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闻界》1998年第5期刊载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兼舆论监督———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以下简称《也谈》)一文;《新闻记者》1999年第2期转载此文的同时,发表了周也平先生《客观报道辨析———兼与程天敏教授商榷》(以下简称《辨析》)的文...  相似文献   

2.
1998年3月24日《羊城体育》一篇《“首尾”之战场外音》引发了一场新闻官司,同时也引起新闻界关于“客观报道”的争论。上海《新闻记者》1998年第6期贾亦凡、顾向东《“羊城疑案”谁与评说》一文提出对“客观报道”的看法;四川《新闻界》1998年第5期发表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兼舆论监督》对此观点提出异议。1999年《新闻记者》开辟“客观报道讨论”专栏。而谈及客观报道,又会牵涉到新闻倾向性的问题。1998年—1999年四川《新闻界》发表数篇文章讨论“新闻倾向性”问题。读过这些文章,感觉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1999,(3)
主持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陆俊诉讼《羊城体育》报侵害名誉权一案,前不久以陆俊一审胜诉而告一个段落,但此事对新闻界产生的影响却是广泛的。《新闻记者》在1998年6期发表贾亦凡、顾向东的《“羊城疑案”谁与评说———陆俊、大连万达诉<羊城晚报>社侵权始末》...  相似文献   

4.
“客观报道”本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已有许多研究。由去年甲A足球联赛大连万达对广州松日这一场比赛及其报道而产生的“羊城疑案”,又引起新闻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开始组织“专题讨论”,转载了《新闻界》98年第5期程天敏教授《也谈“客观报道”》,同时发表了周也平先生的商榷文章《客观报道辨析》。这表明我们的新闻学研究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传统的同时,正在光大学术争鸣的精神,对学术问题开展深入的探讨。这不能不令人欢欣鼓舞。因此,笔者愿意就“客观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关系从…  相似文献   

5.
1998年出现的贾亦凡先生等人的“客观报道”说①已经于逻辑学不合 ,于辩证法亦讲不通 ;1999年又出来了个陈氏公式 :“新闻的客观性———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② ,近日又见到陈力丹《再谈新闻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答程天敏同志》(以下简称《再谈》) ,深感这类文章 ,都将“客观报道”绝对化了。明明是陈力丹等人硬要将“客观报道”手法与新闻真实性原则等同起来 ,而《再谈》却偏要指责我的“不是一码事”之说是在“添乱” ,说我“将‘不是一码事’解释为不等于‘没有任何联系’ ,有些牵强 ,人们一般就是把‘不是一码事’这…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沸沸扬扬的陆俊诉《羊城晚报》社侵权一案随着法院的宣判已暂告段落,然而,由此案报道的一篇分析文章引起的如何认识“客观报道”的问题,在国内新闻学界却引起了争论。《新闻记者》在1999年第2期上同时刊登了暨南大学新闻系程天敏教授的文章《也谈“客观报...  相似文献   

7.
自从1998年3月24日《羊城体育》报在第2版刊出肖晓的报道《“首尾”之战场外音》以来,由于该报道中写道“对于比赛中大连队得到的那个点球,松日俱乐部赛后还一直耿耿于怀。当晚,该俱乐部一位负责人致电本报及其它新闻单位,要求记者在文章中反映此球是裁判员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刊登了张威博士以《对国内有关“硬新闻”和“软新闻”界定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为题的文章。从文中笔者了解到张威博士在国外留学、执教多年,对西方新闻理论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笔者认为,张威博士对国内此研究的关注,必将...  相似文献   

9.
我多次在一些报刊上看到文章和报道,称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如最近某报报道宣传系统招聘,在头版就作出标题:《3000学子竞聘“无冕之王”》;有的记者为民呼吁,沟通市领导解决了一个问题,在副刊写文章,题为《“无冕之王”的权力》;有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书名就是:《“无冕之王”》、《无冕女王》……新闻记者果真是“无冕之王”吗?非也。说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是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欺人之谈。据《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无冕之王”的解释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  相似文献   

10.
这个题目是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借来的。新闻记者而年老者,不算出奇,这样的老新闻记者经验丰富,功底深横,年老而心不老,实为新闻界的宝贵财富。如拥有350人的“广州地区老新闻记者协会”,壮心不已,时有令人赞叹的举动,新近编印的《我的记者生涯》一书,又博得一片叫好声。这是题外话,不赘述。  相似文献   

