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山东省10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社团存在管理规章形同虚设、社团发展不平衡、品牌精英意识淡薄、社团发展缺乏方向传承性、活动原创力不强等诸多弊病,提出建立健全工作监管、权益保障、人才培养、文化培育、品牌保障、激励与约束等,创新管理机制,实现社团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社团导入CIS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嫄 《大学时代》2006,(6):123-124,54
高校学生社团正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但高校学生社团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成员流动性强、缺乏完善机制、品牌活动较少等,这些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社团的成长与发展。本文结合高校社团的特性,借鉴企业CIS理论,实行全新的社团形象设计系统AIS(Association Identity System)来进行高校学生社团形象塑造。作为一种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发展的新思路,AIS旨在将社团的理念、宗旨等文化和思想,通过社团成员的行为和整体视觉设计系统传达给公众,促使公众对社团产生一致的理解、认同和接纳,从而树立高校学生社团良好的品牌与美誉度,支撑社团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交往需求的多样化,网络社团成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新趋势。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活力不仅依赖于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社团文化和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重要的维系力量。在对大学生网络社团进行引导管理并发挥其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从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和促进社团成员的良性互动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网络社团维系力。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中计算机编程课教学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等。教师可以通过组建编程社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建社团时需注意成员的选择要形成梯队,同时明确社团发展目标,制定完善的社团制度。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社团在本质上讲是一种组织形态。组织形态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需要以社团的价值目标为核心,形成社团独特的组织文化;建立社团成员与社团之间的心理契约,提高其对社团的组织承诺;把握社团成员的角色心理,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社团的活动领域,打造社团的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社团文化和社团活动 学校意志结合于社团活动。学校意志可以通过众多社团活动来实现,社团活动也只有在与学校意志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教师的素质和社团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教师无疑是社团的灵魂。尽管社团作为组织其首先是学生的兴趣组合、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社团素质提高的保证。 社团成员的发展需求和社团走向相结合。社团不可能闭塞,而社团的开放程度是取决于社团对活动内容的包容状程度以及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社团成员的发展需求产生价值,社团成员的发展需求应是社团开  相似文献   

7.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但在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容易产生社员兴趣减退的现象,这也成为社团成员退社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探究,并以江苏广播电视学校为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社团的兴趣维护功能有所裨益,进而保障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具有重实践、多元化、形式丰富、自主性强等特点。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拓展大学生职业素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都存在内部管理松散,成员流动性大,建设经费无保障,活动场地和设施缺乏,指导教师不专业,激励机制欠缺,定位不明确以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应当构建校、行、企三方参与的学生社团建设新模式,促进社团管理和社团文化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技能型学生社团,加大保障和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沤社是民国中期成立的词社,成员交游历时长、空间广。通过对沤社的交游考察发现,沤社是在清末民国与南北诗词社团交游中逐渐形成的,而且成为民国时期沟通南北社团及民国前后期词社的连接点;上海成为了民国时期结社重镇,改变了以往京都为唱和中心的"文学地图";诗词社员交游与结社的基础基于相似的文化与遗民背景,词社之间的交往,词学观念与创作均会相互影响。最后,由于社会传媒的发展,沤社成员又成为了《词学季刊》报刊词人群,完成了传统词社成员的现代转变。  相似文献   

10.
南园诗社活动于元末明初,诗社成员除王佐等十二人外,还有高彬、李夷白等地方文人;南园诗社诸人通过教书授徒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岭南文学的发展;南园诗社对岭南文学而言,不仅是一个文人社团。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与行为方式,对南粤士子文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