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GC-MS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北京市各主要品牌的燃油进行质量分析,并建立以静稳天气下单位体积中的污染物日均变化为相对参照标准计算各污染物贡献率的新思路。首先研究机动车尾气各主要污染物(CO、HC、NO2和SO2)在单位体积的日均排放量,然后分别统计北京市两年(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大气中各对应污染物实测的单位体积的日均变化量,再分别计算出汽车尾气对大气各污染物的贡献率。结果如下。1)北京市燃油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硫含量超标,不饱和芳烃含量超标,氮含量偏高(无国标制约)等问题。2)在供暖季,北京市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30.1%、72.4%和6.6%;在非供暖季,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2和SO2分别占总CO、NO2和SO2排放的53.3%、74.3%和20.3%;北京市汽车HC排放全年平均分担率约为67.8%。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有效治理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美国IMPROVE能见度公式,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杭州大气复合污染综合监测数据,研究污染物的消光特征,确定首要消光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污染物消光系数在大气总消光系数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从10km处的85%左右降低到2km以下的22%左右.与10km处相比,2km处的NO3-和SO42-消光系数分别增长3.43倍和2.15倍.杭州污染物质的消光系数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硝酸盐表现为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硫酸盐表现为秋季高,其他3季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及气象监测数据,综合分析2015年北京市田径锦标赛和大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变化,初步评估减排措施对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8月20日至9月3日“两大活动”期间,北京市NO、NO2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0、22.7和17.8 μg·m-3,同比下降58.3%、52.1%和73.2%,空气质量被誉为“阅兵蓝”.保障措施实施后,交通站NO日变化的峰值浓度降低约43%;而城市环境站NO峰值浓度降低约45%;NO2早高峰和夜间的浓度积累速度明显放缓.北京市作为区域NO2浓度高值区中心明显消失,PM2.5浓度梯度分布特征消失.受局地的弱北风影响,APEC期间早高峰NO2峰值浓度明显消失;而大阅兵期间,早高峰NO2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晚高峰.测算结果显示“两大活动”期间区域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现的污染物减排比例及环境污染物浓度改善比例略高于去年APEC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开展城市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新近发展了一新的城市尺度气象和空气质量耦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用该系统对重庆、天津、广州和济南市的24小时空气质量作了大量实际预报试验.预报与野外实测的浓度-气象场之间比较表明:预报与实测浓度(SO2、NO2和PM10)和风速比值总体平均为1.02±0.36和1.08±0.38;预报与实测的风向差在67.5°以内的概率可超过80%;预报与实测温度差在1.0℃以内的概率可超过75%;24小时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大于80%;日均API的预报准确率可达80%以上;预报与实测浓度-气象场之间有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恶化的现状,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利用鞍山、抚顺和本溪的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数据,采用Daniel的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鞍山、抚顺和本溪2001~200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6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月降尘、PM10全部年份超标严重,SO2部分年份超标,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鞍山市区各类污染物变化不显著,除SO2略呈上升趋势,其余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抚顺市区除PM10呈显著下降趋势(p<0.1),其余污染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NO2呈显著上升趋势(p<0.1);本溪市市区各类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季节和空间差异显著,冬春季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夏秋季,工业区、交通区显著高于居民区、清洁区.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各个市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是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需要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从区域整体上提高大气环境容量,从而改善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
石阡县岩溶温泉群因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蕴涵着极高的商业价值.采集和收集不同时期石阡岩溶温泉群的水化学分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石阡温泉群主要的阳离子为Ca2+和Mg2+,主要的阴离子为HCO3-和SO4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HCO3·SO4-Ca·Mg型和SO4·HCO3-Ca·Mg型,水质偏碱性,温泉群的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受控于大气降水入渗深循环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HCO3-Ca·Mg型温泉由白云岩和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溶解所致;HCO3·SO4-Ca·Mg型和SO4·HCO3-Ca·Mg型则受控于岩溶含水层中的膏盐层溶解.  相似文献   

7.
基于CMAQ模拟结果,统计、归纳出各种污染物排放控制因子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空气质量响应曲面模型RSM,通过留一法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对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使用RSM,研究不同污染物的PM2.5响应值,评估现有政策不变(Ⅰ)和政策收紧(Ⅱ)两种减排情景,发现NOX、SO2、NH3和VOC对PM2.5浓度体现明显的非线性响应特征,情景Ⅱ的减排效果明显好于情景Ⅰ,夏季的减排效果好于冬季。  相似文献   

8.
