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奔跑的快乐     
我家三代都是医生。治病救人似乎是所有后辈理所当然的职业。我6岁那年就有了第一个听诊器,我听过无数祖父和父亲救死扶伤的故事,看过许多他们接生的婴儿的照片。我7岁时,父亲把在家庭诊所铜门牌上我的名字应该刻的位置指给我看。从很小我就认为“医生”是自己的未来职业了。但是大学时,我渐渐发觉“医生”职业无法在我心里扎根。相反,“诗人”的种子却破土而出,开始控制我的心跳、呼吸和一切。我最害怕的是,我无法成为父亲一直期望的接班人,让父亲失望。对于我的犹豫我只字不敢告诉父亲,希望时间可以让我忘了“诗人”这个莫名其妙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奔跑的快乐     
我家三代都是医生。治病救人似乎是所有后辈理所当然的职业。我6岁那年就有了第一个听诊器,我听过无数祖父和父亲救死扶伤的故事,看过许多他们接生的婴儿照片。我7岁时,父亲把在家庭诊所铜门牌上我的名字应该刻的位置指给我看。从很小我就认为“医生”是自己的未来职业了。但是大学时,我渐渐发觉“医生”职业无法在我心里扎根。相反地,“诗人”的种子却破土而出,开始控制我的心跳、呼吸和一切。我最害怕的是,我无法成为父亲一直期望的接班人,让父亲失望。对于我的犹豫我只字不敢告诉父亲,希望时间可以让我忘了“诗人”这个莫名其妙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很多记者和朋友去我家时见过我父亲。他们第一眼看到我家的状况时都很惊讶:我家的简陋让他们不可思议,家里的环境还不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好。有人在背地里问:“杨晨是不是虐待父母呀?”其实不然。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还没有进专业队时,父亲在工厂上班,他请领导批准,带领一些工友利用业余时间,到外面挣了一些外快。原先我家是很穷的,我知道父亲挣了些钱,很希望家里能布置得好一些。我问父亲,可不可以把家装修一下。父亲对我说:“儿子,我挣的这些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不是挣体面。我挣钱是为给你和你姐增加营养。你在踢球…  相似文献   

4.
我家是医生世家,六岁时我就有了第一副听诊器。我是听着爷爷、爸爸救死扶伤的故事长大的。家人都希望我子承父业。快要升大学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我并不想成为一名医生。作为父亲的儿子,我不能像他想像的那样,可我又不忍让他失望,一种进退两难的重负压在我心头。  相似文献   

5.
我家是不折不扣的“球迷之家”。哥哥、弟弟和我都是铁杆足球迷。但和父亲比起来,我们又只能算是业余球迷了。惟有父亲,才是我家的“职业”球迷。 父亲起初是个足球盲,之所以后来成为“没有足球就吃不下饭”的超级球迷,完全是因为受我们兄弟三个熏陶的缘故。因为父亲起初不懂足球,所以也就特别不爱看足球比赛。而且不光自己不爱看;就连我们兄弟几个要看时他也往往不肯调换频道,说什么“老是不进球,踢来踢去有啥看头”。在他的眼里,好像看足球比赛就是看进球,至于战术的运用、整体的配合等都不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位父亲很想知道自己的儿子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于是问道:“我想知道你喜欢干什么?现在是你选择的时候了。”“我所喜欢干的?爸爸,这很简单,”儿子说道,“我想整天坐着汽车兜风而且口袋里装满了钱。”“你的职业总算确定了。”父亲宣布说,“你将是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好主意一位焦急的女士给医生打电话,医生的儿子接到电话。“我找陈医生,有要紧事!”“对不起,我爸他出去了,您留话可以吗?”“天哪,我10岁的儿子吞了自来水笔,医生什么时候能回来?”“大概3小时。”“3小时,这期间我该怎么办呢?”“恐怕,您只得用铅笔…  相似文献   

7.
我有幸能读书识字,多亏了我的启蒙老师。我生于共和国最困难的1960年。那时,国家穷,老百姓穷,我家更穷。在我7岁那年,一位姓秦的女老师来到我家动员我上学。当父亲为难地说我家交不起学费,不能让我上学时,泰老师二话没说,牵着我的手就往外走。父亲一直跟着我跟到学校,不知说啥才好。看着尴尬的父亲,泰老师平静地说:“再穷,也得让孩子上学呀!这孩子聪明,将来会有出息的,他的学费,我给想办法。”就这样,我上学了。书包,是泰老师给的;课本,也是泰老师给的。年仅7岁的我,已能感觉得出这书包和课本所蕴含着的深切关怀。课堂…  相似文献   

8.
虽然他比我年轻,我仍尊称他先生。他刚稳谦逊、真诚谨慎,大有“白衣居士”的诗人风范。他若真是诗人,也许会有名篇被人反复吟咏。可他是个医生,而且是个颇有建树的医生。在他行医的生涯中,充满了让人羡慕的诗意。  相似文献   

9.
今天真爽     
今天 ,准确点说是 2 0 0 1年 6月 2 4日。桀骜不驯的我徒手爬上了巍峨险峻的五峰山。那野艳的景色 ,清新的空气真让我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概括起来就一个字———爽。早晨到中午 ,我是在父亲“叽哩哇啦”的咄咄的“教育”下 ,捧着英语课本熬过的。千万别让我家老子的“摧残人才”而为我心痛 ,我表面在“学习” ,实际却在瞎叫一气 ,哄不懂英语的父亲。午饭后 ,父亲终于倦了 ,他打了一个颇有节奏的长长的哈欠 ,我瞅准这个机会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动情”地求道 :“瞧 !你比我强壮 ,有精力 ,你都累了 ,还用说我吗 ?唉哟 !算了吧 ,今天就算是领…  相似文献   

