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路 《出版经济》2003,(11):20-22
<纽约时报>是由雷蒙德和琼斯于1851年创办的,经过了150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这家报纸已经成为北美发行最大的日报之一,并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不仅出版<纽约时报>,还拥有<波士顿环球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另外16家报纸,同时还有8个有线电视网、2个广播电台和40多个网站,年收入达30多亿美元.在<财富>杂志的"最值得羡慕的美国公司"排行榜上,<纽约时报>名列出版业首位.<纽约时报>的社论评论到位,内容信息量极大,新闻观点新颖独到,对社会负有极强的责任感.她的头版新闻经常被其它媒体参考和引用,这也充分反映了她在社会中的独有价值.<纽约时报>能有这样的地位是和她长期的坚持自己的品质追求和坚持自己特色经营密不可分的.她的经营之道就是她的成功之道,分析一下她的经营历史和经营方略无疑对我们是有益的.<纽约时报>的经营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对自己以网络形式发布的内容产品直接收费,是传统纸媒梦寐以求的事情.<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5月就曾经对此作出尝试.当时,<纽约时报>将评论和专栏作家文章作为"时报精选"(Time Select),要求没有订阅<纽约时报>纸质版的读者支付每年49.95美金的订阅费在线阅读(已经订阅了<纽约时报>和集团所属的<国际先驱论坛>纸质版的读者可以免费浏览).  相似文献   

3.
<华尔街日报>的社论是我们长久以来引以为荣的传统.早在1902年,查尔斯·道就开辟了"回顾与前瞻"专栏.如今,该栏目仍在<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目报欧洲版>的社论版中保留出版.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期,<华尔街日报>凭借其所有人兼经营者巴伦的报道和评论而崭露头角.二战后,出版业巨擎伯纳多·卡各把<华尔街日报>打造成一家全国性的报纸.而今,<华尔街日报>发展成享誉全球的权威性报纸.而真正为<华尔街日报>赢得最初两项普利策奖的,是威廉·亨利·格莱姆斯和佛蒙特·瑞斯特分别于1947年和1953年撰写的社论.  相似文献   

4.
1980年夏开始发行的《纽约时报》全国版,销数逐步上升,目前其平日销量为十万份,星期日销量已达二十万份。《纽约时报》全国版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了《纽约时报》全部国际新闻、美国国内新闻,社论版及“社论对页版”,部分地区新闻和文化方面的报道。第二部分主要由《纽约时报》D 组(即商业版)构成。从纽约曼哈顿总部发出的《纽约时报》全国版的版面,通过微波通讯设备,传送到新泽西州、芝加哥、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州等处印刷厂,  相似文献   

5.
1956年3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同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决定>,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社论.<决定>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规定和三项任务.三个规定是:1规定了国家全部档案的范围,首次明确提出关于档案是"国家历史财富"的科学概念;2规定了档案工作的任务是"在统一管理国家档案的原则下建立国家档案制度,科学地管理这些档案,以便于国家机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利用";3规定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三项任务是:1全面执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建立统一的归档制度;2迅速整理1949年10月建国以来的积存档案;3积极收集和清理分散在各地的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决定>是建设我国国家规模的档案工作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6.
《华尔街日报》社论:政治性与美国化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刊于1889年的<华尔街日报>每周出版五天,对开50版左右,零售价1美元,是美国日报中售价最高的报纸,也是美国独一无二的全国性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每天在A叠的最后都有固定的社论对页版,发表范围广泛的专栏评论和文章,在美国政界颇有影响,关系到国家政策和发展走向.有关书籍、电影、戏剧和其他方面的评论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7.
如何破解党报面临的"发行竞争日趋激烈,空间被其他类报纸挤压严重"的困境?笔者认为,向地方延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从世界报业发展的情况看,西方国家的主流大报发展地方版,已经是常规做法,而且比较成功.像美国的<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大报,发行地方版已是它们的例行做法;而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德国<图片报>,在2003年就有十几个地方版.  相似文献   

8.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一版刊发消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和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标志着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停止了11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相似文献   

9.
谈记者采访的情感特征及情商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同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在其著作<情绪智力>(1995年)中的著名观点.  相似文献   

10.
纪敏  新锐 《兰台世界》1999,(2):36-37
1959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和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特赦令,同时配发了题为<改恶从善前途光明>的社论.特赦令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应.  相似文献   