杭州大气NH3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和2011年3月在杭州市区布设193个NH3监测点位,采用意大利柯瑞Ring被动采样设备同步采集大气NH3样品.利用实验室离子色谱分析仪对获得的样品进行分析,并通过ARCGIS插值法得到杭州市区大气中NH3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区NH3平均质量浓度为7μg/m3,未超过国家居住区NH3质量浓度最高限值200μg/m3;氨气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点呈现东部高西部低,9月高3月低;气象因素与氨的排放源强是影响大气NH3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探讨冬季兰州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2011年12月5—12日采集兰州城市大气PM2.5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和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8μg/m3和22.71μg/m3.降雪是EC和O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EC和OC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来源相对简单且基本相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是3.26μg/m3,仅占OC含量的14.4%,揭示出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OC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有最主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不同类型扬尘源排放清单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美国环保署AP-42方法及观测资料,估算2010年南京市土壤扬尘、铺装道路扬尘和城区施工扬尘的排放,并给出3 km×3km分辨率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3类扬尘PM10排放分别为0.0261、6.727、0.754万t.铺装道路扬尘的贡献最大,从市区向南北城郊方向,排放逐渐减少.比较而言,南京市3类扬尘PM10的排放总量小于上海,约相当于本市工业排放的67.3%.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区大气污染物“周末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13年北京市城区1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的"周末效应"及O3出现"周末效应"的原因.结果如下:SO2的日变化规律为单峰型曲线,在上午11:00出现峰值;且周末SO2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工作日浓度,一天内的平均偏差为15.57%.NO2的日变化规律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08:00和22:00;且在00:00—18:00之间,周末NO2平均小时浓度高于工作日,一天内的平均偏差为7.50%.PM10和PM2.5在工作日的日变化规律均为双峰型曲线;在周末为波浪型曲线,且周末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工作日浓度,一天内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7.84%和20.22%.北京市城区O3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曲线,在16:00出现峰值.O3的"周末效应"表现为11:00—24:00之间周末O3浓度高于工作日,且各前体物的浓度也高于或接近工作日浓度.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在O3抑制阶段,周末NO浓度明显低于工作日浓度,导致NO对O3的抑制作用在周末要弱于工作日,有利于O3的生成;原因之二是前体物CO浓度在周末升高,促进了O3的生成,导致O3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脱钩理论,选取工业SO2和工业烟粉尘,对2003-2014年间吉林省9个地市州工业增长与工业大气污染关系展开研究,分析大气污染脱钩状态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吉林省两种工业大气污染物均以绝对脱钩为主。根据大气污染脱钩状态变化情况,将9个地市州划分为4种类型。两种工业大气污染脱钩状态空间演变趋势并不一致,研究期内工业SO2扩张性负脱钩状态经历中部集聚-周边扩散-中部集聚-扩散的变化,工业烟粉尘扩张性负脱钩状态逐渐由中部向东部扩展。工业大气污染脱钩弹性系数分解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制约工业大气污染脱钩状态的提升的因素有所差异。Hurst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未来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工业SO2脱钩弹性系数呈下降态势,工业烟粉尘脱钩弹性系数变化分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利用排放清单对2000—2010年中国地区人为排放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来中国地区人为排放总体上是增加的.其中,NO x的排放量显示持续增加趋势,在2010年超过了SO2的排放;与2006年相比,2010年PM10排放量减少76%,SO2排放减少10%.与2000年相比,2010年SO2和NO x的排放量分别增加5.6 Tg(25%)和13.1 Tg(85%),BC增加0.3 Tg(20%),OC减少0.7 Tg(17%),PM10减少12.4 Tg(74%),而NMVOC变化不大.中国不同区域人为排放源的时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运用份额偏离方法分析吉林省松花江流域内主要污染物年际变化,评估污染物类别、竞争力和结构特征. 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流域整体环境污染物排放变化幅度不大,年均增长率为0.4%;2)污染强度呈下降趋势;3)从污染物类别看,样本城市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 共性表现在主要污染物均为工业SO2,差异性表现在污染物的结构组成不同. 造成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城市产业结构不同,农产品加工业和造纸业对污染物结构的形成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