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系是什么?这是司马迁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自班固本之其父提出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的观点而后,历代评论者对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系都有所探究,但大都是从表象上来看司马迁是属于道家还是儒家,亦或是杂家或史家,也有人提出司马迁思想结构组合论。如何从总体上恰当公允地把握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系,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我认为,如果把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  相似文献   

2.
《史记》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蕴藏着司马迁丰富的思想,由于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作者所充当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的影响,在这些思想中最为集中地得到体现的是司马迁颇具现代意识的政治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3.
《史记》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蕴藏着司马迁丰富的思想,由于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作者所充当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的影响,在这些思想中最为集中地得到体现的是司马迁颇具现代意识的政治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巨著《史记》的整理和研究极为重视。但对其作者司马迁政治观或曰政治思想的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却不多。 下面,笔者着重就司马迁政治观各种形式的具体表现以及应该如何评价司马迁的政治观作一些探讨,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史记》中的神话材料从多方面反映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如民族、政治、天命、德行等,构成中国史学传统的重要特色史语,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主要是就探求治道而言的,其核心内容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天人”、“古今”两个方面建立起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司马迁继承了孔子著《春秋》以道义的传统,通过撰史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满当时政治思想领域中的各种政治理论,并与历史上寻求治道者相区别.泛出自己的卓越见解。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儒道互补说刘兴林关键词司马迁;儒;道司马迁的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而莫衷一是的问题。有人说他是道家,有人说他是儒家,有人说他政治思想倾向儒家而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也有人说他融百家为一家,还有人说不能用先秦诸子的思想去范围司马迁的思...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80年以后的数年内,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领域比过去更为广泛,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阵容比较壮观,以中青年同志居多,出现了一些用新的方法进行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势头。建国以来专家学者对司马迁首创经济史传、对司马迁经济思想、对司马迁治生经营之道和经商艺术、对司马迁经济地理思想、对司马迁经济思想产生及其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对历史上君主德行的叙事,表达了他王道德治、垂拱而治,以及有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他的这种治道观念分别来源于孔孟儒学、黄老道家和墨法思想;系统考察司马迁的治道观,既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治道思想的文化流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更为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过去我们为了突出司马迁史学的进步性,多侧重于研究其进步倾向。本文从六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司马迁史学思想的另一方面,即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正统化倾向。认为: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既具有明显的进步倾向,又有浓厚的正统色彩,承认后者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司马迁的史学。  相似文献   

11.
在汉武帝大一统政治建设的背景下,司马迁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运用先秦音乐史料,建构了自己的乐治思想。有别于武帝当时“外儒内法”的政治思想,司马迁引“上古明王举乐为治”的事实,提出了乐治的观点,其思想是以“乐”为中心,以八书为构架而展开,概而言之:礼乐之道与天地通,上可以事宗庙,下可以变化黎庶;礼乐是古代明王为治的关键因素,其发生作用的次序是音和—人和—政和,故能和民心者可得天下,不能和民心者则亡国殒身。  相似文献   

12.
西汉中叶,是秦汉历史上各种政治和经济矛盾相对集中并迫待解决的时代,也是封建经济思想渐趋成熟的时代,代表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意见,构成了这一时期此起彼伏的经济思潮。而关于工商管理政策的争议,则是思潮中的“热点”,本文对此试作探索,以求正于方家。司马迁的工商思想司马迁是汉代杰出的重商思想家。他比较系统地继承和发挥了黄老工商思想,对武帝时期极度的抑商政策作了深刻的批判。首先,司马迁对传统的工商思想有了新的突破,他服膺黄老之道,但既有继承,又有扬弃。如在《史记·货殖列传》开头,就批评了老子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中的做“梦”者,均为贵族,他们的梦,展示了错综复杂的宫廷争夺储君的斗争,暗示了政治权力的走向,反映了时代的思想局限。司马迁笔下的“梦”,力避暴力和诡秘,大多平和而富有寓意。“梦”是司马迁写人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管子》、管仲对司马迁的思想影响:第一,司马迁与管仲都是行大义不羞小节之人;第二,司马迁继承了管仲及《管子》以富为荣、以利为重的经济思想,并认为“平准”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源自《管子》;第三,在重民、爱民思想上,司马迁吸收借鉴了管仲及《管子》思想。试图于儒、道之外追溯司马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司马迁思想问题,史学界近年来从多个角度就其历史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民族思想、人文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综合这种考察有助于从整体把握司马迁思想,从而为研究、挖掘司马迁思想的时代价值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礼学思想是儒家最基本的特征 ,司马迁的《史记》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礼学思想。本文从司马迁对孔子礼学思想的继承、司马迁关于礼学的一些论述、司马迁论礼与法、礼与乐和《史记》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体现出的礼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司马迁思想的研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认为他属于儒家传统思想,通过论证可以言之成理;认为他属于道家一派,也持之有据;说他与法家关系密切,也不乏论据。后来,又有人认为司马迁的思想吸收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有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似乎比较公允地概括了司马迁思想的全貌。但笔者认为它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盲点——没有专门论述李陵之祸对司马迁思想的割裂和破坏,没有对司马迁思想分两个时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位杰出的思想家。《史记》不仅表现了司马迁的历史观、政治观和审美观,同时也表现了他的道德观。关于这一点,虽也曾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注意,但专门而系统地研究和论述尚嫌不够,鉴于此,本文就此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司马迁的思想丰富、全面,其为人处世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司马迁认为人在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中,应该让而不应该争,应该谦而不应该骄,应该诚而不应该欺。司马迁的为人处世思想,其实质基本上是对中国传统为人处世主流思想的继承,但其通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具体记写、表述、评说,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了,更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达的为人处世思想,对中国传统为人处世主流思想的积极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汉代经学繁盛的现实下,汉人特别注重文学的社会政治意义。美刺与教化,是当时文学思想的主流。司马迁受时代的影响,在史书的撰述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这种思想,这既体现在他对《史记》撰述主旨的阐释上,也体现在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价上。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一、司马迁对美、刺之旨的阐释;二、司马迁对讽谏的赞同;三、司马迁对“六艺”教化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