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文学有很多典型意象,唐宋诗词中的"夕阳"意象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被诗人借于抒发自己的人生领悟。"夕阳"意象是一个糊涂的意象群,它吸附融汇了诸多的情感要素,在深沉的历史感的背后展示着广阔的文化背景。在诗人的笔下,思乡送别的感伤图景中夕阳被涂抹上了离愁别恨,而当夕阳的审美淡化了生命的悲凉,夕阳又因此获得了静谧温馨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词为我们塑造了一组组具有典型性的意象群,而这些带着词人强烈主观个性色彩的意象,是辛弃疾人生经历和情感的写照,托物言志,寄情于意象,表达他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相似文献   

3.
艾青的诗歌将色彩与意象相对应,渗入自己的情感,建构了东西方色彩观烛照下的黑色"土地"和金黄色"太阳"意象,这些意象已不是现实原有的物象,色彩也已不仅仅是颜色,而是一种境界,是艾青民族情感和宗教情感归宿性的诉求式表达,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融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古诗的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样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意象在古诗中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现的,有时出现的是几组意象,这些意象群的叠加就构成了古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唐珂 《语文知识》2008,(1):28-31
作为鲁迅心灵的独语和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野草》象征隐喻的文本掩藏了作者原本真实复杂的心路历程。不同色调组合而成的独特而鲜明的色彩意象在各自语境下展现出的强大效果.为深入了解鲁迅喷薄而克制的情感、深刻而复杂的思想、悲切深沉的生命意志、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脉络。提供了一个“斑斓”的视角。色彩意象的运用,既有契合中国古典美学色彩规范的选取,也有突破中国传统美学色彩搭配的现代性组合,对《野草》在现代文学史上开创性地位的奠定,建构开放性的解读空间,保持永恒的艺术和思想魅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烙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客观物象,具有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解读文学意象就是通过作品浸染作家主观感情色彩的喜、怒、哀、乐、愁等一系列情绪来观照作品意蕴,从而走进作家细腻丰富的感情世界,获得较为持久稳定的文字蕴含,形成诗歌鉴赏中关于意象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D.H.劳伦斯的诗歌中不仅善于创造意象,而且他还写了一些意象诗。在意象诗的创作中,他遵循了意象诗的原则。通过对他的几首诗的解读不难发现,劳伦斯创造的意象对读者有强烈的吁请,使读者在品诗中渗入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情感经验,与诗人一道参与诗的创造,从而领略诗的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9.
从叙事隐喻与叙事功能的视角对《呼啸山庄》中的风意象群进行解读,认为在《呼啸山庄》中,风以及类似风或与风相伴随的物体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风意象群,它是小说文本中激烈的情绪与情感宣泄的叙事隐喻,既具有维度又具有功能,其维度构成了作品思想内容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体现在叙事隐喻的主题化色彩。风意象群的叙事功能体现在破坏一系列稳定性的环境,而文本对不稳定性因素进行解决则推动了《呼啸山庄》的叙事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不是对外在事物的固有色的描绘,而是一种观念色,所以,在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也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和观念的一种方式.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的发展流变,以探讨出其表达机制的生成和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