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读《语文学习》2011年12期《“语文味”探微》.我有话要说。许国申老师不满于”语文味”的理论是一本“糊涂账”,进行了一番“探微”,诚心可嘉.理论探索的勇气可嘉。然而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语文味”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
结合自己对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肤浅认识,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内涵可以阐发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层面,四项能力。现分述如下:一个中心。即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学习为中心。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这是非常正确的。读准语音、积累语汇、培养语感,达到准确理解并较熟练地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任何忽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语文教学都是不得要领的。  相似文献   

3.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勇军老师的一些文章,读了一些教学的案例,我认为这都是他语文人生的代表作.在这些代表作当中我读来读去,读出了两个字——“鲜活”.这与我最近思考的问题是相关的.我最近经常思考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语文感情,从而使他们将来能建构一种高品质的语文生活.我想这是语文教师的使命,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陈宏 《教师》2012,(25):22-24
2010年.我非常幸运地与几位语文教师一起,成为了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吴春花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几年来,我参与吴春花老师主持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和工作室的成员共同阅读了《名作细读》《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等书籍,和工作室成员的共同阅读,形成了我们这个团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精神密码。我们研究文本,研究课堂,开展了以不同文体的课文为案例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我对文本解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领悟让我的教学实践变得更加有效和策略,也使我的课堂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度。在这过程中,我虽然感觉到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读《语文学习》2009年12期上董国俊的《〈合欢树〉:学会直面生命》,一时很有一些感触,不吐不快。 首先不是对这篇文章本身的.而是对原文中的引文。我觉得一个语文工作者应有足够的语言敏感。原文的引文为:“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句话放在很显眼的位置.而且单独成段.让人不注意都不行。但是这句话怎么读怎么都别扭.中国人似乎并不这么说话。问题就出在那个“从来”上。  相似文献   

6.
“语文”二字解作“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化”都有,但咬文嚼字地讨论“语文”二字作何解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无异于讨论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要改革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弄清“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不管何种提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即教给学生熟练使用自己国家的母语,运用语言工具感悟文化、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他人,也教给学生利用语言工具表达自己、让他人和社会理解自己的能力。语文教学所谓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说法,最终其实也可概括到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中,读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沟通听与写的桥梁和纽带,读是说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何以聪老师在《我对“语文教学中加强自读”问题的认识》一文中谈到:“强调自读,才符合语文教学固有规律;强调自读,是还语文学习本来面目。”(《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3期)我非常赞同以上观点,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也确实体会到:加强自读教学,既能使学生学得广,学得深,学得活,又能使教师讨好不吃力。可惜的是,语文教学中的“自读”教学法并未得到许多同志和领导的承认,他们往往习惯于“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基本能力是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而培养这四种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有了语感才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自觉能力 ,而语感的形成又必须靠多“读”——“读”各类文体的典范作品来实现。因此 ,“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 ,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也意识到“读”的重要性 ,但在操作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粗“粗”,主要指学生在“读”课文时 ,读的粗略 ,只过口 ,不过脑 ,只求读通文字 ,却不求读“懂”内容 ,这样学生在作文中 ,便不能准确地遣词造句 ,也…  相似文献   

10.
马会  马会敏 《教师》2010,(28):27-27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感知语言的很关键的一环。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读的功夫。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上,朗读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显得更为重要和不容忽视。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二字有过精辟的说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可见,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文章不过是记录语言的,是特定情况下语言的代用品。因此,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认真贯彻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从说到写、从述到作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说”和“写”的辩证关系,在教学中,把“说”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一、坚持“读”为基础的原则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让学生“读”是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12.
谷自强 《阅读与鉴赏》2010,(6):32-32,24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学习语言,“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说”的训练却往往被忽略。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文章分析”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的一种基本语文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4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该体现在“说”和“写”上,也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就是指口头表达…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几点尝试安徽万安伦1.坚持“每日一诗”.学生自教自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从1989年起.我开始在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实验“每日一诗”活动。具体做法是:每天早自习安排一个同学教读事先抄在黑板上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已开始注重对朗读的指导,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新理念,我想这才是语文课之所以称为“语”文课的最基本的特点.语文课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这也是众多语文老师共同呼唤的语文课本色的回归.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将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相似文献   

16.
赵锐 《贵州教育》2005,(10):44-45
语文课程标准除了继承《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强调的独立阅读能力外,对阅读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注重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2004年5月,笔者有幸听了来自武汉的洪镇涛先生在遵义的讲学和公开课,他也特别注重读。他还说读要“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想”;“对语言要品味、对情感要体验、对思想要感悟。”这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他特别反对“分析语言、分析情感、分析思想”。当洪镇涛先生谈到语文教学的本质时,他说:“老师们,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是什么呢?一个字———读!”听了洪老师的这次公开课和讲学后,…  相似文献   

17.
本期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普罗米修斯〉批注式阅读教学实录》。我们虽然与株西县同处一市,但未能亲眼目睹该校的风采,只能在《小学语文》第10期中得以分享。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按步骤自读自悟,做好批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了识字写字“四步读书法”,即“标出段落轻声读,圈画生字反复读,穿鞋带帽互相读,批注感悟默默读”,这样,更有效地夯实了“双基”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他们成长的一个转折点.怎样让这些新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呢?怎样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更有效呢?这成了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找来幼儿班的语言学习材料,很快发现在幼儿园的语言学习中,小朋友接触最多的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歌.再仔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其中针对第一学段的目标也写着:“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决定着手研究儿歌在第一学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这样开始了个人专题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成才之路》2011,(34):2-F0002
“我和学生起读鲁迅、钱钟书,读泰戈尔、莎士比亚,也读尼采,米兰·昆德拉……我以我对语文的钟情.培养了一批又一护钟情于语文的学生。我常常想:当学生徜徉于中外文学的百花园中,沉醉不知归路时;当学生习惯并热衷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诉诸优美的文字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这是陈绍忠老师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无意探讨传统语文教学的分期及各时期的优劣得失 ,仅从传统语文教学中曾被我们抛弃的内容里撷取“积累———感悟———运用”这一教学模式 ,谈谈传统教学模式在今天的借鉴作用。首先我要强调说明 ,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一 )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积累。传统语文教育一直强调多读 ,当时儿童的阅读量比现在明显为大。《三字经》规定 :“小学终 ,至四书”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经既明 ,方读子。”“经子通 ,读诸史。”这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大量的研究实践及常识告诉我们 :语言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