11.
窦 丰昌先生的《两种新闻源与媒体的审核责任》一文(载《新闻记者》2001年第10期 ,以下简称窦文)通过对陆俊诉《羊城体育》报(以下简称陆案)、卞峰诉曲乐恒侵害名誉权案件(以下简称卞案)的比较 ,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即如何把握媒体发表有关犯罪嫌疑报道的审核责任。窦文肯定了学界的某些通说 ,同时提出了若干令人感到新鲜的观点。比如 ,犯罪嫌疑报道的“新闻来源足够公开”可以免除媒体的审核义务等 ,就颇具新意。然而 ,类似观点缺乏正确的新闻和法学理论支撑 ,现提出若干浅见与之商榷 ,并求教于读者。报道审核责任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刘建明 《新闻记者》2003,(12):27-28
2002年第2期《新闻记者》发表了笔者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以下简称《杜撰》)。接着,《新闻记者》第5期又发表了潘玉鹏先生的商榷文章《“传媒入世”并非杜撰》。《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如何认识“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如何认识“入世”》),也对笔者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读过这些商榷文章,发现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文章,陷入自我争鸣,使学术讨论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13.
最近,由《羊城体育》报的新闻《“首尾”之战场外音》引发的陆俊诉讼案使体育圈和新闻界的许多人士颇为关注,陆俊最后是胜诉了,新闻界的反映是“总结经验教训”,但同时又觉得新闻报道实在难搞。什么是真实报道?什么是客观报道?为什么要做到客观报道?客观报道能保护...  相似文献   

14.
值得商榷的“妖魔化”———评李希光先生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和《再论“妖魔化”中国》□焦国标我很关注李希光先生这两年努力经营的“妖魔化中国”理论,每有大作大著面世,我都认真拜读。先是《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5期上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美...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新闻界的许多同志对想象能不能引进新闻,以及新闻写作中能不能借助想象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有意义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新闻离不开作为思维方式的想象”(《新闻战线》1986年第9期)。“新闻不能排斥想象”(《新闻记者》1987年第1期)等等。读后觉得有商榷的必要。长期以来,想象确实是被视为新闻的“禁区”。  相似文献   

16.
既要坚持舆论监督又要防止卷入纠纷,批评报道煞费周折,新闻界普遍犯难;怎样分清侵权行为和一般的报道差错,使记者和被批评者都得到法律保护,司法界也面临新课题。《新闻记者》杂志就广西乐业县的“新闻官司”开展讨论,颇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老新闻记者,我愿根据已知的材料(见《新闻记者》今年第2—3期合刊),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几点体会。 (一) 既然现场救火者无人当面呼唤韦甫规出来救火,他事后自然也可以说年老耳钝,正专心做木工生活而不知已发生火灾;即使有自我开脱的嫌疑,这样辩解也讲得通,难驳倒。批评者即后来的被告方,仅根据距离和喊声便推定韦必知火灾而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实在证据无力,还把韦的解释都说成  相似文献   

17.
始创于1995年1月的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迄今已刊出近300期了。5年来,《冰点》以其独到的视点、鲜明的特色为广大读者所关注和喜爱,并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应该说,《冰点》探索新闻之路的尝试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可读性长文”的新路。作为同行,审视《冰点》,得到如下一些启示。启示之一:重拳出击在新闻界,报道往往是忌“长”的,盖因长篇文章容易让人乏味。正如《冰点》栏目主编李大同所言:“众所周知,新闻界是最反对长篇报道的,以至于历年中国新闻奖的评选,3000字以上的新闻统统没戏,一个‘长’字就足以打…  相似文献   

18.
今 年第4期的《新闻记者》刊登了王建和夏萌先生的文章 ,就《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报道涉及到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争论。据笔者所见 ,这是《新闻记者》第二次就隐性采访中的道德是非开展讨论了 ,前一次是关于2000年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的讨论。这两次讨论说明 ,使用越来越频繁的隐性采访方式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正在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一、记者“隐身”应有严格限制一般说来 ,假扮身份是隐性采访前的第一道“工序”。从许多采访事例来看 ,记者“扮演”的角色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羊城晚报》曾于1998年8月25日头版刊出…  相似文献   

19.
1938年4月1日,中国青年记者新闻学会(以下简称“青记”)会刊《新闻记者》在武汉创刊(“青记”的《新闻记者》与现在的《新闻记者》杂志没有关系)。而后,由于“青记”总会被查封,《新闻记者》在1941年1月出完最后一期后停刊。虽然《新闻记者》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贡献远不止民国时期的新闻业,为中国整个新闻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通过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对《新闻记者》的文稿进行研读,对《新闻记者》中的新闻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在《档案春秋》2006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关于《鲁迅茅盾致红军信》(以下简称“鲁茅信”)的文章。《档案春秋》2007年第1期发表陈福康也谈此信的文章,与我商榷。我想先介绍一下关于“鲁茅信”的争论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理解陈福康的说法何以是不合史实的,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