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热核反应放射出的热能和光能。太阳离地球1.5亿公里,它的质量比地球重33万倍。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气团,它的体积比地球约大410万倍。太阳的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热核反应,它的中心温度高达4000万摄氏度,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太阳每秒钟向宇宙空间放出3.75×1026焦耳的光能,即使地球所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它发射总量的3%,也是相当可观的,可见太阳能是一种异常巨大的能源。  相似文献   

2.
恒星的体表温度差别很大,比如宇宙中存在较冷的低温恒星,它们的表面温度只有2000℃左右;还有一些很热的高温恒星,它们的表面温度高达几十万摄氏度。而我们的太阳则温度相对适中,表  相似文献   

3.
太阳光辉灿烂,它的光是从光球层发出的,我们所说的太阳表面温度也指的是光球层的温度,大约是6000℃,从光球层出发,越向太阳中心靠近,温度就越高,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这不难理解,因为越靠近太阳中心,高温高压导致的核聚变反应就越剧烈,释放的能量就越多,温度自然就高。那么,照这个道理来推,从光  相似文献   

4.
人们早已看到,种种气象变化和植物的生长,都是太阳在推动着的。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供给地球上的能的最主要的源泉。没有太阳光,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不仅不能发展,就连生存也是不可能的。可是太阳的巨大能量是那里来的呢?怎样进一步去利用它来为我们服务呢? 太阳能的来源原来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的气体球。它的体积等於地球的130万倍—1.409×10~(18)立方千米,它的直径等於地球的109倍—1,391,000千米。太阳的表面温度是6,000℃,而它的中心温度却高到2,000万度。太阳虽然是由气体组成的,然而这些气体却和地球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VV,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1,(2):48-49
日前,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发射的能量打造出600万华氏度(约333万摄氏度)高温,这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NIF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  相似文献   

7.
茫茫宇宙中银河系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星系,仙女座星系M31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距银河系约250万光年。浩瀚宇宙依据星体质量排序称霸,太阳系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拥有99.86%太阳系质量成为"太阳系主宰"。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拥有1000~4000亿恒星,如同太阳系被超级放大。所有恒星长期的围绕一个中心质点运转,与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长期围绕太阳运转大体相同。经科学计算,银河系中心点的黑洞质量达到1000~1200亿太阳,此超级大质量黑洞的"视界线"达到2688~3226亿公里,约50倍太阳到冥王星距离。该超级大质量黑洞星体犹如我们太阳系中的太阳,统治着整个的银河系及空间范围,成为"银河系的主宰"。  相似文献   

8.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7):68-70
2007年7月9日,德国的科学家公布,地球直径比5年前缩小了5毫米。然而,就在2007年的早些时候,一条来自俄罗斯《真理报》的新闻却称,地球半径每年增长1毫米,而几十亿年后不断膨胀的地球由于内部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核聚变反应,会变成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关于"地球是否膨胀"的话题一直在学术界存有很大争议。不过,对于"变恒星"则被我国科学家笑称为一个"国际玩笑"。采访中,几位天文学家都对此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恒星变变变当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恒星处在"青年"阶段时,它的温度非常高,看上去颜色偏蓝。然而一旦用完了核心的氢燃料,它便呈现橘红色——星体慢慢膨胀,结构重组,最终变成一颗比此前的个头大100万倍的庞然大物,这就是红巨星。但红巨星也要继续发生变化,它内部的核反应越来越不稳定,有时温度骤升,热流四溢,有时又冷却下来,回归平静,因此红巨星时而膨胀,时而收缩。当它的能量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