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是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建设、实施流程以及指标体系、毕业生信息采集等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进行了探索,以期对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服务行业的全面繁荣,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高等院校应该积极改革培养方案、扩充课程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培育适应汽车服务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人才需求的预测、培养方案的制订、汽车类品牌专业的创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创办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壮大和对汽车维修服务人员需求的增加 ,汽车工程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要做好汽车工程继续教育 ,必须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专业教材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瑶湖校区汽车系创建于2003年,经过4年的建设,现已发展为一个专业多样、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学院品牌重点建设系。该系是中国汽车工程协会会员、江西省汽车工程协会理事、南昌市汽车维修与检测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现设有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  相似文献   

5.
由于智能交通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运行效率、交通低碳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家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投资和扶持力度,社会增加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网联汽车、网约车、共享单车、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应用、新需求、新技术、新方法在智能交通行业应用发展,智能交通行业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实践应用型、实践创新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使得交通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日益紧迫。因此,从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出发,以智能交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实际交通问题和工程应用为核心,进行交通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改革需求分析、目标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对促进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面临发展标准如何量化、党性教育如何持续、发展质量如何保障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基地建设与典型资源、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三个融合"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境课堂应用于学生党员发展考评体系构建的模式与方法,并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员交通志愿服务实境课堂建设为例,阐述党性教育阵地建设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工作,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汽车医生",实操性非常强、投入非常大,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特有的难题。本文以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重点发展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培养是人才战略实施的重点。因此,高校学科方向调整、人才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等都将优先考虑为重点领域服务。高校的专业设置更要适应重点发展领域的人才需求,实现高校专业设置与重点领域发展的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设交通强国的政策性、引领性文件相继出台,培育高素质、有担当、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交通科技人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交通发展历程中的人、事、物,交通工程专业本身的职业特点和使命担当,交通发展进程中的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及发展态势,通过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培育和引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交通规划课程具备国家层面、精神层面、个人素养、科学观和方法论等各个层面的德育元素和价值引领,进行交通规划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有利于培养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交通工程专业德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三教”改革是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教师改革是根本、教材改革是载体、教法改革是核心。当前,汽车产业快速转型发展,汽车专业群建设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汽车服务专业群的“三教”改革路径研究与实践,旨在建成团队协作、能力突出、斗志昂扬的教师团队,建构立体化、新形态、近产业的课程教材,形成多样式、模块化、信息化的课程教法,大力推行“课堂革命”。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提出了高职教育要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酒店管理专业在发展工学结合模式中要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分析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校企双赢的实习基地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新办专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以兰州交通大学交通工程新办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与发展;多渠道进行就业市场的拓展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新办专业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专业建设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科技活动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其科研工作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身定位相一致,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技活动为应用性人才培养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服务,对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起到引领作用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开放课程建设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对于工科专业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结合的开放建设研究比较少。文中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开放课程建设为例,研究开放课程和实践教学在这个专业的结合,并对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新能源汽车成为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领域,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分析1+X证书制度及研究现状,阐明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重点探讨1+X证书制度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贯彻实施而引发的产业转型与发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实施和社会对工作与生活的职业技术需求发展等新形势,分析七大新兴产业和我国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可对接的专业,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从办学思想、定位、主体、机制,专业建设思想、方案、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高职产业服务能力的设想改革。  相似文献   

17.
地市新建本科院校要想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办学的竞争力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专业建设向学科建设的转变,就要理性地正视自身学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深刻认识专业建设向学科建设的转变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学科建设谋发展;正确把握专业建设向学科建设转变发展的系统性、渐进性、方向性、适应性四个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建设,做好相应的工作,科学构建学科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围绕以"岗位导向,学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职业岗位、技能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国交通土建工程建设的持续升温,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道桥专业如何从众多的道桥专业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走好特色建设的道路,以学院先进理念文化为指引,道桥专业提出了建设高职中的土木清华的宏伟目标,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学生的培养工作,专业的对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0.
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是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现实需要,也是展示中国形象、中国实力、甚至中国梦的需要。不单单是工业生产,像教育、服务等行业也需要工匠精神。中国发展要想引领世界经济新常态,工匠精神是一个重要前提,而这个前提更应该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空中乘务专业为例,从工匠精神的内涵解析入手,通过分析空中乘务人员服务现状,探讨专业教育对服务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