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焦耳定律实验的改进现行初三物理教材《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 ,虽然演示效果良好 ,但是在实验中有以下不足 :1.用煤油作为吸热膨胀的物质欠佳。由于注满烧瓶的煤油质量比较大 ,吸收一定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不大 ,况且煤油的热膨胀系数很小 ,即使用很细的玻璃管做实验 ,液柱上升也极缓慢 ,耗时较长。2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分两次进行 ,耗时多。3.煤油颜色浅 ,在玻璃管中上升可见度低。4 .课前准备时需将两烧瓶注满煤油并且要调整两管中煤油高度一样 ,不易操作。5.因为液体用的是煤油 ,实验后洗刷麻烦。鉴于以上不足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  相似文献   

2.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做法是在两只分别放有不同阻值的电阻丝烧瓶中装满煤油 ,通过加热后 ,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 ,来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以此验证 :Q =I2 Rt.(如图 1 )图 1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去演示 ,则明显地有 3点不足 :1 不能同时演示热量跟电流、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在说明电流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时 ,是分两次实验进行的 ;不同的电流值时所产生的液体高度不能直接比较。2 只能定性研究 ,不能定量研究 ,演示效果差。3 烧瓶…  相似文献   

3.
讲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一节无演示实验时,发现不少学生对该定律难以想象和理解。为此,我们采用医用一次性输液管(即打吊针用的)制作一个简易的玻-马定律演示器,于课前演示该实验,学生一看即明白,具体做法如下。1.往医用输液管中滴灌水银(左右两管中水银柱长共约60厘米),将B管上下移动些许,让学生观看水银柱变化及最后液面相平情形。2.上提B管,使A管水银面上升到粗管腔C底部(如图1)。3.用手指或胶帽封住粗管腔C上部的二个引出塑胶管口,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于C中。4.再将B管上提,可见C中被封闭空气的体积缩小,这时B管水银面比A管中高。继续升…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第二册196页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普遍感到困难过大:一是煤油受热膨胀率过小,液柱升高很慢,课堂演示太费时间;二是认读液柱高度不方便;三是部件过多,搬运和实验不方便。鉴于以上原因,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试验和改进,做成了焦耳定律验证仪。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在研究自感现象时,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即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和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见图1和图2.这两个实验在说明当导体(线圈)中电流通、断电时,导体(线圈)本身产生感生电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内容需经过实验来验证定律。怎样来验证,是值得研究的。 1.例如初三“电功、电功率”一章中的焦耳定律实验,教材要求通过实验改变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来观察其与产生热量的关系。教材中使用了装满煤油的烧瓶,加热后观察体积膨胀情况。但是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并不是用这个实验得出的,而是直接给出的。因此这个实验实际上只起了一个定性比较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知识实际上总是以间接经验为主,不可能事事都是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比热的教学中,要做一个演示实验:拿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从温度计可以看出,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比水快。要使水升高的温度跟煤油的相同,就得给水再加热一段时间。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这个实验简单易做,但存在着缺点:一是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可见度太差,学生不易看清;二是酒精灯加热的情况(或说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完全相同?学生对此往往会产生疑惑,为了克服以上两个缺点,可以采用下面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1 仪器装置图 (图 1所示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利用杠杆原理 ,直观地演示安培力F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通电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的正比例关系 ,尤其是能直观地演示安培力F跟磁场方向和通电导体中电流方向的夹角θ的正弦函数的正比例关系 ,操作方便、灵敏度大、直观性强。(2 )用途 :本教具可演示以下实验①演示F与B成正比例②演示F与通电导体中的电流I成正比例③演示F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夹角θ的正弦函数sinθ成正比例3 制作材料(1) 4 0 0mm× 2 50mm× 5mm和 32 0mm× 2 0 0mm× 5mm有机玻…  相似文献   

