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偃师方言儿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师方言的儿化与普通话的儿化迥然不同。它的大部分儿化韵的构造特殊,儿化规律特殊,从而形成了偃师方言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谨就偃师方言儿化的规律以及儿化的结构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儿化的语法作用以及儿化音节在词的连续中的情况等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2.
常德方言儿化的分布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德方言属西南官话,和普通话相比,常德方言的儿化范围较小,儿化形式、儿化韵发音等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从“儿化在词类中的分布与作用”这一角度来研究常德(主要是市区武陵区)方言的儿化现象,并通过方言“儿化”与“儿”尾的比较、方言“儿化”与普通话“儿化”的比较探求常德方言儿化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张一弘 《集宁师专学报》2010,32(3):40-44,48
乌兰察布前山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章主要就乌兰察布前山方言词汇中的特殊前缀、后缀、感情色彩、儿化与非儿化的差异,以及方言多词一义和一词多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儿化是大同方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比较大同话和普通话,使我们认识到大同话儿化的特点是基本韵母儿化后趋于相同,儿化韵母比普通话少,儿化词比普通话多,儿化在方言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顾劲松 《河池学院学报》2012,32(4):48-51,55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红 《文教资料》2011,(13):28-29
阳泉方言中没有"词根+后缀‘子’"构成的复合词,普通话中的"子"尾词在阳泉话中分化为没有词尾、儿化、重叠、儿化后重叠这四种情况,普通话"子"尾词与阳泉方言这四种情况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随着普通话对方言影响的增加,阳泉城区已出现了一些"子"尾词。  相似文献   

7.
武汉方言中有一种类儿化音变现象。这种音变现象的音变规律、音变条件以及音变作用 ,与普通话及其他一些方言中的儿化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 ,但其音变形式与一般儿化又有明显的不同 ,不能算典型的儿化音变。本文分别描述这种音变现象的音变规律、音变条件和音变作用 ,并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进行比较 ,最后推断这种音变现象可能是武汉方言历史上曾有过的儿化音变的遗迹。据悉 ,其他一些方言也有与武汉方言类似的这种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后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晋方言,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表现在儿化音方面。后套方言有四类儿化韵;儿化音在多种词类中都有分布;后套方言儿化音的功能比普通话中儿化音的功能多;后套方言中儿化音的构成极其丰富;后套方言的儿化音有很多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9.
林海丽 《文教资料》2011,(36):112-114
淮安方言中“子”用法相当普遍,它的“子”缀几乎代替了普通话中全部儿化音词.造成淮安方言中儿化音缺失。“把”字在淮安方言中用法相当普遍,凡是普通话中用给的地方淮安人都习惯于用“把”。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与湘语词法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普通话的儿化词丰富而湘语的子尾词较多,岳阳方言属于典型的湘语,因而具备湘语有着丰富子尾词的特点。岳阳方言的子尾词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加子尾构成等3种类型,但它们在当下语言大融合的环境下正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1.
许昌方言中儿化词与普通话儿化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儿化韵的读音却不尽相同。本文用调查记音的方式,分析了许昌方言中儿化韵的读音,探讨了许昌方言儿化韵和普通话儿化韵之间的差异和对应规律,总结了许昌方言中韵母儿化后的归并情况。  相似文献   

12.
洛阳方言中存在大量"儿化"形式的儿缀词,从洛阳方言儿缀词的语音类型、音节、义类及词性分布、儿缀词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对洛阳方言儿缀词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出总体特征,并与普通话进行相应地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儿化"现象是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对其研究的文章很多,有共时的研究,也有历时的思考,主要有三方面:普通话的"儿化"现象研究、方言"儿化"现象研究和对其演变的研究。总观这些研究,其中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方言与共同语的结合、共时与历时的结合、多方言的综合比较研究等还做得不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武平话、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简称"武平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儿化词的比较,找出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中对儿化词的处置情况,从而揭示"武平普通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河南淇县话中"儿化"现象很普遍,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形式、功能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语音上,"儿化"使被"儿化"字的声母、韵母都带上了卷舌的伴随特征,同时入声变舒声;"儿"的分布形式上,存在单"儿化"和双"儿化";"儿化"词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方言"子"缀词的空白,表意上还具有调侃、欣羡和预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任永辉 《现代语文》2007,(11):71-72
凤翔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笔者曾对其语音特点、词汇、语法特点进行过论述.本文拟就凤翔方言的变调、轻声、儿化等语音变化进行论述,探求其规律和特点,以帮助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7.
临沧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临沧汉语方言存在一定数量由儿化音演变而来的词汇.只不过都发生了音变;与普通话相比,临沧汉语方言中的儿化现象还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和普通话的儿化音变比较起来,商丘方言的儿化音变现象有其突出特点。本文根据商丘方言的儿化音变实际将之归纳成复辅音型、双音节型、普通型三种音变类型,并简要分析了它的音变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儿化词规范的讨论基本上在音乐音位方面展开。但儿化词形式的规范也不容忽视。《现代汉语词典》有大量不规则儿化形式以及自相矛盾的儿化形式存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也有与《现汉》相左的儿化词出现。上海市普通话培训测评中心的《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汇编》统计出必读儿化词仅占《现汉》儿化词的5.31%。这些问题已成为全国各方言区普通话测评和学习普通话的障碍。《现汉》和《大纲》应对儿化词形式有形式上的规范并对儿化词进行归类整理。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使普通话学习与测评更为轻松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河南光山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其儿化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包含普通话常见的儿化类别,还存在普通话不具备的儿化类别,例如儿语词,人名、地名的儿化,拟声词的儿化,形容词的儿化等。文章对光山方言儿化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总结出光山方言的"-儿"语素除了具有标记名词、区别词的理性意义、表小称和亲热、喜爱的语义功能,还能表达"详细具体"、"轻松随意"、"程度轻微令人满意"等意义。这些研究将为探索汉语儿化现象的共性提供方言语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