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华家教》2016,(4):49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怎能少了父亲的参与?父亲是孩子智慧的启蒙者;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玩伴;父亲是孩子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塑造者。"父爱如山"正是对父爱坚毅、深厚无边的最好注解。但很多父亲因为工作忙,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为了促进家庭和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本刊特举办"父爱伴孩子成长"图文比赛。主题要求:自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征稿时间:以"父爱伴孩子成长"为主题,用文字或摄影作品去反映家庭生活中父亲与孩子在一  相似文献   

2.
章四娥 《辽宁教育》2013,(2X):88-88
<正>很多做父亲的常常认为抚育孩子是母亲的事,从而忽视了自己的责任,他们把辅导孩子、参加家长会以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等都推给母亲,自己则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许多情况都不了解。曾有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缺乏父爱则数学不好,而男孩子缺乏父爱会产生情感障碍。当然,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偏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些做父亲的心想:我整天忙于工作,挣钱供他吃喝玩,还要怎么爱他呢?其实,父爱并不只是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上和行动上。"撑起一个家"、"赚钱养家"这些固然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家庭的重要责任,但还不  相似文献   

3.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确立父亲的形象,树立为父人格,表现父爱情境,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为父亲的形象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良好的父亲人格和深刻的父爱有助于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父亲的形象确立父亲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形象、人格和父爱。父亲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父亲通常以完全不同于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例如,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像朋友般地嬉戏,一起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人格魅力影响和熏陶了多少正直平民、英才豪杰。父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母爱一样,父爱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感情。父爱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就抚育子女而言,父亲的形象相对于母亲来说,总显得比较暗淡,似乎父爱不如母爱那么重要。然而,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当孩子进入幼儿期后,他们便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父亲,开始对父亲那粗犷的男性形象感兴趣,并需要从父爱中感受到力量和刚毅,这种需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不同于母亲的细腻温暖,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他们可能不善言辞,可能严厉苛刻,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孩子。本期的生活随笔栏目选取了3篇讲述父爱的文章,或许你也能从中看到熟悉的父亲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李莉 《成才之路》2011,(16):98-I0015
中国教育中,父亲与母亲总是不平等的。母亲常常是孩子教育的主力军,父亲只是在一旁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即可。中国教育中父爱教育严重缺失。对于这种父爱缺失的现象,有人称为“假草亲”。其出现的重要原因,不在于父亲不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是在教育中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反之,他们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抽烟、喝酒,还会令孩子与父亲疏远。  相似文献   

8.
据《父爱需求》的作者,KylePruitt博士所说,父亲是美国孩子尚未利用的最大的自然资源。“家庭中每诞生一个男孩或女孩,他们都有一种潜在的需求,那就父爱。如果缺乏父爱,会让他们迷茫和失望。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也能让孩子成长;但是一种好的父子或是父女关系会让孩子更健康的地成长。”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需要父爱的这种说法已经消声匿迹。我们已开始越来越少地向爱唠叨的母亲求助,越来越多地建造像拐杖一样的父亲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经常与父亲一起玩耍。父亲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把他们自己塑造成像拐…  相似文献   

9.
正毋庸置疑,父亲在儿童教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多重要?中国父亲表现得如何?专家可以通过计算和数据告诉你。但在实际生活中,父爱却又不能像数字那么机械和简单。是什么影响了父亲参与育儿的热情?原因很复杂。但妈妈至少可以做好两件事,是什么呢?这个时代的父亲剧本怎么写?父亲是天生就不擅长照顾孩子吗?父爱该如何表达?大声说出来还是保持低调?懂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带孩子的帮助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本次和教育学、心理学博士爸爸们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现在常能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儿子缺乏男子气概,甚至有的人嘲笑这样的男孩为“娘娘腔”,也常常看到一些男孩疏远父亲,与父亲打“冷战”,更有甚者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少年”。心理专家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变相父爱”导致的。父亲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少,孩子没有得到正常的父爱;或者父亲教育不当,让孩子对父亲不满;还有就是因为特殊家庭环境父亲放弃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作需要,许多夫妻不得不分居两地。两地分居家庭中的孩子一般都在母亲身边,因此,常听一些父亲说孩子认生,不跟他亲,等等。其实,这些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亚于孩子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孩子的爱甚至比母亲更深沉。出现父子生分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孩子缺少感受父爱的机会。父爱对孩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两地分居的夫妻双方应担起责任并作出实际的努力,去创造让孩子感受父爱的机会。从小生命开始孕育起,做母亲的就应经常向远方做父亲的介绍孩子在娘胎里的情况,并在“胎教”时与孩子“谈谈”有关他父亲的内容,听录有父亲声音的磁带。在孩子将要出世时,父亲最好能回家探亲,使孩子一出生就能见到父亲,以建立最初的父子间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我的偶像     
<正>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洗濯心灵;父爱如山,带你饱览人生最亮丽的风景。在每个孩子的眼里,父亲都是无私的,伟大的,可以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来称颂,来赞誉。而我,很想用"我的偶像"来赞誉我的爸爸。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我的爸爸无所不能,在家是个称职的父亲,在学校是个出  相似文献   

