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认为,现代化不能仅仅理解为社会经济搞活,市场繁荣、物质极大丰富、科技发达,更重要的还应该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深层意义上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只有前者而无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中,“面向现代化”是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它提出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揭示了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这个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一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从全球范围看,21世纪将是信息化社会。因此21世纪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下面就是对这类特点的分析: 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所提出较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明显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新的特点,经济社会制度上的不完善和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社会心理冲突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根源,正确认识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唯物历史观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处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经济基础规定着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况,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确立和加固起着一定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而民主政治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有怎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有怎样的民主政治相衬托。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制约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构和完善民主的政治沟通机制.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政治沟通的过程,是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政治生活中,协商民主成为民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沟通的有效形式.协商民主的特征和功能表明,它能够充分发挥政治沟通的作用,有效维护权利、达成共识、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协商民主,使整个社会在管理、调节和控制方面更有组织,更加和谐,显然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需要从培育社会资本,激发公共理性,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共进发展等四个根本路径着力.  相似文献   

6.
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进而在实践中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积极构建新模式;二者都认为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社会主义能够且必须运用市场经济;二者都经历了一个逐步突出市场主导地位的过程。但是二者的产生条件、理论基础和所有制制度有着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把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近代以来主要有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和缘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整合重构.而这种重构在两种理论中是否存在统一的学理基础,这相关性的理论课题是过去人们较少关注的.本文在考察两种理论的来源与特点前提下,认为实际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涵盖了"现代化"论题,这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分析时得到了涵指,在现实上,现代化不管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还是其他方式进行,都是不发达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过,在现实上,"人类解放"虽然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现代化"不等于"人类解放",它不过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罢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引入"市场经济",就是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这种相关性出发,对现实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新结晶.  相似文献   

9.
一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列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与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特征和具体运行机制的认识,一直是交织在一起并互为前提、互相作用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一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大基本矛盾双方的关系是完全适合、没有矛盾的。与此相联系,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不再是商品经济,而是单一的计划经济。毛泽东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认真研究并深刻总结了我国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客体与社会主体相统一的原理,探讨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两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文章系统论证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具体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现代化的人”的涵义,指出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具备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