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平民诗歌     
去年小多肥如珠,今年打姿背好姑·胡焉乎?今年大要枯成瘾;去年打姿背丈夫嗦!有姿不打胡众乎?嚓l有多不打平民诗歌@王隼~~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知识分子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就是平民教育运动的领袖和先驱之一。陶行知先生在《平民教育概论》中结合当时全国平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平民教育的奋斗目标,深入分析了平民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平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讨会掠影——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  相似文献   

4.
梭伦与平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伦与平民晏绍祥关键词梭伦,平民,雅典,改革在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史上,梭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然而历来的研究,多集中阐释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的社会危机及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对平民为什么能迫使贵族作出让步、为什么支持梭伦而不是其他人物以及平民从这场...  相似文献   

5.
平民思想是墨子思想的基点 ,是墨子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学说 ;它强调了平民阶层的物质利益及其基础性。本文主要从墨子对平民的认识方面来分析其平民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是知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领导的学术团体,他们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抱着救国强民的宏愿于1929年选取河北定县作为平民教育实验区,开展了平民教育运动的实验。参加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有一大批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他们和晏先生一道,抛弃城市的舒适生活和高位厚禄,来到定县,从1929到1937年整整七年,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实验,创造了不少极可宝贵的经验。在这里把其中一些知名的代表人物简要列出,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担任平教会平民文学部主任的陈筑山,在日本、美国留学十一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国会参议员,是反对袁世凯乱政篡国的先锋战士,时任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7.
周大平 《教育》2008,(8):18-21
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出人意料地谈到关于平民教育的问题:“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平民,平民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的许多篇目都是以平民为主角的,塑造的是平民形象,抒发的是平民感情,展示的是平民理想,一言以蔽之,文言文传递的是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8,(22)
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出人意料地谈到关于平民教育的问题:"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平民,平民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平民教育的关系涉及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史以及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众多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晏阳初称毛泽东曾参加他在长沙组织的平民教育运动只能是孤证,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早期毛泽东与平民教育运动确实有关.首先,毛泽东在他的早期文稿中大量使用与"民众"、"小民"意思相同的"平民"一词,甚至还有"平民主义"的说法;其次,毛泽东认为平民需要教育;第三,毛泽东亲身从事过平民教育.与面向农村、扎根农村的晏阳初不同,毛泽东早年搞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城市、在工人群体,因为毛泽东考虑的重心是要开展工人运动,必先提高工人觉悟,因此工人夜学等平民教育形式就有大加运用的必要.与晏阳初等纯粹的平民教育家更不相同的是,即使在早期,毛泽东的视野也比较开阔,他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将教育放到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来总体评估其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平民作为表现频率最高的对象几乎贯穿了其电影之路,在他的镜头下,以平民视角关注的平民人生主要着眼于生活中的小乐趣。其电影主要通过三点展示出独特的平民意味:平民生活是稀松平常的日常,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对象;平民理想是个人求生存以外求尊严的呼喊;平民记忆则显示出一种真实地面对历史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平民经济增长论是以平民的身份来剖析经济增长的理论。本文就平民经济增长论的政策含义及影响平民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文学创作中的平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民意识在近年来的某些文学创作中被强化。这些具有平民意识的文学创作真实描绘了平民世界的现实生活和内心精神,体现了创作主体的平民立场,对社会进程中的悲剧因素提出了质疑,同时对平民世界的美好情感进行了挖掘和赞美。  相似文献   

14.
从温家宝总理的"教育家办学"、"穷人教育学"到"农村孩子上大学比例下降"的感叹,我们可以体会出温总理浓厚的平民情怀,心系教育,情注平民。然而,在当代,教育家只是个"亚群体",教育家是我们最缺乏的教育资源。而平民教育家更是当前最紧缺的教育资源。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平民教育家",需要像陶行知那样胸怀"百姓"的"践道"精神。实际上,只有平民教育家的大批出现,才能让广大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享受到平等的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帝王将相往往成为莎学研究者的关注重点,而对于其中平民阶级的研究常常被边缘化,诗人到底持有什么样的平民观也是百家之言不尽其同.通过系统研究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平民形象,找出平民在剧中的存在价值,从而发现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平民观.  相似文献   

16.
老舍之所以被称为平民作家,是因为老舍笔下描写的是普通人的世界,老舍小说的平民视角是指老舍以平民的角度观察人生,以平民的思维方式描写平民生活的故事,表现城市平民悲苦的生存状态和凄惨曲折的人事命运。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6,(4):2-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平民教育的问题?温总理说:“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学世界史教学在讲援古罗马史时,总要提到平民保民官(一般简称为保民官)。这是古罗马一种很有特色和影响的重要官职。本文拟就下列几个问题作一考察,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1、平民保民官是如何产生的? 顾名思义,平民保民官就是保护平民利益的官员。它产生于公元前494年,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成果。“平民”一词最初指三百个氏族以外的罗马居民,主要是移民和拉丁姆境内的被征服者。王政时代平民与氏族贵族产生了矛盾。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的塞维乌斯改革将平民纳入百人队,形式上与氏族成员享有同等权利,实际上平民与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仍相差悬殊。约公元前510年建立的共和国的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征服得来的“公有地”的绝大部分被贵族占用。广大平民虽是罗马城邦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平民教育的问题?温总理说:“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20.
对于平民教育,我们以前认为那就是社会底层百姓子弟的教育.就是打工子弟学校教育.其实不然,平民教育有两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是指平常百姓,特别是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都可以享受的教育,这是从教育政策角度来界定的.第二,教育人做一个寻常的人,也就是: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长大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这是从教育哲学、价值观的角度出发的.美国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