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喘息型肺炎患儿诱导痰中细胞分类计数变化特点。方法:对56例喘息型肺炎患儿应用4%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进行细胞学分类计数,取正常健康儿童诱导痰液标本为正常对照。结果:56例病例诊断为细菌所致者27例,病毒所致者29例;细菌性病例痰液细胞总数(8.6±2.3)×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7.3±2.5)×106/L,淋巴细胞(0.83±0.24)×106/L;病毒性病例细胞总数(5.5±2.1)×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2.1±0.4)×106/L,淋巴细胞(3.4±0.35)×106/L,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组间嗜酸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细菌感染组痰液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病毒感染组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P<0.01)。结论:诱导痰检查有助于临床对喘息型肺炎病原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检测在小儿患者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小儿患者,取尿液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结果:102例标本中28例阳性,阳性率为27.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在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疗效观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筛查出的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急诊科在新冠肺炎精准筛查和诊断中的作用。创新点: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机制、传播方式和临床特征;总结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和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筛查出的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总结急诊科的临床价值。结论:在新冠肺炎的筛查和诊断体系中,中国急诊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充分做好自身防护,对患者进行细致、耐心、谨慎地病史采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应用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酸检测等检测方法,做好新冠肺炎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TV-RNA检测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疑似HFRS患者血清标本365例,正常体检者血清标本32例,进行HTV-RNA-PCR检测,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有效率分析。结果:(1)365例样本中检测到HTV-RNA 126例,阳性率为34.52%(126/365)。126例检测到HTV-RNA样本中,临床最后确诊为HFRS 126例。239例未检测HTV-RNA样本中,有10例临床最后确诊为HFRS;其余229例经临床观察,排除HFRS。32例正常人均未检测到HTV-RNA。(2)HTV-RNA-PCR检测方法灵敏度92.65%、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5.82%、诊断有效率97.26%。结论:HTV-RNA-PCR检测对于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诊断并分析1例新生儿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流脑诊断、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生儿疑似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有关临床资料。收集病例的血液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咽试子标本并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和分型。结果:病例的血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患儿外祖母咽试子标本均分离到B群流脑菌株,2株菌株对9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结合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病例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病例。预防控制B群流脑的关键是主要采取以加强病原学监测、敏感药物使用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病原谱变化和标本类型对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连续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进行EV71、CoxA16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816例被检测患儿中2265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80.4%,其中EV71感染率最高,占49.7%.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2009年47.8%,2.8%,31.1%;2010年51.9%,4.4%,24.1%;2011年48.9%,6.7%,19.1%.粪便或肛拭子、咽拭子标本检出率分别为82.1%、65.6%.重症患儿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81.1%,EV71阳性730例,占64.4%.肠道病毒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95.9%.结论:2009年至2011年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EV71;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为EV71.  相似文献   

7.
2019年12月下旬,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们认识到这是一种能导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31日,此次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唾液乙肝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FQ-PCR法检测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唾液中HBV-DNA的含量.结果:经FQ-PCR检测20G份标本中血清HBV-DNA含量大于103IU/ml者180例(90%)相应唾液HBV-DNA含量大于103IU/ml者145例(72.5),同时病毒含量大于105IU/ml标本中血清167例(83.5%)唾液98例(49.0%),血清HBV-DNA与唾液HBV-DNA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7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7,P<0.01).血清、唾液病毒含量在两组不同免疫组合中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乙型肝炎患者除血清外,唾液中也存在具有感染性的高病毒载量HBVDNA,可能成为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100例无亲缘关系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患者,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技术进行遗传学诊断,并且建立个体化产前诊断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DMD/BMD患儿的出生。创新点:通过minigene剪接实验分析DMD:c.1149+1GA和c.1150-2AG突变是否导致剪接异常,并确定剪接方式。方法:收集100例无亲缘关系DMD/BM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LPA)、第二代测序(NGS)、minigene剪接实验(HMSA)进行遗传学诊断,并通过单体型分析及性别鉴定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可以尽早地对患者进行遗传学诊断,为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基层医院在病原诊断条件有限情况下 ,如何临床诊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方法 :我们自 96年 3月~ 99年 3月对住院肺炎患儿 178例 ,结合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X线胸正位片 ,门诊给予青霉素族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者 ;参照有关资料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87例。给予乳精酸红霉素加双黄连粉针剂治疗。结果 :治疗 2~ 3天体温降至正常 ,一周后85 1%患儿症状与体征消失 ,三周后随访 6 3例 ,并摄胸正位片对照 ,5 8例炎症完全吸收 ,痊愈率92 1%。结论 :本文资料说明在不具备病原诊断条件时 ,完全可以结合病史 ,临床症状及体征 ,血常规和一般胸部摄片予以诊断。早期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治疗 ,疗程二周 ,并配以双黄连粉针剂 ,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肺炎是小儿主要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婴幼儿,也是婴幼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肺炎都由细菌及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上单用胸片及白细胞分类检查,很难精确地区别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我科对84名临床诊断为肺炎的患儿进行 C—反应蛋白(CRP  相似文献   

12.