11.
美国报纸的评论体系大体上包括了。Editorials(社论)、Op-Ed(社论版对页)、Columnists(专栏章)、Readers’Opinions(读来信)四种主要形式。其中,基于社论重要性之上,整个社论版被看作是报纸的灵魂和心脏。它在解释问题、引导舆论和提供信息并使读得以就当下议题做出判断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人对社论的重视程度从社论的发表数量上也可窥斑见豹:《纽约时报》几乎  相似文献   

12.
美国报纸的评论体系大体上包括了Editorials(社论)、Op-Ed(社论版对页)、Columnists(专栏文章)、Readers'Opinions(读者来信)四种主要形式。其中,基于社论重要性之上,整个社论版被看作是报纸的灵魂和心脏。它在解释问题、引导舆论和提供信息并使读者得以就当下议题做出判断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人对社论的重视程度从社论的发表数量上也可窥斑见豹:《纽约时报》几乎每天都会发表三四篇社论,《华盛顿邮报》的社论每天也稳定在两三篇左右。同时,专门的Op-Eds(社论版对页)和Readers'Opinions(读者来信)更是为读者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13.
交流与争议--国外报纸言论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各地报纸纷纷开办了言论版.因此,对国外报纸言论版的借鉴,也就成了报纸言论编辑比较关心的问题. 言论版是世界报纸的普遍形式 其实,除了英、美主流大报有着颇具影响的言论版,连美国的都市报、"小报",如<每日新闻>(Daily News)<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都有着模样相同的言论版,就是我们邻近的东方国家的报纸,也有着差不多相同模样的言论版,如新加坡的<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泰国的<国家报>(The Nation)<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斯里兰卡的<岛报>(The Island).由此可以推断,汇集着社论、读者来信与专栏文章等多种言论的言论版,实际上可能已经无分主流与非主流、大报与小报、东方与西方,而成为当今国际报纸的普遍规范和制度.  相似文献   

14.
曹凯 《传媒》2005,(10):57-59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是英国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受尊敬的报纸之一,一向以消息准确、社论严肃闻名.很长时间内,该报的知名度一直较高,19世纪前期和中期是<泰晤士报>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他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拥有像<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然而,就象大英帝国盛极而衰一样,该报的发展有高峰也有低谷,历经曲折.  相似文献   

15.
1985年<真理报>头版分析 <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与苏共的关系密不可分.<真理报>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苏共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思想,在苏联报业中享有无上的地位.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唯一机关报,<真理报>的社论和其他重要文章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常被许多国家重要报纸转载,因而有"报纸的报纸"之称.  相似文献   

16.
李翔 《传媒》2004,(2):40-41
在西方,人们相信,每一份报纸、杂志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特纳.特里奇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中描述:当卡特里奇知道他将在<纽约时报>获得一份工作的时候,他每天都会买一份<纽约时报>,模仿时报的行文风格写文章.那时候,他还在<芝加哥太阳报>作记者.此后,卡特里奇的职业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同纽约时报那种长长的不加标点的句子为主的行文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7.
<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纽约时报>传统的版面风格高贵、严肃,但拘谨保守,版面上一片灰色,被称为"灰贵妇". 1975年,<纽约时报>的执行总编辑艾布·罗森索对版面作了历史性的改变,将报纸分为A、B、C、D四个单元,针对不同读者,设计推出了多种专刊.当时<纽约时报>的经营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由于这次成功的设计,营业额骤增,一下子扭转了劣势.这种分为四个单元的编报方式也引得其他美国报纸纷纷效仿.  相似文献   

18.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句话也适用于传统主流媒体.八年前《纽约时报》那篇将奥巴马送上总统宝座的经典社论言犹在耳,今天由主流报纸组成的“一边倒”的“舆论矩阵”竟然无法影响选情,不禁让人产生“今夕何夕”之感.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以省级晚报、都市报为主的区域性报纸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都市报创办子报--城市地方版.近两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中先后有<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南国早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创办了地方版.这些地方版的创办,使都市报由大转强,进入了一个运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不断创新,竞争日趋充分,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20.
从1986年11月起,普利策奖获得者马克斯·弗兰克尔成为有影响的《纽约时报》总编辑。弗兰克尔在《纽约时报》度过了大半生。他最初与这份报纸发生联系是在五十年代初,当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纽约时报》的特约记者。后来他成为“时报”的全日制记者、驻外记者、首席华盛顿记者、星期日版编辑及社论版编辑。他的最新任命被宣布以后,受到“时报”750名记者编辑中绝大多数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