10.
我做过教师     
我总觉着,蓝天底下,有两种最美妙的职业,一是医生,一是教师。他们面对的都是人的自身。医生救死扶伤,解入病痛,让让健康地活着;教师启人思想,发人智慧,让人活得更有质量。医生是健康的保卫者,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只是身体牡实。却思想萎缩,知识贫乏,人就和动物区别不大小。所以,两者相比,教师的工作更有意思。波兰诗人诺尔维德有言:“学生将来的福祸,在教师的手掌之中”也可以引申说,国家将来的兴衰。在教师的手掌之中。  相似文献   

11.
我为书狂     
覃祚华 《师道》2003,(1):53
我生于农门,长于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读书是咱们惟一的出路。现在回想起来,我迷上书并不只是因为父亲说过的这句话,而主要是父亲最初买给我的那些“小人书”。那时候,家里穷,父亲就叫我把家门前的佛手从树上摘下来切成片晒干,然后拿去收购站卖,得来的钱就拿去买“小人书”。我对“小人书”的爱好一直延续到上初一那年。读中学的6年里,由于母亲的病,使我家的生活更加困难。但是父亲节衣缩食、东借西凑也要让我和弟妹们完成学业。这样一来,家里就更加一穷二白了。但是我们谁也不愿辍学,上学读书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大…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问我:“你考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  相似文献   

13.
李新 《江西教育》2009,(1):89-89
我家种有两棵橘树、两棵梨树,是前年种下的.树还小。每当春寒料峭的时候.父亲都要给这些果树施肥。今年春天.父亲按照惯例又要给它们施肥了.我去给父亲帮忙。父亲让我在这些树的四周挖些坑.然后把羊棚灰、鸡粪等填埋进去.我用铁锹刚挖了两三下.父亲就叫住了我,对我说:“你这样挖不行,离树太近.会伤了树的根系的.应稍微远一点。”我说:“离树近一些,不是可以让树更好地吸收到养料吗?”父亲又说:“挖得太近.既会伤了树的根系,又会因为这些树还小.吃不消这些养料,被‘肥死’。  相似文献   

14.
怀念一头牛     
记忆里常常有一头牛向我走来。那是一头老黄牛。它已经很老了,老得走路都有些颤巍巍的。顺着山间的羊肠小道一路走来,它粗糙的舌头舔醒了我全身的经脉。如果能够活到现在,它应该和我一样大。小的时候父亲常常逗我:“你是和小黄牛一起来到咱家的。论生日,小黄牛还比你大一个月呢!”是的,那时它还是一头小牛。它的母亲在我家的院子里生下它不久,我母亲就在我家的土炕上生下了我。据说它刚生下来就结结实实的,很惹我父亲的喜欢。没上几天学的父亲居然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彪”,着实让它享受了只有城里富人家的宠物…  相似文献   

15.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从那次家长会以后 ,我长大了。半期考试考得一塌糊涂 ,我心里充满了自卑 ,以为老师也放弃了我 ,我甚至在日记本里写道 :“我是差等生 ,我笨得出奇 ,傻得天真 ,我的心里充满了自卑。”更让我头疼的是周五还要开家长会 ,我觉得我对不起父亲。一直以来我与父亲之间有一座无法逾越的山 ,一条不能相接的桥。我无法面对父亲那双眼睛 ,我知道我完了 ,上重点高中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带着满腹心事 ,迎来了中午的下课铃声 ,我知道 ,下午两点的家长会会让我终身难忘的。我知道 ,年迈的父亲不会打骂我 ,我最最害怕面对的是父亲那一双渴望的眼睛…  相似文献   

17.
去年暑假,母亲让我帮父亲割稻。我家稻田不是连在一起的,因此,收割完这里的稻子,要将打稻机搬运到几百米远的另一处。望着笨重的打稻机,我说:“两人抬吧。”父亲说:“两人抬,配合不好,很危险。你走在前面,重量大,抬不稳;你走后面,  相似文献   

18.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说话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母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是每月赚取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还在本镇读高中,在家,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地,有人想买。那一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诗句。套用之,可以代表我对乡村教育的一片深情。我走上乡村教育之路,与我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教育,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了乡村教育事业,他是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又贡献了自己的儿女。当时的乡村教师,地位低下、收入微薄。记得小时候,我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生活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拮据状况之中。从小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了坚决不做乡村教师。1987年,我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父亲极力要求我填报师范学校,虽然心有不甘,但父命难违,最…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酒鬼的见解儿子“:打针之前为什么要给我擦棉球?”父亲“:那可是酒精啊,她们要先把你屁股擦醉,再扎就不疼了。”儿子“:可我还是疼啊?”父亲“:那是你的酒量大。”舌头和药方一个爱唠叨的女人终于坚持不住了,对医生说:“你让我把舌头伸出来,已经过去5分多钟了,你却不给我检查,这是为什么?”“让你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让你别打扰我给你开处方。”医生回答道。倒转写字看台上,两个素不相识的球迷争了起来。“甲队准赢。说错了,就把我的姓倒写!”“甲队准输。否则,把我的姓横写。”“你贵姓?”“姓田。你呢?”“姓王。”……口香糖飞机起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