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蛋壳也疯狂     
吃完鸡蛋后,你会怎样处理蛋壳?大部分人都会把它丢掉吧,谁会在意一个小小的蛋壳呢?可是有人却把蛋壳雕刻成了装点生活、陶冶情操的工艺品。由于蛋壳轻而且薄,很容易破碎,所以要把蛋壳雕刻成工艺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  相似文献   

2.
教学纪实一天下午,教者走进课堂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带一把剪刀和两只蛋壳来?”学生们都一齐举起小手。教者说:“好!我们今天就用蛋壳来做桥墩。”随后教者揭示了一幅类似蛋壳的桥墩图,并让同学们细细观察。接着板书了写话题目——蛋壳桥墩。教者问:“我们怎样利用蛋壳来做桥墩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们要把蛋壳做成和真的桥墩一样。”“我们要把蛋壳剪开。”“我们要把蛋壳剪得和真的桥墩一模一样。”教者:“同学们都说得对。那么怎样剪蛋壳呢?”  相似文献   

3.
摔不碎的蛋壳 一天,我在厨房做饭时,突然一个空盒子从架子上滚落下来,正好掉在一半凸面向上的蛋壳上.我想蛋壳肯定碎了,不料它却完好无损.我非常疑惑,蛋壳不是很脆弱的吗?怎么这次连一条裂纹也没有呢?我决定要自己弄清楚.  相似文献   

4.
在情境中学习旨在唤起幼儿的原有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幼儿的学习更加真实,同时丰富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态度。从这个角度分析,原方案将蛋壳破裂的过程制成课件似乎没有必要。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自行准备熟鸡蛋,或压、或敲,感受蛋壳破裂的过程,再通过拼一拼、摆一摆,进一步观察"碎蛋壳"花纹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你经常吃鸡蛋,恐怕没有研究过鸡蛋能不能直立的问题。日本有一对父子对竖蛋问题研究了五十年.居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粗看蛋壳,似乎是光滑的.用手仔细抚摸蛋壳表面,就会发现它是凹凸不平的。若在放大镜下观察.可看到蛋壳上有绵延起伏的“山岭”。“岭”的高度约为0.03毫米,顶点之间相距0.5至0.8毫米。如果蛋壳表面有三个“山岭”,那么这三个山岭构成一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蛋壳的启示     
孵蛋的母鸡把几千克的身体压在鸡蛋上,有时甚至用鸡爪直接踏在鸡蛋上,而鸡蛋却没有被压碎。我们也可做这样的实验:把一个生鸡蛋放在手心里,然后均匀地用力握紧,鸡蛋还是安然无恙。可见薄薄的蛋壳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可是,为什么在蛋壳内孵化成的雏鸡却能轻而易举地啄破蛋壳,来到新世界呢?  相似文献   

7.
鸡蛋藏画面     
洋洋是个有名的实验迷。这不,今天他拿来一只生鸡蛋,把外壳冲洗干净,用醋酸在鸡蛋壳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画,然后将鸡蛋放在锅里煮熟等洋洋从锅里取出鸡蛋时,蛋壳上什么痕迹也没有了,而剥去蛋壳后,奇迹却出现了,洋洋画在鸡蛋壳上的画,却透过蛋壳清晰地映印在蛋清上了。同学们你们相  相似文献   

8.
蛋里藏画     
洋洋是个小实验迷。这天,他拿来一只生鸡蛋,把外壳冲洗干净,用醋酸在鸡蛋壳上画上了自己喜欢的画(图1、2)。晾干后,将鸡蛋放在锅里用水煮熟。等洋洋从锅里取出鸡蛋时,蛋壳上什么痕迹也没有了,而剥去蛋壳后,奇迹就出现了,洋洋画在鸡蛋壳上的画,居然透过蛋壳清晰地印在蛋白上了(图3)。同学们如果不相信,不妨自己试一试。  相似文献   

9.
摇滚酷蛋     
1.将蛋壳分成两半。 2.做一对蛋壳,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挑半个蛋壳,在里面放一个弹球。 3.再挑半个蛋壳,把万能黏土捏成球,然后用乳胶黏在蛋壳里,晾干。  相似文献   

10.
记得5岁那年,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煎蛋,于是,就对妈妈说:“妈妈,你中午可不可以教我学煎蛋?”妈妈惊奇地问:“你怎么突然想学煎蛋呀?”我说:“妈妈,我都快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应该学会一些本领。”妈妈说:“好啊,你去拿几个鸡蛋来。”我拿了3个鸡蛋洗干净,然后把蛋壳打破。刚开始,我没有用力,只打破了一条小缝,蛋壳里的蛋清纹丝不动。妈妈见了,说:“大力一点。”这回我用力一敲,结果把蛋壳敲了个粉碎,碎蛋壳和蛋清一起流入了玻璃器皿里。这下可把我吓呆了,我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把碎蛋壳从蛋清里挑出来。真有点像鸡蛋里挑骨头啊!最后我费了…  相似文献   

11.
小鸡     
又一群新的生命在鸡蛋壳里蠕动……慢慢地,一个蛋壳碎裂了。你看,破碎的蛋壳中探出了一颗颗湿漉漉的脑袋。它们扭动着小小的脖颈,带着旺盛的活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探视着这初来乍到的新奇世界。这就是小鸡。它们浑身披着细细的绒毛。这绒毛光滑而细腻,让你一看就想伸手触摸。你看它那好奇的眼神,多讨人喜欢呀!还有橙色的小嘴和小脚爪,似乎是它们那件黄色毛衣的点缀品,远远看去,真是漂亮极了。小鸡可不像猫狗那样喜欢蹲在窝里睡大觉, 它们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在阳光普照的时候晒晒  相似文献   

