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文写作中,许多学生忽视了文章的形式,即段落的划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段落划分的原则,使之明白合理的段落划分不仅是作者思维清晰、构思明确的展现,亦会使文章呈现形式美,有利于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夺取高分.  相似文献   

2.
【总体阅读思考】一、阅读议论文不但要弄清它的论点、论据,还要弄清作者的逻辑思路是如何开展的。摸清了文章的逻辑思路,弄懂了文章结构的逻辑关联,就能真正读懂文章。试分析本文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二、找出文章中举例说理和对比说理的地方,并说明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必须理清两种思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写作思路是指作者构思行为的轨迹,它以文章结构为外在表现形式;“教学思路”即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其实质就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而深刻地领会课文的“写作思路”。两种思路有密切关系,但不可混为一谈。教学参考书分析的往往是作品的写作思路,只能供作“参考”。教师理清文章的“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一篇文章的有关知识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那必须对教材烂熟于心,对学生心中有数,并且要精心设计出具有语文特色的引人人胜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4.
《种子的力》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1940年写的一篇哲理散文。作品托物寓理,由表及里,由物到人,构思精巧,蕴意深藉。教学时,要抓住“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这一训练重点,缘文悟道,理解内容,把握中心,体会情感。要掌握文章线索,弄清作者思路;要扣住关键词句,分析重点段落,让学生认识《种子的力》借物比喻之“理”。 一、掌握线索,弄清思路 课文文字含蓄,立意深刻,学生理解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均有困难。因此,先要帮助学生依据线索,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探出文章的基本线索。结合课后练习题,通过分析,看出其线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必须理清两种思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写作思路是指作者构思行为的轨迹,它以文章结构为外在表现形式; "教学思路"即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其实质就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而深刻地领会课文的"写作思路".两种思路有密切关系,但不可混为一谈.教学参考书分析的往往是作品的写作思路,只能供作"参考".教师理清文章的"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一篇文章的有关知识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那必须对教材烂熟于心,对学生心中有数,并且要精心设计出具有语文特色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6.
散文形式多样,变化无穷,因此,大多数同学在阅读散文时常常感到有些困难。这里给同学们介绍一些阅读散文的方法。一、寻找散文的线索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阅读散文要紧紧抓住这条“纲”,弄清它安排组织材料的规律,从而沿着这条“纲”去分析文章的内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其选材组材的意图。例如阅读杨朔的《荔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在教学《我的老师》这篇记叙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我的老师》一文共写了七件事情来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品格,这七件事在文章中是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的?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在文章灵魂的统领下,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充满智慧和灵气。所谓“结构严谨”,就是要求用清晰的思路,组织安排写作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开头结尾的起合,过渡照应的转承,段落的合理划分与安排;总之,要做到思想有序,布局有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简约明了的文章结构,反映的是考生清晰的写作思路,条理的辩沈巴维,给人一目了然的清新之感。但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的外衣下是严谨的结构、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虽然新课标没有明确提及段落划分,然而,其在教学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文本.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结构;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构思、布局,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0.
一、划分层次的意义和作用层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大至意义段,小及句群关系。给文章划分层次,从心理学上讲,是一个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思维过程,其本质是理解文章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划分层次,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思路,培养学生抽...  相似文献   

11.
分段训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思路,弄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孩子的分析概括能力。怎样指导孩子分段呢?您要注意两点: 首先要指导孩子读懂全文。“段”是全文  相似文献   

12.
要准确把握文章主题思想1.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弄清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就等于弄清了文章的写作核心,明确了主题所依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就是说,要求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只有弄清作者的思路,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真谛,可见理清文章思路,对深入题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理,在作文教学仍要强化写作时构思的重要性,尤其是议论文的教学.只有清晰的写作思路,才能让学生脑中储存的词汇、事例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就犹如拿着寻宝地图去寻宝一样,就能快捷迅速地达到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主旨鲜明才会备受青睐,夺得高分。因此,写作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在行文中反复凸显文章的主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在结构的安排上也要做到线索明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这样才会集中笔力,突出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扣中心明主旨,思路畅达酿佳作。  相似文献   

15.
衔接理论是语篇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文章是如何衔接的有助于读者在纷繁复杂的文章中理出作者的思路,进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着重介绍了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语法衔接、逻辑联系语三种文章衔接手段,并且应用教学实践来说明如何使用该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思路导读,是理清文章层欠结构,掌握内在联系的阅读方法。在记叙文教学中,只有弄清了文章的思路,才能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而,要教给学生识路入境的艺术方法,打开阅读的通道。一般而言,思路导读可有如下种种方式方法。一、题目推测式题目,就是文眼。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物的文章,只要对题目稍加解释或提示,就能推测出课题所暗示的思路来,就能尽快地弄清文章的层次结  相似文献   

17.
研读小学语文课本选文,就会发现在许多文章中,作者都会精心筹划主要的"骨架"。这"骨架"就是作者写作时的文章思路图。学生阅读时,能透过文章的"血肉"触摸到"骨架",能看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洞察文章的结构,再配以简洁的线条和扼要文字,甚至是个性化的图案,标出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方式就是设计文章结构图。  相似文献   

18.
写作过程中写作思路的整体构建能力至关重要。写作者不仅要注意写作思路展开的步骤,同时也要注重写作思路的整体构建。写作中需运用首尾照应、伏笔照应、悬念照应、过渡、线索等结构方法使文章结构完整无缺。  相似文献   

19.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外部形态上的体现。2009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写作部分对结构方法的要求是“结构完整”,即写文章要有头有尾,有详有略,段与段的安排要清晰、合理,过渡、照应要和谐自然。优秀的考场作文除结构清晰完整外,还要严谨而有特色。严谨即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段与段之间有逻辑力量,特色是指不同于一般的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20.
(四)理清文章的条理我们在读课本中的文章时,不仅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了解写作的目的,还要明白写作目的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要理清文章的条理。怎样理清文章的条理呢?首先,要读懂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其次,要将文章划分为几个段落。如果是要理清一个段落的条理,必须给它划分层次。第三,要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段意或层意。第四,将段意或层意按先后顺序叙述出来,这样就算理清了文章的条理。以《赤壁之战》为例谈谈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曹操和周瑜隔江相对。第二部分写曹操和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