《莆田学院学报》2019,(5):29-32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与病情及肺外并发症的关系。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94例,观察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外并发症相关性。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与病情不相关,相关系数为0. 012(P>0. 05),与肺外并发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093(P<0. 05)。结果表明,随着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的增高,患儿病情没有相应加重,但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增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煤矿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发病规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8例老年性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治疗特点。结果煤矿老年性肺炎以冬春季发病率高,且多伴有各种基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发展快,漏诊率、病死率高。结论老年人不明原因出现全身乏力、呼吸急促、体温不升、血压下降,神情淡漠等症状时,应警惕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鼻咽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 (Microvesselcount ,MVC) ,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6 8例鼻咽癌NPC和 12例鼻咽部粘膜慢性炎症的石蜡标本组织中血管内应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并根据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的内皮细胞对微血管进行计数 .结果 :1) 6 8例鼻咽癌标本中 4 1例VEGF检测阳性 (6 0 3% ) ,对照组 12例鼻咽部粘膜慢性炎症标本组织均未见阳性着色 . 2 )鼻咽癌组织中的MVC显著高于鼻咽部粘膜慢性炎症组 ,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MVC转移组均高于非转移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 0 1) . 3)鼻咽癌组织中的VEGF表达和MVC随着临床分期上升而升高 . 4 )在鼻咽癌中VEGF表达与MVC呈正相关 (r=0 . 75 5 5 9) ,相关有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计数与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有可能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 ,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 .对采用血管生成抑制剂防止鼻咽癌转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162例HIE患儿均作头颅CT扫描,并在病灶部位测量CT值.结果:162例HIE患儿CT改变主要为脑白质低密度,可合并颅内出血.结论:据新生儿宫内窒息缺氧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表现,对本病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162例HIE患儿均作头颅CT扫描,并在病灶部位测量CT值.结果:162例HIE患儿CT改变主要为脑白质低密度,可合并颅内出血.结论:据新生儿宫内窒息缺氧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表现,对本病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及探讨住院儿童死亡原因 ,以提高儿科临床工作质量 ,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 :对 188例住院患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的病死率为 2 .0 %。新生儿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 2 3.4 % ,1岁占 38.8% ,故 1岁以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 6 2 .2 %。导致住院儿童死亡的前十位疾病是肺炎、病毒性脑炎、白血病、新生儿窒息、婴幼儿腹泻、败血症、结核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硬肿症和中毒意外。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的首位死因分别是新生儿窒息、肺炎和白血病。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 ,预防窒息 ,重视肺炎、白血病的防治对降低儿科住院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翠苗  彭丽珠  陈昶  赵敏 《考试周刊》2015,(21):140-141
目的 探究口服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商品名:希舒美),对照组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91.43%)与对照组(94.29%)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明显减轻时间(5.4±1.5)d、发热消退的时间(4.0±1.0)d与对照组的时间(5.2±1.2)d、(3.4±0.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与静脉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口服用药经济,不良反应少,患儿易接受,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ELISA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14份拟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患者脑脊液(CSF)标本中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结果表明:有8份标本出现阳性,即约57%可测出HSV抗原。其中7份标本结果与间接ELISA检测CSF和血清HSV-Ⅰ~Ⅱ型抗体结果比较,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提示ELISA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临床标本中HSV抗原,具有简便、特异、敏感等优点,4h内即能获得检测结果,适用于HSV性脑炎(HS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氨茶碱系支气管扩张药 ,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如使用不当常常引起中毒 ,现将某医院近年来出现的4例氨茶碱中毒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例患儿 ,男 3例 ,女 1例。年龄分别为 3个月、4个月、10个月、1岁 5个月。原发病其中 2例 ,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 ,2例诊断为哮喘支气管肺炎。 4例病人中 3例为某院住院病人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毒症状 ,1例在医院外治疗中出现中毒症状 ,中毒原因均属治疗护士在配药过程中计算错误而引起。症状 :3例在某医院住院的患儿均在静脉输液中突然出现烦燥 ,哭吵不安 ,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 ,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