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3日,笔者经河南省商水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介绍,到县监察局采访。接待的同志详细看过记者证(证件系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后,问有没有县委宣传部开的采访介绍信,口头介绍不行。事实上,在最近两年多的采访活动中(大多是问题报道),笔者和笔者的同事们经常在河南一些县市遭遇类似的盘问。拿着新闻出版署核发的记者证和单位介  相似文献   

2.
一份长达46页共二万三千多字 的报告摆在记者的案头。这是辽宁 省铁岭市纪委、监察局写给市委、市 政府的《关于举报王立军同志有关 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历时70 天,共查阅案卷110册,收集证据 540份,最终的结论是:“群众来信反  相似文献   

3.
《海南档案》2007,(3):1-1,4
近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档案工作者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档案工作者。浙江省绍兴市档案局长卞峰煜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卞峰煜同志是浙江省嵊州人,1951年9月出生,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担任西藏林芝地区监察局副局长.是浙江省最早的援藏干部之一,1992年任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4.
《浙江档案》2007,(5):4-4
卞峰煜同志是绍兴市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1951年9月生,浙江嵊州人,1969年12月入伍,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曾为我省最早的援藏干部之一,1988年担任西藏林芝地区监察局副局长,1992年任绍兴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0年12月任现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真阅读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4期以来刊登的陈尔泰同志的两篇文章以及参加争鸣的蔡长宁同志和雷跃捷同志的文章。在此之前也拜读过陈尔泰发表在《黑龙江广播电视研究》上的有关物本理论的文章。同志们积极探讨广播电视理论问题的精神,笔者感受很深。这里笔者也谈谈自己对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由中共赣州市纪委、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监察局、赣州市广电局主办,赣州人民广播电台、赣州电视台承办的以  相似文献   

7.
建立舆论监督科学观的重要性一、问题的提出。早些时候,新闻界传出一种见解,认为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的讲话表明舆论监督降温了,笔者不敢苟同这种含糊的见解。笔者认为,中央领导同志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这一观点的阐述是深刻的。笔者认为,与“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相比,作为舆论监督重要内容之一的“批评与揭露”虽占“次要方面”,但它也必须讲究原则性和科学性。中央领导同志所说的“新鲜经验”、“讲求方法”、“把握分寸”、“一个值得研究和重视的大问题”等等,说的正是这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分别刊载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有关陈尔泰同志《试论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文章(1989年第4期),及蔡长宁同志对此文的商榷文章(1989年第6期),不久前又有机会在《学刊》编辑部读到了陈尔泰同志《答蔡长宁同志》一文。笔者认为,陈尔泰同志的两篇文章,有许多观点值得商榷。笔者愿借《学刊》一角,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谬误之处,欢迎尔泰同志及大家批评。广播电视理论争鸣是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争鸣,我们可以在广播电视理论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澄清理论上的一些是非问题;通过争鸣,研究者可  相似文献   

9.
2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会同省监察局、省保密局、省档案局、省法制办组成考核小组,在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黄建德的陪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今年第4期刊登了王乾荣同志的《出文乎?出名乎?》一文,看得出,王乾荣同志淡泊名利,甘于默默奉献,令人敬佩。然王文认为记者不可能出名,也不应该出名,笔者却不敢苟同,试与王乾荣同志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于新国 《图书馆杂志》1995,14(5):48-48,50
阅读了《图书馆杂志》1995年第3期付林洋同志与笔者的商榷文章《也谈种次号记录卡的功用——兼与于新国同志商榷》(简称付文),对文中所提几个观点有不同看法,故与付林洋同志及各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杜晓帆同志在《中国博物馆》1987年第3期上,发表了与杨之余同志商榷的文章——《试论地志性博物馆将走向消亡》。笔者反复拜读杨、杜两位同志的文章,认为:杨之余同志对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看法,有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而杜晓帆同志的观点——“地志性博物馆将走向消亡”,则对博物馆事业大为不利。也许杜晓帆同志是出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笔者在基层采访,经常遇到一些通讯员和单位的同志就写稿、投稿这方面的知识向我们请教,有时间得我们这些经常写稿的通讯员也无言对答,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电总局纪检组、监察局的工作部署,由总局监察局和浙江广电集团组成的调研组,于2004年4月、5月、6月分别到浙江、江苏、湖南、山东等省(区)的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及下属的市(地)广播影视机构,就广电行业广告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广告经营和播出过程中的违规现象及不良广告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规范广告经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宣传性现象”这一概念,是艾丰同志在《新闻战线》1985年第11期中提出来的,今年第3期《新闻战线》又刊登了艾丰同志《再谈宣传性现象》的文章。今年的第6期《新闻战线》刊登了卢纯田同志的《“宣传性现象”是非科学概念》一文,认为艾丰同志提出的“宣传性现象”是缺乏确定内涵的非科学的概念。卢纯田同志的主要根据是:这一概念的词义和它的内容不相一致;缺少相对应的另一概念,即违反辩证逻辑的对偶性原则;不够约定俗成;适用的范围不够大。笔者认为,这几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愿同卢纯田同志共同探讨。笔者感到,一个科学概念的提出,关键不  相似文献   

16.
皖南大学是安徽师大的前身之一 ,这一校名是由刘少奇同志题写的。1982年 ,我校校史编写组成员向原校党委书记万立誉同志了解校名题写情况 ,并将万立誉的口述内容记录下来。据这份口述记录 ,皖南大学校名是少奇同志在1959年10月来安徽芜湖视察时 ,应万立誉之请而题写的。但笔者在1997年3月23日《芜湖日报》的一篇报道中看到“1958年10月21日 ,刘少奇同志视察芜湖”这句话时 ,就产生了疑问 :少奇同志究竟来过芜湖几次呢 ?带着这一疑问 ,笔者查阅了1959年10月以后的芜湖日报 ,没有少奇来芜湖的报道 ,后在195…  相似文献   

17.
早听说密云县新上任的档案局馆长张凤海,是个热情、爽快的厚道人.他当过农民、作过教师,先后担任过密云镇党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县纪检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8.
李文杰 《出版广角》2015,(17):176-177
宋木文在南宁的那些没有想到
  宋木文同志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任我国新闻行政管理机关的掌门人,是我们地方出版局的顶头上司,是全国出版局尊敬的领导。在阅读木文同志《亲历出版30年--新时期出版记事与思考》后,对木文同志在南宁的那些没有想到,笔者现场见证,追记如下细节。  相似文献   

19.
广东佛山于3月19日启动网络反腐联盟,由佛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成员还包括知名网友、媒体代表、宣传部门人士、党校和佛科院学者等,这在全国地级市中应属首例。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法制新闻专业媒体从业多年,经常听到有同志讲,写稿子容易.选准题目难。笔者对此颇有同感,也有过一些思索,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