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裁,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因为社会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种优势,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各新闻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 面对报业大市场的竞争,作为党报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从而更加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发挥好自己的指导性。党报惟一的出路就是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实践证明,让社会新闻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亮点,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读者的喜爱和赞赏,是党报…  相似文献   

2.
石诗  建良  洪波 《新闻前哨》2008,(12):25-27
作为主流媒体阵地,党报国际新闻版是读者了解世界的权威性窗口。新形势下确立“关注风云世界、坚持国家利益、坚持以我为主”的编辑思想,是进一步提升党报国际新闻版宣传质量与实效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党报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社会新闻。在目前,党报报道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新闻,而把社会新闻“送”给了晚报、都市报、生活报等,这种情况要有所改变。从两个角度看,无论是从读者的关注度,还是从党报自身的发展,社会新闻都应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走回党报的版面上。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  相似文献   

4.
过去,党报新闻策划往往从党和政府的工作视角出发,关注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在策划报道中又以事件分析和政策解读为多,理性有余而人情味不足。如何从改进和创新策划入手,让读者从党报的策划报道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笔者在新疆日报社从事编辑工作多年,认为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改变传统报道视角和思路,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作为新闻策划的切入点,党报新闻策划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一样能贴近百姓,给广大读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读者对国际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党报国际新闻版作为主流媒体阵地,是读者了解世界的权威性窗口。新形势下,笔者以为,确立“关注风云世界、坚持以我为主”的编辑思想,不失为遵循“三贴近”原则,进一步提升党报国际新闻版宣传质量与实效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常用的"武器",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但从实际宣传效果来看,地市党报的时政新闻大都难入读者的眼,难进读者的脑。改进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增强时政新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地市党报可读性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能够很好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从而吸引读者,提高新闻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7.
要闻版作为一张报纸的“门面”,在各级党报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百姓心声的职责,每天总是最先将值得关注的重要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8.
党报的理论宣传是党报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灵魂旗帜,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任,因此,重视理论宣传一直是党报的传统和优势。然而,理论宣传却又很容易陷入形式死板、题材老套、语言晦涩、内容空泛,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的尴尬境地。如何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使理论宣传留住更多读者的眼球,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做到内行读者不觉浅、外行读者不觉深,使党报理论宣传在舆论阵地上发挥愈来愈强的引导作用,在党的理论工作中始终保持重要地位,这需要记者编辑不断地总结探索。
  理论版的建构和传播是信息社会大众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言语交际理论为视角来分析和评价党报理论版创新。  相似文献   

9.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的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民生新闻是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报道好民生新闻,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党报热线则成为媒体沟通读者,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0.
雷健  张萍 《新闻界》2005,(4):16-17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党报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党报新闻改革和新闻创新的重要环节.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重大转型期,面对多元、多样、有差异的社会,党报的理论宣传如何贴近百姓,走近读者,更好地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一直是党报新闻改革和新闻创新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时事报道政治性强、新闻信息广.新闻价值高,作为党的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读者了解国际国内信息的重要窗口,它在一张地方党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党报的党性原则决定党报必须讲政治,这一根本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党报时事报道的严肃性:即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报纸的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  相似文献   

12.
徐梦 《新闻窗》2009,(3):53-53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的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民生新闻是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内容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报道好民生新闻,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党报热线则成为媒体沟通读者,实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效对接的最好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中,很多媒体相继推出专刊便是应对竞争的一种手段,并且专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读者往往把专刊作为衡量报纸质量的标准。一、教育新闻的特点地市党报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教育新闻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新闻在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14.
韦青林 《新闻战线》2022,(12):92-94
重大时政报道是地方党报新闻报道中最核心的部分,地方党报需及时、准确地解读重大时政新闻,为读者提供理性、建设性的深度分析,把握好报道的高度、深度和温度,从国家发展战略、地区发展方向等高度出发,紧扣社会脉搏,多角度观察报道对象,增强报道中的生活味、故事性,用人情味拉近报道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报》作为主流媒体,之所以在党报中享有盛名,在广大读者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与其不遗余力大抓时事宣传分不开。所谓时事宣传,就是将读者普遍关注的、发生在近期的国内外大事用新闻的形式传播出去。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社会等各个领域。毫不夸张地说,《解放军报》从创刊起就十分重视时事宣传。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党报在新闻改革中如何去争取更多的受众,增强新闻贴近性、可读性至关重要。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社会新闻贴近性、可读性的重要特征,使之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重要亮点,已时不我待。那么,如何让地方党报的社会新闻出“彩”呢?  相似文献   

17.
钟岚 《新闻界》2002,(4):8-9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以都市报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类报纸异军突起,在开拓新的读者市场的同时,也挤占了其他报纸特别是党报相当份额的读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的党报纷纷改版扩版。改版扩版的重头戏之一是加大社会新闻报道力度。党报社会新闻由过去主要是法制新闻拓宽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由零星而集中,由时有时无且无固定版面到成为党报宣传一个不可或缺的板块。社会新闻报道力度的加大,改变了过去报道面相对狭窄的局面,使报纸信息量增加,可读性、服务性增强,对提高党报宣传的竞争力起了重要作用。比这更重要的收获是明确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8.
党报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从而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发挥好自己的指导性,出路之一是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而社会新闻的经营是赢得读者喜爱的一个有利渠道。本文探讨了党报如何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社会新闻的取舍及纵深化上做足做透,运用自己的主流优势.使社会新闻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理论宣传始终是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引导读者、教育读者和表达舆论、影响舆论中,理论宣传担负着特殊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然而,只注重运用逻辑思维成文的理论宣传,往往摆脱不了抽象、空泛的迹象,读者缺乏阅读兴趣,直接影响党报理论宣传的效果。如何改善党报理论宣传的宣传效果?关键而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注重理论宣传的新闻性。从传播需求来看,党报属大众传播媒介,它所面对的是文化程度、职业、经历等各不相同的读者群。普通读者一般没有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