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人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历来讲究以德服人、以和为贵。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和谐课堂。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我认为应以赏识教育贯穿课堂内外,有利于历史和谐课堂的实现。一、历史课堂走向和谐的关键一步:通过赏识教育,和谐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其中,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先决条件,是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想融洽师生之  相似文献   

2.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打造“和谐教育”,创建“和谐课堂”成为全面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在阐述建构和谐课堂的意义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实现民主、平等的教学过程三方面提出了建构和谐课堂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的课堂和谐起来”,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谐”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与学生、教材之间的和谐.学生与教材、教法之间的和谐等等。我主要想从三维目标入手,结合一些课堂上的具体例子,来谈谈如何让课堂上的各个细节都操作到位,让“到位”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4.
背景1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弦的教育产生,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撑,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集体构成,和谐的班集体由和谐的课堂靠我们老师来构建……背景2上课插嘴、喝水、上厕所、随心所欲选择同桌……这些多被传统课堂视为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去年,在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翻身”成了学生的课堂“权益”。对此,教育界迄今仍有不同看法,争议很大,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意见。对教育来讲,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创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应是实现“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和谐的班级才能为所有学生个性的张扬,“人”的成长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才能让和谐来美化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和谐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民主”和“以人为本”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对传统课堂的某些要求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审视。建设新型课堂文化、构建“和谐课堂”是今后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此乃人所共识,大势所趋。近期,上海市虹口区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实行的旨在“尊重学生权益”的课堂改革之所以备受关注,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在看到其进步意义和正面影响的同时,有些问题也...  相似文献   

5.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来,“和谐”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和谐课堂更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昵?  相似文献   

6.
“和谐课堂”是教育和谐、公平的重要体现和要求,它直接表征着教育和谐与公平及其实现度,创建“和谐课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课堂”必须实现“课堂公平”;坚持“以生为本”;体现“教学民主”。  相似文献   

7.
“和谐”一词作为当下高频出现的热词持续已久,反映出人们对“和谐”境地的不懈追求。从“和谐社会”建设到构建“和谐校园”再到“和谐课堂”,折射出学校和教师在追求这一美好境地中寻找自身定位。和谐课堂是师生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寻找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呼吁和谐,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因此教育上的和谐曼重要,所以我们也要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我认为应该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职业修养,环环相扣的课堂设计,以及和睦得当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点点滴滴的准备工作,构筑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非诚勿扰》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的响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校园的和谐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谐课堂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实“和谐”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谐课堂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基础。数学课堂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理念,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落实新课程目标,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实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响亮提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教育也悄然兴起,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焦点。和谐课堂是和谐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海霞 《教学与管理》2012,(6):113-114
和谐是社会维系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只有和谐社会才能整体推进、有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各要素全面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而课堂则是培养人的主要场所,所以构建和谐课堂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和谐课堂的研究更多的限于理论探讨层面。究竟和谐课堂的操作性如何?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还有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意课堂内外杂志社于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在全国大中小学生中举办“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到小学生为“我是和谐学校小主人”,中学生是“我为和谐学校做奉献”,大学生是“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孙自祎 《文教资料》2010,(30):129-130
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还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对教师提出新要求: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并能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促进学生实现“知、情、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 “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 “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 “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发展也成为广大教育者热切关注的焦点。和谐课堂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感情是丰富的,学生在这样的和谐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期以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词组的出现频率空前之高,尤其是“和谐”一词。就大的来说,对于一个国家是“构建和谐社会”;就小的面议,具体到学校则是“构建和谐校园”。而与“和谐”紧密相关的一个词则是“宽松”。不少人认为,只有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响亮提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教育也悄然兴起,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焦点。和谐课堂是和谐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何谓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以教室为载体,以"体验与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说“和谐”     
自从我们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一词几乎随处可见可闻,为其作注者也很多。比如,前一段时间,在一家权威媒体听到某嘉宾解“和谐”曰,“和”,口边有禾,即人人都有吃的,强调的是物质文明;“谐”,从言从皆,义即人人都有话语权,强调的是政治和精神文明(以上为某嘉宾谈话要旨,非原话)。诸如此类解说,乍看似乎甚为达旨,但深究起来,是非常值得商榷的,至少应是较为肤浅和不全面不准确的。那么,“和谐”一词的本义及要旨到底又是什么呢?全面深入理解“和谐”一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所谓“和”(音hé),《…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提法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后,在教育领域又掀起了一场关于建立和谐课堂的热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把作为教育前沿阵地的课堂作为首要的目标进行改进,这无疑是对教育至上的一种尊重与崇尚。课堂的作用正在逐渐的加强。而作为课堂一线的教师,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怎样利用好手中的课本与“思想”,在建构和谐课堂中正确把握自己,从被动到适应再到灵活运用的课堂,最终走向课堂的人性化,使课堂在教学中始终能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呢?因此,我想谈一下英语口语教学中“人性化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