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发生的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它是由天主教会发起、以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和收复圣地为目标、以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为口号而进行的东扩运动。罗马教皇在十字军东征中起了重要作用,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十字军东征,教皇权势突显;英诺森三世采取措施加强教权并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教皇权势达到顶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性质的转变使教会地位降低,儿童十字军的悲惨遭遇致使教会信誉丧失,导致教皇权势衰落。教皇权在十字军东征进程中由盛渐衰,对地中海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于2005年去世时枢机主教约瑟夫·拉辛格同时也是一位教授级钢琴家.正准备离职退休。他说他从没想过要当教皇。但是当天主教会面临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场风暴袭击时——天主教牧师猥亵儿童丑闻曝光——他接任了教宗之位。  相似文献   

3.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英国教职界既向罗马教皇纳税,也向英国国王纳税.国王的征税份额高于教皇,且教皇所得款项中的大部分税款被国王占有.这一事实加剧了教皇同英王的矛盾和斗争,助长了英国教职界对英王的不满情绪,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国家乘蒙古人入侵基辅罗斯之机,企图合并罗斯东正教会。由于教皇无意于反蒙援罗、十字军对罗斯西部领土的侵犯、蒙古人对天主教国家与东正教国家的不同政策、尼西亚东正教会对基辅罗斯的宣传与影响,罗斯人最终拒绝了教皇的教会合并请求。  相似文献   

5.
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曾对聚集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上的人们宣布,他打算住院检查。教皇自己却不知道,他已违犯了“当今世界强人”的一个忌  相似文献   

6.
马丁·路德(1483——1546)所处的时代正是德意志封建制度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勃兴的时代,也是罗马教廷加紧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促使德意志民族与教皇的矛盾日益加深,反罗马教皇的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路德成了德意志这一历史发展时代的骄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改革家,而且是一位热血的爱国者。本文试图对马丁·路德的爱国主义作点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7.
马丁·路德(1483——1546)所处的时代正是德意志封建制度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勃兴的时代,也是罗马教廷加紧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促使德意志民族与教皇的矛盾日益加深,反罗马教皇的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路德成了德意志这一历史发展时代的骄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改革家,而且是一位热血的爱国者。本文试图对马丁·路德的爱国主义作点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中世纪末罗马教廷和教会深深陷于危机之中,十分需要得到新的支持;而前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因其局限性,未触及教会的根本利益,所以教皇容易与人文主义者合作。文艺复兴运动后期,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的神学理论,所以罗马教皇便完全改变了态度,对文艺复兴进行残酷压制。  相似文献   

9.
拜占廷帝国末期,为换取西方的军事援助,拜占廷皇帝多次向罗马教皇提出东西方教会合并。但由于拜占廷与西方存在着严重的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加上教皇权威下降等因素,东西方教会合并难以付诸实践。同时,在教会合并问题上的分歧还加剧了拜占廷帝国内部的社会分化。  相似文献   

10.
<正> 由马丁·路德发端的宗教改革,在其早期之所以很快成为席卷整个民族的运动,与德意志民族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宗教改革前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思潮为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深厚的往会基础。本文拟对此作一简略探讨,以求正于同仁。一德意志民族主义一开始就把主要矛头指向罗马教皇。最早明确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一批宗教人士。他们要求:教皇应停止对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教会与世俗事务的千涉。班贝克的  相似文献   

11.
或许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事实上很多外电评论都直言不讳):人类的第二轮太空竞赛已经开始了。这让我想起地理大发现的某些年代。1529年,罗马教皇相当随意地在世界地图上划了一条线,就把全世界像分饼一样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就是萨拉戈萨条约。该条约使得上述两国的扩张获得了某种天命神授的意味。然而,英国、荷兰、法国等后起之秀并未把教皇的安排放在眼里,他们全无顾忌地命令自己的船队起锚,驶向大洋深处的未知之地。  相似文献   

12.
徐文 《科技文萃》2001,(3):117-118
鲜红的血液是“生命之泉”,在全身一刻不停地循环流动,维持新陈代谢,调节生命活动。 当由于受伤或生病,人体血容量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生理活动便受到干扰,甚至面临死亡的 威胁。及时而适当的输血,可使生命之树枯木逢春,生机勃发。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为了输血。前人曾经在黑暗中长期摸索,做出了巨大牺牲。 15世纪初,罗马教皇英诺圣特病危,群医束手无策。当时,意大利米兰有个名叫卡鲁达斯的 医生提出,直接给教皇输入人血,可以救治。他残酷地割开3个男童的动脉血管,让血液流 入铜质器皿,再加入名贵草药,用手工制造的粗大注射针头,将血液输入教皇血管中。三个 孩子放血后抽搐着死去,教皇输血后也立即感到胸闷窒息,很快死亡。这次输血,断送了4 条人命。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0月10日,《环球时报》在第三版发表了题为《诺贝尔和平奖今天揭晓》的文章,文中这样写到:如果方济各获奖,他将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罗马教皇。但也有人质疑这位教皇上任不过18个月,获此殊荣是否合适。如200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刚上任一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时就有不少人批评奥巴马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此处成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使用错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指名望很大的人,实际才德却很难跟名声相符。语本自  相似文献   

14.
踏雪擒狼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被人们誉为“物理学的教皇”.  相似文献   

15.
双语图片     
世界青年节是由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于1984年创立的天王教宗教盛会,定于11月10日,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后期的天主教会与文艺复兴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文艺复兴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已研究了数百年,很多问题已达成共识.但是关于文艺复兴与天主教会之间的关系,史学界有过误区,即一贯把天主教会说成是文艺复兴的敌人和对立面.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与天主教会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完全敌对的;另一方面,文艺复兴同宗教改革互相促进,前者促进了后者的爆发,后者推动了前者的传播和向纵深发展.另外,不能笼统地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活动及耶稣会都泛称为"反动活动".事实上,有些教皇如利奥十世等也曾支持文艺复兴运动,并对天主教进行过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17.
谐趣吧     
不能替代教皇和美国商人在花园里散步,主教跟在后面。10万美元够吗?商人问。教皇摇摇头。100万呢?教皇还是摇头。那……  相似文献   

18.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0,(7):56-56,F0003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league,1里格合3海里.约当5.5公里)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相似文献   

19.
学位的由来     
学位称号,早在12世纪就开始出现了,至今已沿用了8个多世纪。有关授予学位的最早记载是12世纪中叶,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罗马法学者以博士学位。博士这个称号,在中世纪,有时是由教皇或国王作为一种荣誉授予的,有时是作为取得大学任教资格的一个凭证。学习某一专业学科的大学生为获得博士学位,必须准备一篇用拉丁文写的论文,参加公开答辩。答辩通过后,举行庆祝典礼。校长代表教皇授予教学证书,并赠送一枚金戒指。获得学位的学生头上要戴一顶特殊的帽子,要给导师赠送礼物,并招待学友们。那时,博士、硕士、教授这三个称号是同义词,都…  相似文献   

20.
元朝时期,扫马、麻可斯、蒙德高维诺三位基督教传教士往来于欧洲诸国和元朝之间,传播基督教义,扩大教皇势力。他们的活动,为交流东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增强国际交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