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古旧"游记"是从事旅游事业、研究旅游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介绍日本东洋文库和日本国会图书馆所藏清人熊宾著《滇南壮游集》、民国士青著《游滇纪事》、胡嘉编著《滇越游记》三书,及其有关老昆明的记载。希望引起对古旧"游记"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徐霞客"耽奇嗜僻,刻意远游",并没有理解其壮游天下的社会意义,更大大降低了徐霞客旅游事业的文化品位。徐霞客是明朝中后期旅游热的产物,他的旅游事业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种与众不同赋予他的旅游以一种恢弘的人文精神,即"徐霞客精神"。明末大学者钱谦益最先使用"徐霞客精神"一词,但未作阐释。本文研究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潮和徐霞客旅游的奇特性,总结"徐霞客精神"的文化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是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3.
"图书漂流",一种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方式,给更多孩子提供了阅读好书的方向和机会.但由于教师的组织方式、学生的阅读热情、家长的关注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图书漂流"易流于形式,收效难以得到保证.如何让图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师生间"漂流"?笔者通过两年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儿童阅读真正实现了林语堂倡议的"自动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自由的探险,一次魂灵的壮游".  相似文献   

4.
吕昊 《海外英语》2012,(5):197-198
"功夫"与"熊猫"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和《功夫熊猫2》中诸多中国元素的展现以及影片在全球放映的成功,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不禁让我们去思考在现今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会大行其道好莱坞。其中一方面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近年来的崛起。另一方面是美国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张兵 《江西教育》2012,(25):26-27
班级墙壁布置是班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每月都会进行班级文化展评活动。可是,有些班主任,永远是把几幅学生作品简单地张贴在墙上,体现不出班级特色。如何让班级墙壁上的文化灵动起来,让墙壁"会说话"——体现班级特色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词中的侠文化表现出结交壮游、游冶享乐、建功立业三大特征。前两个特征是对传统侠文化“自由”精神的继承,恣意享乐是在新的时代特点下张扬生命意识的方式的新拓展。而第三个特征使侠义精神和儒家正统思想结合起来,升华了侠义伦理,形成了崭新面貌的侠义精神,也喻示着侠伦理精神的蜕变。  相似文献   

7.
23岁之前都是父母眼中“乖乖女”的猫力,在毕业一年后突然做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极其叛逆”的举动:与自己的男朋友瘦肉一起,开始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无国界壮游”。这次漫长的旅行经历和随后带来的连锁反应让猫力与瘦肉始料未及——一年后的现在。猫力的旅行随笔集结成为了“没有攻略,没有人文地理介绍’’的《猫力乱步》;在“无国界壮游”一周年之际,她与男友再次出发,开启美洲大陆“奇迹之旅”。通过电子邮件,在路上的猫力和瘦肉接受了《英语沙龙》的专访。  相似文献   

8.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  相似文献   

9.
《英语沙龙》2014,(2):1-1
正有着情人节的二月,让我们拥有理直气壮的理由,将这个月的主题锁定在人类永恒关系的话题:爱!不管爱是一个多么宏大的主题,每个人都会找到各自的切入点,进行漫长的探索。若能找到一个相爱的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无国界壮游",那是一种怎样妙趣横生的乐事?走进本期杂志特约封面人物——"神经"情侣:猫力和瘦肉,这对渴望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风景,体验更精彩的人生的情侣,他们用青春注释":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只要你对一件事情像真爱般执着,你打动的,将是整个宇宙。"带给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是儿童的语文启蒙教育阶段,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尊重儿童文化即是尊重人、相信人,张扬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能。只有让语文课程成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成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才能让学生享受语文,让他们在学习中放飞自我,找到学习语文的最大乐趣。教师如果走进多彩的儿童文化,在充满儿童文化的课堂中,一定能与孩子的心灵一起飞翔。下面结合我校教师执教的低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1.
解读李商隐     
《解读李商隐》是自主写作的学生文章,乍一看属于"文化作文",但是读上几行就会发现,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悟、理解,充满个性。"文化作文"让人生厌,是由于过分地堆砌资料掉书袋,不见个人性情。这篇就避免了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是一种融入班级学生思想行动的价值观,它贯穿学生生涯,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健康的班级文化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部充满智慧、至今仍与时俱进的宝典,它对现在的班级建设依然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传统文化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它会连同校园文化一起为学生的成长添上厚实的新羽。充分利用班级这一主阵地,融合各种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油加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相似文献   

14.
杨芬 《辅导员》2011,(6):59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会让每位学生以此自励自勉,这样的班级想不好都难;这样的学生哪怕现在默默无闻,以后也会十分优秀。我抓住学校建设"温馨班级"这一契机,从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角度出发,去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希望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下面简单介绍我在班级建设中有所感触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娟 《考试周刊》2012,(30):37+22-37,22
我非常喜欢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数人喜爱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似青丝暮成雪。”只是,若无杜甫少年时的壮游,怎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满怀?若无李白的少年壮游,中国文学史上怕又少了一颗璀璨的明星。若无李煜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又怎写得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纵观历史,在文学史上留下灿烂一笔的文章,大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那当今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否可以脱离生活呢?其实这早已是一个被证明了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如歌的岁月,绽放出花一样的青春年华,点缀生活,让我们的身边时刻充满生机。"由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历时一个多月的"寝室文化艺术节"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活动旨在以弘扬寝室文化为着力点丰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突破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可以从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开展活动等方面入手,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让孩子的心田书香四溢,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加深。  相似文献   

18.
张永旺 《考试周刊》2014,(98):65-65
<正>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让文化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文化的殿堂里任意徜徉,自由汲取,尽享学习的乐趣,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不竭源泉,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应当成为数学教师的自觉追求。一、发掘数学中特有的"智慧美",让"数学美"展示文化数学中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一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科学》2014,(Z1):35-36
<正>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主旋律,因此重视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且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树立、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快乐成长的亲情家园1.让班级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语言和流行歌曲当道的今天,提起古文,就会让很多初中生犯难,只觉得课本上的"之乎者也"像是天书一样晦涩难懂。不爱好,自然提不起兴趣去学习。可是要知道,这些古诗文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字魅力,怎是那些快餐文化养成的网络语言可比的?尤其是当今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上至"诗经"下迄元曲,无不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更不用提其中的警世妙语,让人在惊叹折服同时,更会对读者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