13.
观点     
《中学生电脑》2011,(4):5-5
缺父爱男孩容易“娘娘腔” 妈妈对孩子往往更有耐心和责任感.但父亲的言传身教,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小孩子如果缺乏父爱,会对其心理产生严重的不利因素。尤其现在幼儿老师多数为女性,如果父亲再很少和孩子相处、沟通,就会让孩子在性别角色转化的关键期失去榜样,造成一些男孩子性格女性化。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里,父爱同母爱一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在家庭中,男孩子往往以父亲为榜样,逐渐学会自尊、自爱、自强,并树立起对社会和家庭的  相似文献   

15.
苏童说:"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和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有聪明人说,父爱如山。"我想说,父爱如冰山,肩负万钧重量。背档千层风浪。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爱被父亲深深地藏在他沉默的心海里。很多时候,我们会因此误解父爱,父爱因误解而让人刻骨铭心,让人体味出父爱的至醇、至真、至深。《长大以后才明白》中的父亲外表冷若冰霜,内心火热如炬,"我"误解了父爱,使父亲忍辱负重;《新瓶装老酒》中的父亲普通朴素,不善表达,"我"误解了父爱,让父亲的"良苦用心"换成了"我"的"挖苦讥讽"。  相似文献   

16.
汪瑜 《今日教育》2006,(9):34-35,37
父爱缺失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他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Wallerstein指出,对于男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亲倾向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失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的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这是孩子应对未来生活挑战的必需品;父爱的另一面是管教,父亲代表的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因此父亲更擅长给孩子立规矩。又一个父亲节来到了。作为一个2岁女孩的父亲,同时又是一个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心理学博士,有些话,我很想写给中国的父亲们。父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父亲只需要提供精子和面包?  相似文献   

18.
阅读父爱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许多人总喜欢赞美母爱那无私的爱。但父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世人不懂得阅读和感受父爱的厚重而已。小时候,父亲对我十分严厉,甚至很少对我笑。于是,我和父亲之间的交往变得很少很少。当时的我总在想:为什么父亲对我如此冷淡,我好像并没有做出什么令他不开心的事来呀?……我甚至还有过自己不是他亲生孩子的念头。一天下午,我和朋友们在离我们不远的一片开阔地上玩。本来,我们都沉浸在游戏中,但谁知,因为太着迷,我不小心绊  相似文献   

19.
《母婴世界》2011,(7):142-143
《我爱爸爸系列》 这是日本图画书大师历时30年打造3册父爱精品。三册书风格统.极为简单的情节.极为干净的文字.极为温馨的图画.细腻而动人。父亲和孩子之间那种微妙的感情。被作家准确地捕捉到了.然后形象地、诗意地表达出来了。通过这样的阅读,让孩子感受父爱.享受父爱,珍惜父爱。  相似文献   

20.
白荷 《幼儿教育》2014,(6):25-25
许多父亲不太擅长向孩子表达自已的情感,亲子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在亲子沟通时多一分主动,让父亲的真情自然流露,也让父亲享受孩子的情感回馈。关于“父爱”的绘本林林总总,本期推荐几本新近出版的“父爱”绘本,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父亲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