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例题一物体重1500N,需要用一根承受拉力最大为400N的绳子将它提起,请设计一用来提升重物的最简单的滑轮组(摩擦、绳子、动滑轮重不计)分析:这是用绳子绕制滑轮组的问题,要根据题目要求设计滑轮组,这类问题首先要  相似文献   

2.
按要求设计并组装滑轮组,是同学们学习滑轮组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近年来中考常遇到的一类题目.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供同学们参考.我们知道,“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不计摩擦时,提起重物所用的力F.(其中n表示直接与动滑轮和动滑轮的挂钩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如图1中的n为2,图2中的n为3,图3中的n为4,图4中的n为5.根据图中的滑轮组,通过分析、比较,可总结出组装滑轮组的一般规律.一、确定绳子的段数.根据要…  相似文献   

3.
1.有关滑轮组省力问题分析滑轮组省力多少,不仅与动滑轮的数目有关,而且与绳子的绕法有关.当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数目被固定后,省力多少只与绳子的绕法有关.当一条绳子绕在滑轮组上后,绳子被动滑轮和定滑轮分成几段,除了手  相似文献   

4.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 ,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 ,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 ,组装滑轮组 ,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1、理想情况 (即不考虑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 ;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GF ,其中G为物  相似文献   

5.
滑轮组问题归类分析滑轮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类。1、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组装形式),先确定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再根据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拉力等于作用在动滑轮上阻力的n分之一的关系(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求得拉力,确定省力情况。  相似文献   

6.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组装滑轮组,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  相似文献   

7.
滑轮(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它们的实质,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它们的作用. 2.认识滑轮组,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使用滑轮组和组装滑轮组. 二、教学重点 根据滑轮组的挂线方法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三、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设计组装滑轮组. 四、教具 弹簧秤、砝码、铁架台、单个滑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三个定滑轮和三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相似文献   

8.
使用动滑轮和滑轮组均能省力,使用理想动滑轮能够省力一半;使用理想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运用这一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简单用这一结论解答.应采用受力分析法,利用这种方法能简捷、快速、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使用动滑轮和滑轮组均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够省一半力;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运用这一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简单用这一结论来解答省力问题,而应采用受力分析法,才能简捷、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出现的问题 笔者在九年级物理阅卷过程中发现这样一道关于"滑轮组装配"的试题,如下图所示,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此题重在考核学生对滑轮组省力条件的分析和绕绳的方法.阅卷时发现很多学生做错了,主要错误有下面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11.
滑轮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一、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组装方式),先确定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并根据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拉力等于作用在动滑轮上阻力的几分之一的关系(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求得拉力,确定省力情况. 例1 如图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静放的物体重G=200N,物体与地面间  相似文献   

12.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滑轮组问题题型多样,在历年各地中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解决滑轮组绳子的绕法问题,是解决众多滑轮组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既能改变动力方向,又能省力.组装滑轮组按以下四步进行: 第1步:确定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当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时,  相似文献   

14.
解答滑轮组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类似;动滑轮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类似.二、若起吊重物时(不计动滑轮重力与摩擦力),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以若要多省力,绳子则应从动滑轮开始穿绕.例1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牛?(2)当被提升的重物为240牛,重物上升3米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解析:(1)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股绳子吊起,所以n=3,运用浊=W有用W总=GnF,即可求出F.(2)使用滑轮组…  相似文献   

15.
1.用一根绳子绕滑轮组用一根绳子绕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1)如果不考虑摩擦、绳重及动滑轮的重力,绳子承担的仅是物体的重力,则绳子末端的拉力F与物重G之间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16.
正滑轮及其机械效率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题型以计算题(包含简答题)、实验题为主,考点集中在以下四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条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省力与绳子绕法的关系。考点一、省力与绳子绕法的关系知识回放:滑轮组的绕线问题应先确定所需绳子段数.题目中一般会指出绳子的重力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以下是两种情况的具体分析。1.提升重物:如图1,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拉  相似文献   

17.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5,26(12):0-32
学过滑轮和滑轮组这部分内容后,关于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已形成初步概念: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此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因此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F=(1/n)G(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G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不考虑摩擦、绳重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特别是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时,学生往往会受以上规律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围绕滑轮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能更深刻地认识滑轮及滑轮组的本质,顺利解决有关滑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滑轮组绕线规律,以前曾经有相当多的文章探讨过。但笔者发现,有些文章强调了过多的“技巧”、“规律”,把这个实际问题当成了枯燥的解题。事实上.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实验中实际做一做,那些所谓的“规律”会变得相当清楚、简单。实验探究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滑轮组,知道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可以既省力又方便;通过实验,我们还知道,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问题:不同的组合方式之间省力情况有何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一般说来,滑轮组可分两类:一类是由一根绳子连接,其中一端固定,依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把力施加在绳子的另一端的滑轮组(如图1所示)。这类滑轮组的特点是,和动滑轮相连的每段绳子所承担的力相等。它的省力情况就是教科书所叙述的:“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通常用公式F=G/n来表示。这类滑轮组只有一根绳子绕成,并能用  相似文献   

20.
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定濉溪县马桥中学单桂良对于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课本总结为: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学生在应用此结论解有关习题、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时,往往感到较为困难。这里对只有一条绳子串绕的滑轮组的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