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提出问题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竹子的节内是空的,那么节内是否存在气体?其成分如何?是否与空气中的成分一样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莲藕中的孔里有空气,帮助它们在水中呼吸,由此我们联想到竹子里面是空的,是否也有空气或别的气体呢?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猜想竹子里面的气体可能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为了证明竹子里有什么气体,我们做了几个实验。首先,我们必须先把竹子里的气体收集起来。我们用锤子把竹筒打一个洞,然后迅速把竹筒放到水里,再拿一个装满水的集气瓶放在竹筒的洞上收集竹子里的气体。收集好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上,我们收集了十几瓶气体进行实验。实验一:我们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把点燃的蜡烛放进从竹子里面收集的气体中,发现蜡…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用石灰浆抹墙 ,就是利用熟石灰[Ca(OH) 2 ]能吸收空气中CO2 气体变成坚固的碳酸钙这一性质。我从中有以下启发 :1 .CO2 气体只占空气总体积的 0 .0 3 % ,由于CO2气体在自然界中存在动态平衡 ,所以空气中CO2 气体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时 ,CO2 气体总是过量的。 2 .教科书中的“碱金属在过量空气中燃烧时 ,生成不同类型的氧化物” ,“钠在空气中融熔燃烧生成过氧化钠Na2 O2 ”等描述是否正确 ,需要重新论证。一、钠 (钾 )在空气中燃烧将 0 .1 g钠 (钾 )投入盛有玻璃片的烧杯中 ,烧杯上方罩一玻璃片 ,在烧杯嘴处向钠(…  相似文献   

4.
1 实验装置 (如图)2 操作过程(1 )照图示装置装好药品 ,安装好仪器。(2 )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把盛放CaCO3 的带缺口的小试管B放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 :CaCO3 +2HNO3 =Ca(NO3 ) 2 +CO2 ↑ +H2 O 生成CO2 ,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E瓶内空气保留 ) ,当C管内溶液变浑浊时 ,即证明空气已排尽。(3 )上提小试管B ,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放下铜丝使其与稀HNO3 反应 :3Cu+8HNO3 (稀 ) =3Cu(NO3 ) 2 +2NO↑ +4H2 O生成的NO ,在CO2 氛围中不变色 ,A管到E瓶之前都是无色的。(4 )当NO气体进入E瓶中时…  相似文献   

5.
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目前的学校教育 ,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立足于课堂 ,深入挖掘教材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硫的氧化物》SO2 气体的化学性质学习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思考 ,在二氧化硫之前 ,我们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等氧化物 ,它们在性质上是否存在共同点 ?通过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帮助学生把旧知识迁移过来 ,进行大胆的假设 ,C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 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若过量通入 ,又使浑浊溶液变澄清 ;CO2 跟Na2 O2 反应产生Na2 CO3和O2 ,那么SO2 呢 ?然后放…  相似文献   

6.
气体溶解引起倒吸原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提出教材中多余HCl的吸收采用在水面倒扣漏斗 ,原因解释为HCl在水中溶解度大 ;多余Cl2 的吸收是将导管直接插入NaOH溶液中。那么Cl2 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怎样呢 ?如果NaOH较浓的话 ,可计算得吸收Cl2 的量也是很大的 (否则就不宜用作Cl2 的吸收剂 )。那么引起气体吸收装置倒吸的原因除了气体的溶解度大外 ,还有什么原因呢 ?2 假设化学反应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反应程度 ,二是反应速度。Cl2 在浓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和HCl在水中溶解度相差不大。因而估计溶解速度是引起倒吸的主要原因。3…  相似文献   

7.
谈到CO2 人们并不陌生。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人类生活中有其利也有其弊。1、物质循环 ,重要一员CO2 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多 ,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里却不可少。动值物呼出的CO2 、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CO2 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在叶绿体和光照条件下 ,把CO2 和H2 O合成有机物 ,同时释放O2 为人、动物所需 ,有机物又是人、动物主要食物来源 ,假若空气中没有CO2 ,物质循环就不能进行 ,生命也无从谈起 ,整个自然界就暗然失色。2、火之克星 ,灭火能手CO2 本身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又比空气大 ,如果让CO2…  相似文献   

8.
浓H2SO4H2C2O4NaOH溶液初中化学课本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两个实验只作了梗概的叙述,本文拟详述这两个实验的具体做法。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1.制备一氧化碳(1)取5克左右草酸晶体放入小烧瓶内,再注入25毫升左右的浓硫酸,按图1所示的装置装配好仪器。(2)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取一个集气瓶放入水槽中,先注入三分之二体积的水(留三分之一体积的空气),然后收集满一氧化碳气体(得到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用毛玻璃片盖好后上下…  相似文献   

9.
1 分析实验原理  引言:乙烯的制法可分为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工业上可从原料石油中获取乙烯,原理如下:C2H5OH浓H2SO4170℃CH2=CH2↑ H2O提问思考:①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脱水剂)②加热条件为什么要限制在170℃?③该反应的反应机理是什么?(分子内脱水)2 采用提问式引导分析实验过程  引言:本实验为制取乙烯气体,根据学生学过的实验室制气体装置和基本实验知识,回答如下问题:(投影显示,其中③~⑦题边提问边演示)①选择制取气体装置和收集气体装置的依据是什么?②制乙烯可选用类似制什么气体的装置?还需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1.(北京市海淀区 )自 1999年初 ,北京市政府采取措施 ,强制各用煤单位使用低硫优质煤 ,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   )A .SO2   B .CO  C .CO2   D .NO22 .(北京市东城区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 ,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 .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B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气体C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D .汽车排放的尾气3.(北京市东城区 )水污染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雨水和土壤接触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   )A .①②③ …  相似文献   

