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师风流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大师风范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佚名 《少年读者》2009,(7):13-18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人化、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4.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学生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5.
一住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学生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犹如一处美丽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又似一道珍馐佳肴,使人回味无穷;更像一曲妙曼乐曲,令人三月不知肉味。教师要让学生的习作文质兼美,必须传授让学生习作出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曲莉梅老师是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但是,学校中的领导、老师.她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曲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师,还是一名司机,是学生“情感列车”的司机。  相似文献   

8.
九曲黄河     
九曲黄河邵永强走过九曲大山,走过九曲荒漠;走过九曲险滩,走过九曲沟壑。一曲高起,一曲大落,一曲艰难,一曲坎坷。一步一步,总在九曲中迂迥,一程一程,总在九曲中跋涉。有过九曲向往,有过九曲困惑;有过九曲悲欢,有过九曲苦涩。一曲高昂,一曲沉默,一曲辛酸,一...  相似文献   

9.
无声胜有声     
古诗所说的“功夫在诗外”,或者是曲中的“弦外之音”,都是形容比较优秀的诗、曲。而我今天想要说的是在教育中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无言的教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可通过眼神来表达对学生行为的认可与否定。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我投以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表扬了他。而当学生行为有错时,我投予躲躲闪闪不好意思的目光,让学生明白他做得不对,连老师也不好意思了。这样做,既不打断讲课的思路,又照顾学生的自尊,一举两得。有一次,我讲《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丝毫吸引不了班长,他一反常态,和背后…  相似文献   

10.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诗词曲鉴赏题是必考的考点。可此题往往是我们考生的弱项,拿不全这个分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学生读不懂、搞不清诗词曲语言的意思,按照现代汉语的一般常规,语言表述应该清楚、明晰。否则,交际就会出现障碍。可是在被称为“语言艺术”的诗词曲鉴赏这一考点中,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它的模糊性中。  相似文献   

11.
每月作文题     
马立园 《语文教学之友》2009,(3):F0004-F0004
有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给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一句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和领悟。有一次他收了一名新生,在拜师仪式上,他先让新生演奏了一首短曲。演奏完毕,演奏家照例拿着琴走上讲台。但他并没有演奏学生的这首曲子,而是把琴从肩上拿下来,深深叹了一口气,慢慢走下台。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例谈肇东市第四中学曲佳玉根据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体验,我感到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呢?一、清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自信地走向未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好奇心对未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  相似文献   

13.
烛光闪闪     
烛光闪闪高志峰,王兴海成县城关镇北泉村马泉湾小学女教师武玉琴,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奉献之歌,深受学生及家长的爱戴和敬重。1970年3月,成县一中毕业的21岁的武玉琴,被分配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宋坪乡史家坪村民办小学当老...  相似文献   

14.
倪霞 《中学生物学》2010,26(2):37-38,52
不少高三生物教师的一轮复习课,他们上课的步骤基本上是“两部曲”,先花一节课帮学生把课本知识整理一遍(实际上就是以前上新课的翻版),第二节课带领学生做练习。这种复习课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尤其是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一轮复习课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深化和内化知识为载体,  相似文献   

15.
胡莉敏 《现代教学》2006,(12):42-42
我曾经上过一节六年级《怎样使水流变曲》的科学课,在整个过程中,我尝试在探究式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品尝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以探出科学味。 “使水流变曲”的实验是以毛皮摩擦橡胶棒后,用带电橡胶棒去吸引水流,使水流弯曲。但在实验中,很多学生在操作时并没有看到水流变弯的现象,学生中有的人失望了,有的人开始对书上的内容表示怀疑。看到此景,我组织学生一起来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失败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像说话训练傅永明以音像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的媒介,对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音响训练型1.音乐游戏让学生先听一段模拟动物活动的音乐,学生再佩戴动物头饰这表演边作“自我介绍”。如;先听一曲小兔欢快...  相似文献   

17.
陈向阳 《现代语文》2006,(12):73-74
高中语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字的水平,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学习习惯。根据教学设施和学生特点,本主要提出两种教学模式,一是阅读——讨论——模拟——总结四邯曲;二是网络资源整合下的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桂兰 《小学生》2010,(12):31-31
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首高质量的优秀歌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让学生热爱歌曲,唱好歌曲,就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巧设曲问以趣促学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曲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其思维的敏捷性。所谓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需开动脑筋思考才能回答准确。它有多种形式,从问与答的双方看,则有“问曲答直”、“问虚答实”、“问误鉴正”等。曲问...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苦难叫力量.有一种力量叫精神。 地震袭来,重庆市广大教职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不顾个人安危,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敢于挺身而出,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体现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谱写了新时代一曲又一曲感人肺腑的颂歌。 心灵交换心灵,真诚辉映真诚,力量传递力量,生命点燃生命。 一场灾难,见证师魂之伟大,人民教师,用肩膀,用脊梁,将生的希望冒给学生.无怨无悔……“5·12”大地震让人们看到,在中国,教师的肩膀是挑起学生困难的地方,教师的怀抱是学生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教师的爱,是学生生命的希望…… 历史不会忘记“5·12”大地震.历史更不应该忘记在“5.12”大地震中的那些裔不顾身的老师们,他们用生命树立起一座丰碑,一座镌刻着对学生“爱”的丰碑,一座民族的“大爱”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