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嘱咐》一课 ,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期望 ,读懂蕴涵在朴实言行中的母爱。如何让学生从“无声”处悟到言外之意 ?一、自主朗读 ,感受“无声”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使他们自主地、充分地去读书 ,兴味盎然地去读书 ,在读书活动中体味“无声”之意 ,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一节时 ,出示句子 :“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 ,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 ,再指导学生体会…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精髓就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心灵的触动,思维的震撼。而要让学生对这种文化进行内化以引起情感的共鸣,就必须要给学生一个咀嚼消化、体会回味的余地,给学生一个"静"的空间。这可以使课堂散发一种"大音无声"的静美,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3.
批评是一门艺术,掌握了其方式方法就能水到渠成,容易让人接受,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否则,批评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有的学生反而因批评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条批评学生的秘诀。秘诀一:无声胜有声武侠小说中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无声胜有声。而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最高境界可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抚摸……  相似文献   

4.
对话可以无声吗?每当我们在享受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灵性互动,教者的妙语连珠、学生的口若悬河时,每当我们的脑子被言语充塞、笔迟钝得不能记下学生的语言时,我们是多么渴望片刻的“冷场”。此时尽管无声,但在特定的情境中,师生情与情相携,心与心交融,无声胜有声。对话可以无声。教学《碧螺春》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的文字之美和碧螺春茶之美,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带来了茶杯、茶叶。上课了,我给学生泡上一杯杯浓浓的碧螺春茶,教室里顿时茶香四溢。学生们静静地嗅,静静地抿,静静地品,不发出一点声音,在默默中完成了和茶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给我以无限的启迪;微笑是雪中红梅点点,给我惊喜连连。成长路上,与微笑邂逅,让我感到人生的美好与充实。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夏天的余威似乎还没有褪尽,空中弥漫的永远是新的希望。一天,奶奶把我送到了一个有很多小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2014,(6):2
<正>从教30多年,我感受最深的教学成功之道有三条:一是给学生一个爱教师的理由。这体现了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英语中有句名言:love me love my dog。如果学生爱你,他们就会爱你教的课,这样你在教学上付出的努力一定会达到最有效的效果。如果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就必须真心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职业,改善自己的教学技艺,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二是充分展示学科的美感。"美貌是一封无声的推荐信"。在教学中教师展示和表现英语的美,会拨动学生情感的弦,等于给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秘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发自内心,就能以最高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三是激发学生快乐地学习。任何教学法都应以"快乐"为基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积累知识,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和快乐,让学生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阙晓英 《考试周刊》2014,(48):35-35
<正>在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不错的,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常出现静寂无声的现象。这时,我们不能急,不忙着喋喋不休地说各种启发的话,也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个小台阶(围绕这个问题而设计的辅助性思考题),让他们站在另一个平台上审视、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发现视野不同了,思维更灵活了。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冷静、耐心,给学生搭建"脚手架",进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等待"中学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绘画中,留白就是"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给人创造了一种虚幻空灵的意境;在音乐中,留白就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留下了一个纵横驰骋的空间;在文学作品中,留白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风处觅鱼踪",给人搭建了一个品味遐想的舞台. 留白留得其所,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英语学科的教学也需要这种留白的智慧.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造成师生双方形式上暂时性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流动的寂静气氛,给学生构建一个巩固品味、想像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放飞思绪,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生成.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有声的,而美是无声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美的体验呢?据我多年小学音乐教学经验,现总结以下几点:一、以声示范,先声夺人音乐的真谛在于让人从中发现美,体验美,产生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今的语文课堂,难以再出现"静谧无声"的现象了,多是热热闹闹的交流互动、形形色色的课件展示、沸沸扬扬的模拟表演。这种失衡,不禁让我们教师反思:到底该需要怎样的教学方法让"静思"再现往日的风采?让阅读教学实现真正的理性回归?其实,多给学生自我认知揣摩的机会,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在"静思"中有针对性地挖掘宝藏,洗尽铅华,这样,定会让语文教学"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来,我在努力追求着这样一种教育境界:学生通过教育不仅丰富了智慧,增长了才能,更是学会如何做人。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努力实践着"立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即给每一个学生以"微笑""感谢""赞美",让每一个学生都带上玫瑰色的眼镜。给每一个学生以"微笑""感谢""赞美"。在一个学生群体中往往是优秀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的重视,而处于中间段的学生容易被忽略,长期被忽略会使他们变得自卑,变得压抑,这样的忽略有时会对学生  相似文献   

12.
很会在"无声胜有声"上做文章。妈妈只能无声"拒绝",其拒绝的理由通过"我"的梦境来转述!这些"无声"的内涵,是"我"真情的基石。此文还可锦上添花的是:第一自然段中"虚荣"的句子和第二自然段中"成绩不好"的句子,宜删去。否则,会产生误导"读者"的危险!结尾要修改,宜用"无声胜有声"方式--既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又提升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以前的班会上,通常是我唱独角戏,学生似乎也在聚精会神地听,自己也有时为自己的激情演讲所感动,同时,也自作多情认为感染了学生。而学生的日记中谈到班会感悟的时候用了一个词"水壶灌顶",我想那应该是"醍醐灌顶"这个词的改造,大概是给头脑洗澡的意思。怎样让班会课能达到应有的目的,给学生以应有的启发和感悟,成了我苦苦思考的问  相似文献   

14.
曹忠华 《广西教育》2014,(41):78-78
正"留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更能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留白"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留白"艺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与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留白"处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一、借助插图"留白",强化语言表达课文插图是文本的有效组成部分之  相似文献   

15.
一篇学生的作文.让我感动得喉头哽咽,实在是少见的。这个学生读的是幼师专业,是个文静单纯的女孩子。作文的题目是《父亲》,写的是她父亲下岗后艰难的谋生之路,给她以强烈的震撼和无声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的期中测验,让孩子抓住冬天的特点,以"冬姑娘的梦"为题,展开想象,编一个冬天里的故事.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几篇文章都有一种常见的"病症"--无声症.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有效指导学生读书,将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的。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是以"给学生读书"拉开我们班读书"工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这是一个科学巨匠的豪言壮语,"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撬起整个课堂"这是一位语文教师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9.
【案例】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真粗心!我便让他细心地照着书再写两遍给我看。结果真让我哭笑不得,他第一遍写对了,第二遍竟然又写错了。我很奇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中,休止符是一个美丽的音符,能让乐音保持静默的状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创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