地获取三维人脸的增广训练数据是推动三维人脸识别应用发展中最为迫切的问题。当前学术界的大量文献主要聚焦在如何得到更好的三维人脸重建可视化效果,而没有对后续的识别任务多加考虑,以至于用这些重建图像训练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识别的人脸三维信息估计方法。与一般方法不同,该方法直接在信息估计与后续识别之间建立互动桥梁:在人脸三维信息估计的训练过程中直接借助相应的识别网络来督促提高三维人脸信息的估计效果。为此,先构造一种三维人脸信息表示——深度-表面法向量图(DN图),然后通过真实三维数据集训练一个人脸CycleGAN模型,该模型用以学习一种从二维人脸到DN图的保留身份信息的映射并用U-Net网络的形式对其进行表示。在5个数据集上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其中在ND-2006数据集中的提升尤为显著,提高31.8%。此外,进行了数据增广下...  相似文献   

5.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监测等特点,在矿山及山体滑坡、桥梁沉降、地震形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基SAR图像与上述领域中地形数据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是系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关键技术.本文建立地基SAR系统与地形数据的关系模型及地基SAR系统与雷达图像的关系模型,提出基于距离向和方位向条件的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分析几何映射三维匹配过程的误差特性.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及几何映射三维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的概念引入到三维可视化园林景观效果制作中,应用GIS技术与一般的三维制作软件相结合,利用现有的项目图纸数据创建数据库,改变传统的园林三维景观制作的固有模式,创建一个能够进行属性查询、空间分析及贯穿飞行多角度浏览的三维可视化景观。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船舶的航行安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技术构建LNG船舶监管方案仿真系统.系统首先利用ARCGIS和PCI软件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graph Model,DOM)处理,建立湄洲湾水域基础地形数据;然后处理水利工程、码头和建筑物等地类数据;数据经过优化后,选用Mutigen Creator三维建模工具创建湄洲湾三维场景.在三维场景中,集成水文气象、船舶、助航设施和码头等数据以及监管方案,实现各类数据在三维仿真系统中的实时关联.场景驱动采用VEGA 3.7平台开发,实现三维场景中的漫游和查询、航行过程的记录和回放、监管方案的演练和报警等功能.海事监管部门可在系统中制定和演练LNG船舶监管方案,根据模拟演练对监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实际应用表明,对LNG船舶的监管和仿真效果基本一致,该方案可为LNG船舶监管提供科学的辅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维多时相电离层电子密度数据在Web环境中传输困难而无法满足实时可视化需求以及传统面绘制方法无法反映原始数据场全貌的问题,从电离层电子密度源数据处理出发,使用视频压缩编码方法,实现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效传输;借助WebGL可编程渲染管道,提出基于GPU加速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光线投射体绘制方法,并采用自适应步长采样和早期光线终止法,提高可视化质量与体绘制效率;最后,基于开源虚拟地球平台Cesium,实现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多层动态交互式可视化,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科学可视化和辅助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能解决SAR二维成像中的叠掩、顶底倒置等几何失真问题,在军事侦察、灾害预测、资源调查和地形融合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波束形成原理开展了SAR三维成像方法研究,通过在航迹向及跨航向上同时进行数字波束合成,实现对观测目标的三维分辨成像,分析了距离近似条件对三维成像处理的影响并验证其正确性,通过仿真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中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数据爆炸式的增长,给可视化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将海量数据并行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地球科学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地球科学中海量数据可视化是目前国际科学可视化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首先介绍海量数据并行可视化的几个步骤,然后总结了地球科学中海量数据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海量数据并行可视化在地幔对流、地震波传播以及海啸数值模拟等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研究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入手,以“三下乡”活动为切入点,从活动规模、形式、内容和成果四个方面总结近五年学院“三下乡”活动,并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工作机制和示范模式进行了七个方面的理论提炼。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生理学、心理学与社会学为主要理论依据,针对高师院校女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当代女大学生的三维健康观为基本切入点,整理、设计了一套内容较为新颖丰富的形体练习课程内容体系,并通过对高师院校女大学生进行教学试验,得出该课程体系对女大学生三维健康的不同影响,旨在为优化高师院校形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提供参考,为高师院校女学生培养良好的三维健康观、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人在外出行走时被淋雨,应该如何选择行走速度使得淋雨量最小,这个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也有很多学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给予解答.一些文献给出了直观简单并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方法,但也分别存在一定的缺点.通过适当采用并修正、补充参考文献中的方法,糅合这些方法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利用三维角度和单调性分析对淋雨量问题给出更加严谨的解答,并经过Matlab软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实用化测图问题,提出一种将目标定位至数据获取几何的成像算法.该算法可以高效结合自配准处理.相对于将目标定位至零多普勒几何的传统算法,该算法优势在于减少了后续干涉处理过程三维定位的计算量,且成像算法效率与传统算法一致.该算法尤其适用于实用化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模具标准件的设计效率,以CATIA V5软件为二次开发平台,利用VB开发语言,采用数据库管理参数化数据和模型图,开发了模具参数化标准件数据库,实现了三维标准件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基础理论下旅游的合理内核——"三板斧定义"出发,一方面给予这种合理内核在促进旅游独立学科化发展的肯定,另一方面结合新兴和发展的旅游形式,分析三板斧合理内核对旅游范畴界定局限性。启发于原子结构,将旅游范畴世界拟以原子结构进行模型构建,从而实现旅游的合理内核和多重旅游范畴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家用轿车的迅速普及,城市交通拥挤情况日益加剧,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立体停车库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