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号电池中拆取两根碳棒,用水洗净,用小锯截成各为35mm长的两段,再用坩埚钳钳住碳棒置于火上灼烧至透红后迅速投入冷水中,使碳棒表面活化(即变得粗糙多孔)。取两个眼药水塑料空瓶,用刀扣去底部。另取二根导线分别从两个小塑料瓶尖嘴处穿入,穿入后用该端的裸线各自紧扎在上述碳棒的一端,再收紧导线将碳棒一一拉入小塑料眼药水瓶内。然后在瓶口尖嘴的导线四周涂一些胶水,把小  相似文献   

2.
铁的吸氧腐蚀,学生难以接受.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可使问题直观,便于理解掌握.一.实验用品方塑料盒(或烧杯)、导线、灵敏电流计、NaCI溶液、铁片、纱布、碳棒俩根)、塑料片(三片).二.操作步骤1.加工两大一小三块塑料片;使小的能放入塑料盒中而大的能在盒的边缘放住,在一大一小两片上各打等距离的两个孔,如图1所示.孔的大小以能将碳棒旋转插入为宜.将两根碳棒插入平行的该两块塑料片中,将纱布在碳棒上缠好,在一根碳棒上端连上导线,如图2所示.2.取一块铁片,将其表面铁锈处理干净.用锋利小刀在另一塑料片中间开一小槽…  相似文献   

3.
黄玉梁 《考试周刊》2013,(1):152-152
<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探究电解池的形成条件及电解的原理。探究实验:①如图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进U形管内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稍候,若碳棒表面无明显实验现象,则可取出碳棒继续下一步操作);②如图2:将两根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U形管内的CuCl2溶液中,观察现象;③如图3:将两根碳棒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浸入U形管内的CuCl2溶液中,再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①碳棒表面无明显变化。实验②碳棒表面无明显变化。实验③阴极:碳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相似文献   

4.
用两根保留铜帽的大号电池碳棒,铜帽上焊接导线、一支小试管截去底部,按附图所示装置好,便可进行实验。 注意:试管应和碳棒配套;碳棒与碳棒之间间隔不宜太大;加热时试管应用试管夹夹稳,并保持平衡。 倘若能在课前用此装置先做一遍实验,且待电解质熔化时将碳棒稍许抵紧,则效果更佳。 此装置尤适宜于课堂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随电解质溶化程度,则电流强弱的变化直接  相似文献   

5.
一、电解槽的制作 1.截取无色塑料高橙饮料瓶下半部,高9厘米左右,并在瓶的两侧距瓶底1.5厘米处打两个小圆孔(孔的直径与导线直径相同)。 2.将两根底端带导线的废电池中的碳棒直立于截取的高橙瓶内并将导线从小孔中穿出,小孔内侧用万能胶封严。  相似文献   

6.
一、电解水装置 材料:1号电池碳棒数根、导线若干、环氧树脂少量、CuSO_4、NaOH、Ca(OH)_2饱和液、集气试管、玻璃缸。  相似文献   

7.
1 实验装置图 2 实验仪器和药品 直流电源,PH试纸,滤纸,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带导线的碳棒两根,胶头滴管,玻璃片.  相似文献   

8.
离子本来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但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却可以观察到离子的运动情况。1 仪器、药品培养皿 (直径 11.4cm ,高 2cm ) ;烧杯( 10 0mL) ;硫酸钠 2 0g ;水 80mL ;铜片 ( 3 6cm×2cm) ;1号电池内的碳棒 1根 ;马蹄形磁铁两个 ;学生电源 (或干电池 4节 ) ;电键 1个 ;导线 3根 ;电烙铁、钢锯等。2 实验步骤( 1)将 2 0g硫酸钠加入 80mL水中 ,配制成溶液 ,再滴入几滴红墨水 ,使溶液呈红色。( 2 )将铜片弯成一个直径为 11cm、高为 2cm的金属圆环 ,焊上一根软导线 ,并将其置于培养皿中。( 3 )用钢锯截取 2cm碳棒 (…  相似文献   