9.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按课本的方法做有几点不足:①电源电压须较高,实验时间较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度差不大,可见度小;②在实验前,很难将两管中的油面调节到同一高度;③组装复杂,配件过多,使用不太方便,实验难度大。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实验,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了最简单的“焦耳定律”实验器。且引导学生自制,由教师的演示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关于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定性说明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通电电流一定时,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越长,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不能定量分析,不能分析安培力与电流、长度的关系,学生只能得到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通电螺线管磁力线的投影实验 通电螺线管磁力线的演示实验虽然容易作好,但因为演示实验在讲桌上进行,只有前面少数学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影响了实验效果。如果利用投影能增大可见度这一特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通电螺线管磁力线”投影用的演示器,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就能克服上面的缺点。 通电螺线管磁力线投影演示器制作方法如下。把两张除去薄膜的废胶片重叠在一起,从胶片的中间部位打两排小孔,每排6个。用气筒子穿过小孔,将两张胶片固定在一起。注意让两胶片之间留一些空隙。再用细漆包线通过气筒子绕成多匝线圈的螺线管。最后在胶片之间放入适量的铁粉,并用万能胶把胶片四周粘结在一起。整个装置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仍采用水银做玻-马定律的实验演示,且被测气体体积、压强变化较大,因而实验误差较大。针对上述困难,我自制了一台“玻-马定律演示仪”。一、仪器的基本结构如图示,该仪器是分别用橡皮塞、乳胶管把玻璃管件与广口瓶、洗耳球相连,然后镶嵌在演示板上构成的能直接示出广口瓶内的被测气的毫升数和量体管、增压管内液面位置,提供被测气的△P的cm刻度。玻璃部件中的大玻管,内径13mm,1cm长的容积即是1ml;K_1,控制管内与管外大气的通断;K_2,控制顶部有小孔的洗耳球内所装的红色酒精液在玻件内的进出。二、使用方法1.向球内充液。…  相似文献   

13.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借助注射器具有计量体积的功能 ,能定量演示气体间的反应。且能清楚地观察到气体反应发生的颜色变化。(2 )用途 :本教具可以演示下列实验 :①常温下单一某气体溶于水或某溶液时 ,体积的变化定性显示。②常温下氮氧化物与氧气及水相互作用时气体体积的变化的定量显示。③其他一些气体相互作用及与水作用时体积的定性及定量变化的显示。3 制作材料5 0mL注射器两只 ,3 0× 2 0 0mL大试管一只 ,2 5 0mL烧杯一只 ,三孔塞一个 ,U型玻璃管 5mm× 70mm两根 ,直玻管 5mm× …  相似文献   

14.
物理实验改进两则叶开甲(浙江海宁袁花镇初中314416)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的改进初中物理中,用于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里要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装置,演示效果不佳,对该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后,演示效果较好.改进后的装置如图1所示.(一)对导体AB材...  相似文献   

15.
对初中物理中电流化学效应的演示实验,我校历年来都是按课本所述用电解硫酸铜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但该实验有如下三个缺点:(1)通电时间较长,至少要等待3分钟以上。(2)后排同学看不到在碳棒上生成的铜。(3)不能直接看到硫酸铜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自己多做演示实验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 ,而且要在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结束后 ,把分析过程、实验结果留给学生讨论回答 ,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还要在实验中有意设计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去联想 ,分析、思考后回答。1 在演示实验中以设问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笔者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如图 1a所示 ,问 :(1)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里 ,管内水银下降 ,当降到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 76cm时停止下降 ,为什么 ?答 :…  相似文献   

17.
将顶部附有碘晶粒的玻璃部分转到下部,且使三通管的直臂向上倾斜,再对碘晶粒进行微微加热,可见紫色的碘蒸汽经过球沿直玻管上升,在直玻管内壁上又凝华出碘晶粒.保持直玻管倾斜,对附在其上的碘晶粒微微加热,可见碘晶升华为碘蒸汽继续沿玻管上升,但没有液化的碘液沿玻管下流,说明碘的确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两球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学仪器厂设计的实验电源,是根据国家教委电学标准化技术组在1987年烟台 会议上定的标准(征求意见稿)而研制的新产品。该仪器面板及外形,如图1所示。 J1208型实验电源主要供中学物理、化学教学演示实验中,提供连续可调的低电压、大电流。在物理教学中,至少可做以下几项实验: 1.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二根平行通电导线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 3.作为演示用交流、直流电动机和可拆变压器、小型变压器以及各种低压灯泡的电源。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教材中关于焦耳定律验证的实验往往是这样进行的:“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观察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这套实验装置虽已沿用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它的实验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20.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 )图 1 1 加料口  2 反应容器  3 导气管  4 滴管  5 磨口2 仪器特点及用途2 1 特点本教具采用导气管与反应容器融为一体 ,减少连结点 ,气密性好 ;在反应容器上方设有加料口 ,可演示两化学物质接触瞬间的动态化学变化 ,通过控制一种反应物从加料口与另一反应物的接触 ,实现可控制反应 ,使需要演示的化学反应现象随课堂讲解内容逐步进行 ;整体磨口套装、拆装简便。本教具可演示各种气体的系列性质实验 ,应用范围广 ,演示科学、生动 ,不污染环境。2 2 用途( 1 )气 液反应 (参见图 1 ) :先用滴管吸入所需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