11.
雷红星 《化学教学》2002,(3):18-19,3
1 在章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在高一化学第五章《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中SO2 气体的化学性质学习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思考 ,在二氧化硫之前 ,我们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等氧化物 ,那么同样是二个氧原子的非金属氧化物 ,它们在性质上是否存在共同点 ?通过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帮助学生把旧知识迁移过来进行大胆的假设 ,C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 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若过量通入 ,又使浑浊溶液变澄清 ,那么SO2 呢 ?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并请学生上来操作 ,结果发现二氧化硫同样具备酸性…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要求掌握实验室制取O2 、H2 、CO2 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及验满或验纯方法 .二、主要内容提示(一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 制取气体的思路制取气体的思路为 :①化学反应原理 ;②反应装置和收集方法 ;③检验气体方法 ;④实验步骤 ;⑤注意事项 .2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      、      确定发生装置 .初中只要求掌握下列两类反应装置 :类型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举例Ⅰ 固体 +固体 Δ 气体 如图 1中的A O2Ⅱ 固体 +液体 不加热 气体 如图 1中的B及其变形B1 ~B4H2 、CO2图 1   3 气体…  相似文献   

13.
药品 :过氧化钠、酚酞试液、二氧化碳气体。仪器 :2 50ml烧瓶、烧杯、单孔塞、玻璃管、止水夹图 1装置如图 1所示 ,已省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与现象 :1 取一只 2 50ml圆底烧瓶 ,无需干燥 ,收集满一瓶CO2 气体 ,向烧瓶中加入过量Na2 O2 粉末 ,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 (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充分振荡使反应完全。可观察到淡黄色的Na2 O2 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的Na2 CO3固体。2 打开止水夹 ,将一只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 ,木条开始燃烧 ,说明Na2 O2 与CO2 反应生成了支持燃烧的氧气。3 重新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相似文献   

14.
1课前准备 用NaHCO3和H2SO4(稀)作反应物制备CO2气体,选取一较软的塑料饮料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一瓶CO2气体,盖紧瓶盖,向上放置备用,并请同学准备一只同样的空塑料瓶.  相似文献   

15.
1课前准备   用NaHCO3和H2SO4(稀)作反应物制备CO2气体,选取一较软的塑料饮料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一瓶CO2气体,盖紧瓶盖,向上放置备用,并请同学准备一只同样的空塑料瓶.   ……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没有特殊明显现象发生 ,我在课堂上曾设计过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方案一 :   1 材料分液漏斗 ,锥形瓶 ,气球 ,直玻璃管 ,双孔橡皮塞等。2 装置见图 1。图 1   3 操作过程与现象在锥形瓶内收集满CO2 气体 ,塞上如图 1所示的双孔橡皮塞 ,此时气球变瘪。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向内滴入少量的NaOH溶液 ,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方案二 :   1 材料两只气球 ,镊子 ,细线 ,CO2 气体 ,氢氧化钠固体等。2 操作步骤与现象用镊子夹取氢氧化钠固体于一只气球内 ,另一只不放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17.
水的化学作用在《化学教学》92年第4期已有人撰文论述。本文主要根据水的物理性质说明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一、收集气体因为水是极性物质,对哪些极性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如H2、O2、CH4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高。当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后,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以免发生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二、检漏作用在化学实验中,对那些需要控制液体反应物体积的定量实验,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前必须用水检验所用仪器如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等是否漏液。另外也可用水检验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18.
一、先后关系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 ,应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后加入药品制气体 ;制取O2 完毕时 ,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后移开酒精灯并将灯熄灭 ;制取H2 和CO2 时 ,先将固体药品装入气体发生器中 ,后加入酸液 ;用H2 还原CuO时 ,应先通H2 ,后加热 ,实验完毕时 ,先停止加热 ,后停止通H2 ;做可燃性气体实验时 ,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后才点燃该气体 ;检验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时 ,应先检验水蒸气 ,后检验其它气体 ;除去一种气体中的其它气体时 ,应先除去其它的气体 ,最后才除去水蒸气 ;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药品时 ,先将砝码放好 ,…  相似文献   

19.
一、两种方法1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取氢气通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Zn +H2 SO4=ZnSO4+H2 ↑ .也可用镁与稀硫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等 :Mg +H2 SO4=MgSO4+H2 ↑ ;Fe + 2HCl=FeCl2 +H2 ↑ .2 收集方法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二、两个注意1 固定试管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 导管只能伸入试管内少许 ,以便于氢气的导出 .三、两个先后1 先检查制取氢气的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再向其中加入锌粒和稀硫酸 ,以防止因装置气密性不好而造成药品浪费 .2 先检验氢气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由该气体的水溶性及气体与空气相对密度的大小所决定。对于一种气体如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首先要记住气体的密度。如果我们从空气的平均式量29出发,则可化繁为简,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如:ρO2ρ空=1429g/L1293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