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东道国是否存在FDI政策竞争和企业创新,本文探讨了低效率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方式、东道国的外资政策,以及对社会福利和东道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没有政策竞争情况下,跨国公司既可能在一国并购低成本企业,又可能在另一国投资建厂;跨国并购会损害东道国的国民福利,但是在另一国投资建厂却会改善东道国的福利。第二,在存在政策竞争情况下,跨国公司仍会在跨国并购与投资建厂之间进行权衡;跨国公司投资必将提升东道国的福利乃至全球总福利;东道国既可能会采取投资补贴又可能会采取投资征税来引进外资。第三,若企业的研发效率较低(高),引进外资(接受进口)更能增强本土企业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跨国公司参与国际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越来越频繁,造成东道国环境损害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如渤海湾溢油事故。如何确定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承担机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从跨国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公平责任出发,考虑到跨国公司特殊的组织结构形式,同时为了达到兼顾保护跨国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和东道国的环境利益的目的,跨国公司母公司应承担侵害东道国环境利益的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国公司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19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影响东道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梳理发现:整体上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会造成东道国或地区企业长期的技术依赖。更重要的是,学术界一直缺乏基于提高东道国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视角的研究,更缺乏精确度量技术转移程度的指标体系,而这正是我们全面、客观、科学评价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跨国投资者母国与东道国的环境责任问题,认为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的今天,国家在跨国投资领域的环境责任规则酝酿着新的发展。东道国除了要对境内企业的活动造成跨国环境损害承担一定的赔偿义务之外,还负有不得以降低环境标准的方式吸引外资的义务;母国应承担防止其国民或公司在国外实施有害行为的义务,以及为受到其海外跨国公司侵害的受害者提供救济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借鉴本土化战略,可部分解决当前我国跨国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因此中国跨国公司应制定因地制宜的战略,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势必会对东道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跨国公司在当前的新的战略动态和措施下对东道国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以及作为东道国对于跨国公司这一影响所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体,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突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的分工体系,推动着生产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发展,从而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跨国公司也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普遍认为,跨国公司有利于母国和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本文主要就跨国公司对母国和东道国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东道国政府吸引FDI政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跨国公司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都在调整本国政策,纷纷制定相应的FDI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东道国制定吸引FDI政策措施对弥补投资不足有其必要性,但是东道国FDI政策背后潜藏的隐患却往往为人所忽视.本文在对东道国政府FDI政策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东道国FDI政策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辩证的经济分析.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利用FDI现状,对我国今后利用FDI提出了政策建议,旨在加大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跨国公司经济垄断结构与国际竞争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的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提升.那么,生产全球化又是如何组织的呢?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和生产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来临,跨国公司出现一些新趋势:跨国并购浪潮加剧,根据全球区位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其经营战略发生根本性变革,研发机构外化为一个独立的投资项目。跨国公司格局的转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走向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取消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增强劣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产业生产体系的不同价值链;立足于世界与区域产业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0.
由于跨国公司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都在调整本国政策,纷纷制定相应的FDI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东道国制定吸引FDI政策措施对弥补投资不足有其必要性,但是东道国FDI政策背后潜藏的隐患却往往为人所忽视。本文在对东道国政府FDI政策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东道国FDI政策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辩证的经济分析。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利用FDI现状,对我国今后利用FDI提出了政策建议,旨在加大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迅速增长 ,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呈现明显的产业特征 ,这种特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 :既要满足跨国公司内部整合的需要 ,体现其在全球的战略安排 ;又要和中国能提供的资源和条件相匹配。当然 ,中国政府和企业更要分析这种特征对中国市场运行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入世”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跨国经营将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成长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受到投资规模小、经营机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企业效益差等问题的制约,尚未形成全球战略意识。这种经营规模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日益扩张,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势头强劲,发展中国家逐步迎头赶上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顺应这一潮流,抓住契机,研究制定出适应国际要求,符合中国企业特点的跨国经营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开展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高速成长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期,多元化经营已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追求成长的重要战略。这既是企业资本高度集中和技术进步,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也是我国企业集团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然要求。但从十多年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大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的经营实践,分析研究多元化经营的客观规律和决策技术,加速企业集团的发展以提升我国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企业自身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但"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不仅会遇到贸易壁垒、劳动力成本、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等问题,而且要承受由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造成的法制环境方面高低不同的风险成本。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法制环境的研究与咨询,尽量少走弯路,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所期待的投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企业的跨国经营得到了空间的发展,而跨国经营更带来了大量的国际直接投资,其作用和影响下不断提高和加强,已超过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在跨国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就必须从跨文化价值维度体系认识跨文化管理,分析双方的文化差异,分析跨文化管理的障碍,加强跨文化培训,理清跨文化管理的理念,选择正确的跨文化管理战略,才能获得跨国经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处于中国西南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贵州必须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充分利用FDI促进本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实证分析出发,就FDI与贵州省GDP的关系、贵州省的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进行了研究,并为贵州省如何调整策略吸引外资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八大和新兴国家中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和绩效表现,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今后深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 ,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一股不可阻逆的潮流。全球化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民族、国家、地区的界限 ,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不断渗透 ,深刻地影响着 2 1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 ,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全球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深化 ,另一方面也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应顺应这一历史趋势 ,作出积极的战略抉择 ,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发展战略得到很大重视,不仅跻身国家发展战略,而且体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学习历史经验、利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魄力和勇气.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历史史料,认为该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一方面很好地配合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标追求,另一方面也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交通发展之路.不过,在短缺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连续性的投资显然影响了交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但其蕴含的价值无疑会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交通体制产生重要影响,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关发展战略的决策过程、制度设计和结果评价提供一个不同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