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校环境育人的丰富性及其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育人环境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包括优美的校容环境、良好的管理环境、健康的文化环境与和谐的心理环境。各种育人环境的内容应进行“整合”,以形成育人合力,具体来说需要注意各种环境育人的侧重性和渗透性的统一,育人环境的多样化和育人指向的一致性的统一,育人环境的更新和育人要求的恒常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育人环境一般是指学校的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随着学校系统的日趋开放,学校的围墙不可能隔离社会生话对青少年学生的诸多影响,学校环境常常与家教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其结果直接影响育人成效。因此,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已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环境与人,双向互动,作用互补,以环境育人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笔者认为,能够育人的环境应是和谐环境;这样才能万事兴。环境和才能人才盛,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我们要全面充分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构建三个层面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育人环境包括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学生宿舍是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优化学生宿舍的育人环境,就必须创造良好的氛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服务,形成顺畅的渠道和强大的合力,使受教育者通过熏陶、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独具特色、生态和谐、优美宜人的高校校园育人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对校园育人环境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的基础上,翔实的论述了高校校因育人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并对校园育人环境构建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此为高技科学地进行校园育人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华 《贵州教育》2009,(19):9-10
环境育人,包含着如何创造育人环境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教育的能动作用,环境就自然而然产生育人的效果。自然,这里取决于教育者如何利用环境教育人以及受教育者在环境中怎样自我教育。在相似或相同的环境里,教育的结果往往不一样。说明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环境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处境多数情况不利于其成长,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往往比较别人困难得多。所以,  相似文献   

7.
环境育人是理论界,尤其是道德教育领域的恒久话题。道德、品德的特殊性使得常规的教育手段效率低下。以灌输为主要方式的传统德育手段的弊端使得道德教育事倍功半。从心理学与教育学角度看,环境对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德育不同于知识性的学科教育,应遵循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独特规律,创造出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熏陶,全面提升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环境育人的理念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能使整个大学的学术氛围、人际关系氛围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育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环境能使人向上,刻苦读书,立志成才;坏的环境则使人意志消沉,不学无术,玩物丧志。因此,净化优化育人环境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徐孝才 《教师博览》2023,(18):21-22
环境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环境育人,对于中职学校美育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构建美丽校园环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展多彩美育活动、实现全员参与等四个方面中职学校实施环境育人的方法,可以为中职学校美育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献君教授在他的专著《人类之治》一书中运用了一个精彩的类比: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同样,学校育人氛围与环境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这就是著名的“泡菜理论”。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除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外,还需要环境育人。校园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如果学校在酿造“泡菜汁”时注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泡菜”的味道一定不错。那么我们应怎样酿造“泡菜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使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使每位教职工都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