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郑义  应蓉珊  蒋研川 《新闻界》2009,(1):111-112,11
从"山寨"机到"山寨"春晚,"山寨"现象"已经进行了一种文化植入,而逐渐演变成一种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表达了一种民意,即公众对话语权以及与精英对话的需求.如果把一山寨"现象"的文化内核剥离出来,"山寨"文化所努力进行的其实是一种文化解构运动,其文化功能指向是对采种价值禁忌的反抗,附带着明显的浮躁心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山寨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寨文化是一种发自民间的、通过模仿正统文化而挑战主流文化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山寨文化的历史久远,从过去的山寨政权、山寨历史、山寨文学到当今的"恶搞"绵延不绝.其基本特征是挑战性、"仿""造"性和平民化.第二媒介时代"拟仿文化"、名利驱动、符号化消费需求是山寨文化盛行的原因.山寨文化利弊互现,某种山寨文化的前途是或主流化、或被剿灭,但山寨文化现象将与人类发展史共存.  相似文献   

3.
"山寨文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山寨现象"的兴起,相关的讨论与论辩也在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当事双方虽然都在使用"山寨"一词,但其内涵所指却不尽一致,于是造成概念外延与内涵的隔离,极易产生歧义。所以,欲讨论"山寨文化",清晰的概念内涵辨析十分重要,它是有效沟通与准确讨论的前提。若从中国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角度观察,"山寨现象"又与"游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山寨"一词闯进了人们的视野.从山寨手机到概念泛化后衍生出的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话剧等,山寨文化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因此有必要追溯山寨文化的由来与发展,本文将用美学的视野审视其特征,并对其前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山寨是近年来出现的热门词语和现象,在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中流行开来。从山寨机到山寨明星,从山寨秀到山寨春晚,由原来的商业产品扩展到娱乐节目,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6.
陆轶铖 《新闻实践》2010,(11):34-35
“山寨”从民间的、草根的发展到被官方、权威媒体所关注,除了“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以外,“山寨新闻”这个新兴词汇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7.
如果要评选2008年中国网络最雷人的词汇,"山寨"绝对能跻身前三名.短短一年里,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用起了"山寨"手机,电视里出现了"山寨"电视剧<丑女无敌>;小剧场里开始演出"山寨"话剧<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一个个外形相似的"山寨"明星也纷纷出演各类广告;更有老孟在网上要举办"山寨"春节联欢晚会,叫板央视春晚.  相似文献   

8.
吴志斌  谢丽 《今传媒》2010,(11):94-95
作为山寨文化的一个衍生品,山寨网络剧是在网络技术发展较成熟的条件下,网民游戏意识萌发、山寨精神彰显的产物。作为一种话语游戏,探析山寨网络剧在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和运作机制方面的演变进程,对于理解时下山寨现象背后的文化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明明 《新闻世界》2010,(7):177-178
本文从文化角度分析山寨现象,认为山寨的流行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和发展契机,山寨文化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山寨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霏 《新闻界》2009,(2):124-126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范式,正冲击着当下大众文化,其精髓在于模仿、复制,核心是对原本的模拟.其认同功能和反叛精神,使"山寨文化"借助网络等新媒体的叠加,使"山寨文化"愈演愈烈."山寨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充分认识他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山寨文化"的逐利本性和品味不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山寨祸     
第一次听说“山寨”,是去商店买手机。左挑右选,不是式样不遂意,就是嫌价格太高。导购小姐撇嘴说,不如去买个“山寨机”算了。  相似文献   

12.
“山寨文化”自出现以来一直争议不断,焦点在于其存在的合理性。本文通过对“山寨文化”与山寨产品的区分,探讨“山寨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山寨文化”的发展及前景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阐释了"山寨文化"存在、发展的合理性,并对"山寨文化"的发展前景作了思考。文章认为,仇视和打压不是解决之道,对"山寨文化"加以合理引导,顺其自然发展才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夜之间,“山寨”一词在神州大地迅速走红。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从“山寨明星”到“山寨服装”,2008年的中国陷入了一个很“雷”、很“山寨”的怪圈。“山寨文化”一时喧嚣尘上,很多人称“山寨”为草根文化,是群众智慧的体现。我认为如今的“山寨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实在不值得我们如此大力的宣扬。  相似文献   

15.
提到"山寨"这个词,不由想到小时候看<水浒>的时光,那时对梁山好汉的山寨生活十分向往一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该是何等快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初,网友胡戈根据电影<无极>剪辑制作成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经网络传播引发广泛讨论."恶搞"一词频繁出现在网络上; 2008年,网络上最热门的词汇除了"奥运",可能要数"山寨"了:山寨机、山寨熊猫、山寨红楼梦,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7.
从最早出现的山寨手机到目前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从网络到现实社会,"山寨"已经成为当下热议的词汇。本文从大众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目前国内的"山寨"现象勃兴的原因,肯定了其以受众为中心的思想,并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山寨文化”是技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打上了技术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也深深凸显了“草根”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大众消费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山寨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然后以美学的视角对“山寨文化”进行审美解读.进而反思“山寨文化”的现象.并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山寨"是人们对某些知名品牌低成本仿制的专用名词.2008年被称为中国山寨年,山寨手机、山寨鞋、山寨油、山寨米、山寨药、山寨车、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等等山寨产品在中国遍地开花."山寨"这多少带些匪气的字眼已然演变成了一种让全球惊艳的中国经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山寨产品的诞生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山寨文化。山寨产品、山寨电视剧、山寨春晚……山寨文化渗入各行各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甚至连《新闻联播》都探讨了山寨现象。“山寨”也由此成为了众人关注、颇受争议的焦点,山寨文化的实质.山寨文化的利弊与发展更成为学界谈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