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梁丽萍山西大学政治学系人类是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一个自然整体。由于男女两性的解剖生理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分工的不同,在长期的社会牛活实践中形成了男女两两性迥然相异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正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男女有别的社...  相似文献   

2.
动物中美的炫耀者总是雄性,而人类两性在服装美的炫耀上交错变化。通过剖析不同时期两性炫耀的历程,指出在适者生存、人类前进的步伐中,生产力不断提高,两性炫耀的方式、程度、表现不断演变,服装也随之产生、演变,从而从某个侧面揭示两性在服装美的炫耀上交错的奥秘,并探寻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茅盾的小说《虹》中塑造了梅行素这一"时代新女性"形象,梅行素在"五四"到"五卅"的历史进程中完成了自我的蜕变,但是在其中所展现出的两性观却是畸形的,不正常的。这种畸形的两性观有其产生的社会土壤,它的发展最终导致道德的虚无。梅行素在两性观中强烈的征服欲并没有带来男女两性的民主与平等。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提出“双性同体”这一文学理论,并且认为它是作家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两性差异,构建两性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良好手段。时至今日,她的这种理论仍是一座指引我们寻求妇女解放、男女和睦相处、使人类社会充满温情的灯塔。  相似文献   

5.
男女两性的生理结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社会分工,使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男女两性迥然不同的性别角色。而个体所具有的性别角色意识,是随着其自身的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我通过对女儿三年来成长的观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婴幼儿的性别意识已悄悄地在父母及其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而且尤以二三岁时最为明显。这一时期他们对性别角包认识的正确与否,将会极大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因  相似文献   

6.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贯彻于人的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交往的基本形式有两性交往、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三种,正是由于在对现实社会交往的研究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才得以产生.同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内部的相互交往、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交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伤逝》作为一个具有审美自足性的艺术品,在时间的延伸和空间的扩展中显示出强大的诱惑力。它不仅寓示着人类永恒的两性危机,映衬出人类两性情感在经历终极意义的憧憬期、现实生活的品味期、凡俗人生的彻悟期、最后的抉择期等四个阶段时所面临的悖论,且涵盖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现代世界的悲哀。以小说深刻的境遇结构展示了"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冲突矛盾的复杂多维内涵和两难的历史境遇意识。而且在展现这两重意蕴的同时,也以杰出的艺术手法设置了"忏悔的涓生"这一复杂的形象,肯定了"娜拉出走"这一现代理念的善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都是最早产生于英国的两个理论流派.她们从妇女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政治理念和两性,探讨两性不平等的根源、两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消灭两性不平等,实现两性平等等问题,从而提出以女性文化为基础的新的社会价值观,构建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开启和指导了不同时期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但是,两派理论上的局限也给女性主义运动带来困惑.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成长规律反映:男女两性随着"性"由萌动到觉醒的过程,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异性的渴望与依恋.  相似文献   

10.
吴淑姬和《阳春白雪词》——《阳春白雪词》作者考辨寒星人类由男女两性组成,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两性串演的剧本,女性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她们之中有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还有艺术家、文学家。她们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人类...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权主义运动的理论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大力提倡女性应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这既是女性独立自主的物质空间,也是女性自由创作的精神空间。作为将"双性同体"理论引入女性文学创作的先行者,伍尔夫着力倡导男女两性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平等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其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她所提出的"双性同体"观点为两性和谐共存开拓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双性同体”这一思想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涉及神话、宗教、医学、文学和人类学等不同领域,既隐含着人类对于两性问题的困惑和焦虑,又表达着他们对两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的期盼。“双性同体”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彰显,更是体现了人类关注自身问题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一直为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所关注。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卡特的《新夏娃的激情》和美国后现代作家厄秀拉.勒.魁恩的《黑暗的左手》两部作品中的“双性同体”观是对后现代女性乌托邦作品对社会性别的很好解读。  相似文献   

13.
现代女性诗歌的诗美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女性诗歌的诗美取向胡兆明男女两性基于生理与心理上与生俱来的差异,铸成他们文化上的天然分野。“两性间的差异是我们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正是这丰富多彩的文化,才赋予了人类以尊严和地位。”(玛格丽特·米德)女性文化只是人类文化的一翼。虽然,...  相似文献   

14.
论爱情与婚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理想的爱情,没有理想的婚姻;只有永恒的婚姻,没有永恒的爱情;对恩格斯有关婚恋的一个重要论,最应加辩正;到目前为止的一部人类婚恋史,事实是一部两性情感的二律背反史。面对新世纪,人类对这一古老问题亦需持新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大脑的性别     
姬十三 《成长》2007,(2):50-52
除了人类,似乎再没有别的物种在意两性平等这码事。假如母鸡开始要求打鸣权,雄螳螂在性生活后不肯乖乖就范,反而过来一口吞掉枕边美人,那么生物圈必然会乱套。电影《帝企鹅日记》为我们展示,母企鹅是要抛家弃子的,公企鹅则负责留下来孵蛋,这有点不合我们惯常的逻辑。依我们这些同样直立行走的高等动物看来,企鹅世界的两性分工未免有些奇怪,如果不是由于“智慧设计”,那大概是它们也流行过女权运动。  相似文献   

16.
赵宝刚的都市情感剧《婚姻保卫战》,立足于都市生活,演绎了"80后"的婚姻生活,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婚姻家庭元素。该剧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展现了婚姻的各种状况,以及两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博弈,反映了女性从觉醒到斗争再到两性走向和谐的过程。该剧对两性性别身份与文化处境的深切洞察和理性思考,超越了传统的两性战争,给我们预言了未来社会两性和谐共融的一幅蓝图,而这将是当代女性主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对人的生存状态及两性世界的关怀,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她笔下的男性多扮演“软弱的知识”,而女性则扮演“结实的生活”,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作者旨在全面地理解男女两性,试图以一种客观的立场来看待两性的关系和企图兼顾两性生命经验的需要与深度所进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亚当夏娃日记》中,马克.吐温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再现了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的过程,赞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在作品的人物及表现手法方面,作者刻意地描绘了夏娃这一人间第一女子的形象,并使之与亚当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传达出他对传统社会中男性权威的讽刺与颠覆,对以两性相互关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这些观念为后世的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9.
性别语言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探讨了性别语言差异的特征、产生原因,以及其在语言功能上的反映和对跨性别交际的影响。从而使两性能正确认识性别语言差异,在交际中培养跨性别交际的敏感性,避免两性在跨性别交际中产生误解,推动两性交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诗经》中的两性审美看周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言:“天地姻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充分肯定了男女两性之爱在人类起源上的重要意义。两性审美与人类文明同步发生。《诗经》305篇,以两性审美作题材的近100篇,占近1/3。朱熹以为《诗经》的诗是“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者也”,”表明《诗经村代两性审美不再停留于感官愉悦和表层意义的满足,而已融入一定的文化氛围.更多地体现精神情感的需要。本文意在籍《诗经冲的两性审美诗,考察这一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诗经州代是父权制最终战胜母权制,女子社会地位逐渐堕落的时代。但毕竟有周至春秋去古未远,殷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