12.
加头添尾     
美劳课是学校的课程之一,它也是我们的“最爱”。瞧!只要向妈妈要几个蛋壳,把破碎的一端剪平后,上端再加上枝叶,马上就成了漂亮的花瓶、水果、蔬菜。如果想做成风筝、灯笼、游鱼之类的东西,只要在蛋的下端缀上彩纸,再在蛋壳外部绘上彩画,便大功告成了。拿以上的道理来说明汉字的结构的变化,其实也是很合适的。因为汉字的形体虽然复杂、字数很多,但是仔细归纳,却可发现,很多的字,都像蛋壳饰物一样,有相同的部分(有人称它为字根)。比如“努”“劳”“勇”“男”“募”(mù)“劣”(liè)“势”等字,下半部都是由“力”字做底,“装头”联等“要…  相似文献   

13.
<正>蛋壳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厨余垃圾,我们利用孩子常见且熟悉的蛋壳这一自然材料作为幼儿创造的载体,开展创意小制作的活动。蛋壳可变成蛋壳彩绘、蛋壳组合、蛋壳拼贴画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也可变成孩子们的玩具,如制作好玩的不倒翁。我们巧妙地利用蛋壳可塑性较强的特点,让孩子进行蛋壳创意小制作,可以加强创造性的培养,让幼儿在创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一、开展蛋壳创意小制作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一)意义在幼儿的印象中处于废旧材料的蛋壳除了丢弃之外似乎没  相似文献   

14.
彩蛋舞会     
1包裹蛋壳第一步,在杯沿轻轻磕一下鸡蛋,出现裂缝后,在杯口上方用拇指小心地将鸡蛋分成两半。第二步,用清水冲洗蛋壳后晾干,给其中一半蛋壳的边缘仔细涂上乳胶。第三步,小心地把两半蛋壳对齐,合成一个完整的鸡蛋,在接缝处涂上乳胶,放到蛋盒里晾干。第四步,把海绵纸撕碎,然后给一半蛋壳涂满胶水,在蛋壳表面贴满碎纸片,在最外面再涂上一层胶水。第五步,把另一半蛋壳也涂满胶水,贴上碎纸片。在整个蛋壳外面涂一层胶水,晾干。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利用熟蛋壳膜,初步检测了其微观形貌和表面分子基团,评价其回收可利用性。模拟烹调工艺,制备熟蛋壳膜;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熟蛋壳膜微观形貌;使用拉曼光谱仪检测熟蛋壳膜表面分子基团。实验结果显示:熟蛋壳膜在经过高温烹煮后仍然保持纤维网状结构。壳膜纤维轻微溶胀,但未塌陷成片。熟蛋壳膜表面分子基团拉曼光谱信号减少,蛋白质主要发生构象改变。初步推断熟蛋壳膜具有可回收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6.
日本神奈川县工业研究实验室和巴克斯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出用蛋壳生产用作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超细钙粉的技术。该研究小组利用湿球磨机经过一系列实验,成功地将蛋壳粉碎为平均直径为0.3微米的颗粒。这为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钙粉的生产提供了好的前景。由于粉末极细小,蛋壳没有任何不相容性,因此可被广泛用于食品制作中。新型钙粉含天然钙37%,但它的磷含量极小,仅为0.1%,从而防止了当今饮食中磷摄入过多的问题,增加了所需钙的吸收。另外,因为是天然物质,作为现有的补钙品添加到食品中不受须少于1%的限制。最近对蛋壳钙被胃…  相似文献   

17.
蛋壳蜡烛     
材料工具:鸡蛋,蜡烛,粗棉线,彩色颜料,油画笔等。制作过程:⒈在鸡蛋的顶端戳洞,倒出蛋液。将蛋壳剥至半个鸡蛋的高度,洗净,晾干。⒉把蜡烛点燃,使蜡液滴入蛋壳内,约至蛋壳的一半高度。⒊待蜡液快凝固时,放入一段比蜡液表面略高的粗棉线,粗棉线底端需触到蛋壳底部。⒋待蛋壳内的蜡液凝固后,在蛋壳外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相似文献   

18.
一、整体观察识大意王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宝贝。瞧,是半个蛋壳!如果把它送给你,你会把蛋壳做成什么呢?皓皓:我想在蛋壳上画上眼睛和嘴巴,把蛋壳变成一个娃娃。文文:我喜欢多肉植物,我可以拿蛋壳当小花盆。王老师:阳光暖暖的,草儿青青的,小虫子、蝴蝶和蚂蚁出来玩啦!它们也发现了这半个蛋壳。看看这四幅图,说一说它们用这半个蛋壳做了什么吧!可以说说每幅图的图意,也可以将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相似文献   

19.
题"端午节"时,王聪同学将几个吃完的成鸭蛋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坚硬".他想蛋壳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纸板模拟蛋壳进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  相似文献   

20.
慧眼识鸡蛋     
邵昂 《初中生辅导》2013,(16):38-40
鸡蛋,作为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普通想必大家也都吃过。但是你会挑鸡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慧眼识鸡蛋。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鸡蛋蛋壳的颜色?如果没有观察过的下次在吃鸡蛋之前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