9.
导电性实验装置,可用一号电池两节或一节,1.5V或2.5V的电珠一只和导线电极(注)按下图连接而成: (注:取有较粗铜内心的导线两根,将每根导线的一端约4厘米长的地方,刮去绝缘层后,分别与两电极相连,再将有绝缘层部分扭在一起,使两导线电极保持适当距离即成。导线电极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电解氯化铜溶液过程中pH值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因为阳极生成的氯气跟水发生成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氧酸。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其原因如下: 一、实验 把6伏的直流电源,PHS—2型酸度计(分度值0.02pH)、两根碳棒用导线依次连结,电解  相似文献   

11.
1电压表触接法把电压表、开关和电阻R串联后接在电源两极间,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立即断开,若电压表指针瞬间正向转动,则和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一极为电源正极,反之为负极。2电流表触接法把电流表、开关和电阻R串联后接于电源两极间,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后立即断开,若电流表指针瞬间反向转动,则和电流表正接线柱连接的是电源负极,反之为正极。3电流的化学效应法把两根碳棒A和B立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玻璃杯里,如图3所示。用导线把两根碳棒分别跟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过几分种后,若发现碳棒A上出现一层红色的铜,则和A相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相似文献   

12.
彩色绳圈     
材料:各种颜色的布条。制作方法:选择三种颜色的布条,分成三股,用编辫子的方法做成绳圈。圈的大小可自己定,做圈时可隔一段留下一根好看的布条不编入,同时添进新的  相似文献   

13.
一、电极的制作1.碳电极制作取三根五号干电池的碳棒用去污粉洗净,  相似文献   

14.
李建芳 《物理教师》2004,25(1):23-24
近年来,考查学生的学科渗透题型十分普遍,其中又以理化渗透题最常见.下面我们着重探讨化学知识对初中物理电学、力学的作用. 1 用化学知识可以完善对物理现象的解释 例1.如图1所示,烧杯内盛有CuSO_4溶液,A、B是两根相同的碳棒,分别用引出导线接在电源两极a、b上,过一会儿取出B棒,看到棒上吸附一层暗红色的物  相似文献   

15.
自制弧光灯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实验很简单,但由于缺少弧光灯,致使多数学校不能做这个实验,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介绍的弧光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实验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材料:1、碳棒两根(可从一号废电池中拆取);2、80×40×10(毫米)~3木板二块;3、250×60×20(毫米)~3木板一块;4、自行车条二根;5、鳄鱼夹二个;6、导线若干。二、操作方法:把上述器材照图装好。接通电源转动调压器手柄,使指针指到20V位置。移动碳棒支架,先使两碳棒尖端接触,然后再逐渐移开。大约两尖端相距0.5~1毫米即可起弧。  相似文献   

16.
1 电极的制作 (1)碳电极制作。取3根五号干电池的碳棒用去污粉洗,再用砂纸打磨去表面一层,用水洗净即可。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第二册(试用本)第197页中光电效应实验的光源,是用弧光灯,但弧光灯一般用交流电,当电弧使用时,阳极和阴极两根碳棒,同样地逐渐消耗,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调节两根碳棒的距离,电弧才能继续存在。如果使用过久,限流器发热很厉害,易损坏仪器,实验难以...  相似文献   

18.
绳圈游戏     
一、材料:布、海绵及废旧绳子等。二、制作方法:将长1米宽10厘米的布条缝成筒状,然后塞入海绵或绳子,再将两头缝接好,即成绳圈。  相似文献   

19.
1.三月的春风●从教室的窗口向外观察,让幼儿描述风是怎样吹动物体运动的。教师应在黑板上或图表上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在一个有风的日子里,带一小组幼儿到室外去。发给每人一根系有一根布条的小竹杆,让幼儿举起竹杆,注意指出布条指向什么方向,布条是不是总指向同样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用品直流电源、U 型管、烧杯、干电池碳棒(带塑料盖)、硫酸钠溶液、酚酞、导线。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实验步骤(1)往 U 型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用碳棒做电极,用直流电源电解。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阴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短时间内红色液柱几乎不变。(2)若将 U 型管中液体按图2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若将 U型管中液体按图3所示倒入烧杯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