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请父母们回想一下,教孩子走路时,通常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一般父母们都是说:孩子,到妈妈这儿来,加油,好样的,再走一步,即使摔  相似文献   

2.
写在前面先前有一则新闻,"学生为老师打伞遮太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而后又有网友编出一则小故事:一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路人又说,孩子一  相似文献   

3.
<正>当了十三年的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不是乏味的,而是充实的,班级管理是爱与智慧并存的艺术。一、用爱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1.关爱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希望我教的孩子们都能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快乐成长,现在我教二年级,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特别热情,课后经常会围着老师问各式各样的问题,说自己开心或烦恼的事情。每当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这是不少中小学教师的共同感受。“难教”不是说学生们变坏了或者变笨了,而是如今的孩子更加“厉害”了。“以前常说  相似文献   

5.
徐特立先生曾说: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教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班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更加具有挑战性。如何让班级里一个个活泼、好动、可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6.
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我叫羊毛,女,汉族,大专学历,现年22岁。目前任教于虚无县疙瘩小学学前班。申请缘由:不愿成为众矢之的,甘愿破格一教到底。主要事实:一年级教师说,这班学生在学前班时连a、o、e都读不清晰,以前教他们的老师太糟糕了,现在让我教,叫我咋能教好?二年级教师说,这班学生在一年级时没有把基础打牢,基础不牢固,现在让我教,能教好吗?……六年级教师说,这班学生谁知那几年的老师咋教的?现在却要把担子压给我。初中教师说,这些学生,小学时代就没学好,要把他们教育好,我们确实够辛苦的。高中教师说,这群学生以前是混出来的,朽木到了我们这儿,…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听到教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小孩子真难教、真自私;现在的小孩素质真不行,做的事真让我们意想不到,难以置信;有些小孩子怎么教也教不懂……确实,现在网络、电视揭露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还有家庭教育的缺陷,都严重地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记得有人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几句话道出了读书的好处.如果我们每位教师能花时间积极引导孩子看书,让孩子与书本为伴,在读书中受到美好情感的感染,认识到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该做的,让幼小的心灵纯净起来、强大起来、光明起来,那么我们没有这么多抱怨了.那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呢?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苦口婆心教育,结果却不甚理想,于是得出"现在的孩子真难教"的结论;学生遇到困难,老师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学生不仅不感激反而疏离老师,于是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假如说是教师的教育有问题,教师会非常委屈,难道学生犯了错误我能置之不理吗?难道学生遇到困难我不该关心吗?难道我为学生负责任错了吗?  相似文献   

9.
要培养好下一代,教师必须时时严于律己,事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一点对我们小学低年级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孩子入学非常爱听老师的话。家长常反映孩子在家会说:“你错了,我们老师是这样教的”,“老师叫我这样做的”,“不信,您去问老师”。甚至有的家长还开玩笑地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孩子对我们老师是多么信任啊!由于孩子对老师的高度信任,他们事事以老师为榜样。如一次,小朋友陈玲在校学习时呕吐了,当时我动员她回家休息。她却回答说:“我不回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您那次腿砸伤了不能走路,不能站着,却坐着给我们讲课。现在我好些了,我也要坚持上课。”又如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一天她深有感受地对我说:“您还记得一次体育课上,因您退着走,被一根木头绊跌倒了,当时您擦了腿上的血,咬咬牙,掸去身上的灰又继续上课的事儿吗?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哩。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件  相似文献   

10.
和一位教语文的同行聊天,她说刚教了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你说现在的学生呀,他们的想像力都哪里去了?好好的一篇童话故事,他们读出了什么?学生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是课文写得不真实。”唉,真是大煞风景!这话我相信。教学多年,深深感到:相比原来,现在的孩子多了几分现实几分老练,少了几分温情几分浪漫。他们越来越欣赏不到童话中的美,领略不到童话中的情了。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心底的那片柔软渐渐变得坚硬起来。可是,孩子本不该是这样的啊。记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说“:孩子们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点是幻想,幻想贯穿着整个童年…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我刚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在一次家访中,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妈妈在她的摊位前,先是没好气地应付了我几句,然后更在我走的时候说:"我看也真怪了,我们家孩子有的老师怎么就教得好,有的老师怎么就教不好。"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与教师是相互对立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素质教育像春风扑面而来,吹走了一些顽疾。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办公室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一些感慨的话,大致归结为三点:一是对现在的学生不会教了,二是对现在的学生不敢教了,三是对现在的学生不愿教了。这三不现象看似不冷不热,实则像瘟疫一样在教师的内心蔓延和传播,不  相似文献   

13.
没有几个月我就师范大四毕业了。一天,一个朋友说:“阿楚,你学的是师范,将来当灵魂工程师,现在有一个孩子,你敢不敢去教?”哪有不敢之道理,我学的专业就是教孩子的,我毫不思索就点点头。就这样,在毕业前夕,我受聘给一个叫皮皮的孩子做家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看到两位妈妈教孩子走路而引发的思考:不要逼着孩子走、要引领孩子走、鼓励自己走。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利用表扬激励机制,合理使用评价手段等,从而实现"乐学"、"会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写在前面 先前有一则新闻,“学生为老师打伞遮太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而后又有网友编出一则小故事: 一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 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路人又说,孩子一定有来头,这个老师趋炎附势.老师想,算了,俺自个儿用吧,于是自己给自己撑路人又说,现在的老师真没爱心,自己有伞,不管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而法国议会刚刚通过了一项“子不教,父受罚”的新法案,在这方面似乎比中国人走得更远。此新法案是在近些年来法国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得以通过的。舆论经常提及的一个观点是:应该在惩罚犯罪孩子的同时,也对那些没能让自家孩子走正道的家长予以经济惩处。而最简单、最直接的惩处办法便是取消家长们原本享受的由政府发放的“家庭补助金”——这是一种对有孩子家庭的福利性经济补偿,为的是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实行新法案意味着:只要未成年孩子因犯罪而被关进类似我国“少年管教所”的“封…  相似文献   

17.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40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40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41名呀!”我说。妇人听了展颜而笑。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在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责任编辑/心欣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  相似文献   

18.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找到智者,说她正在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智者说:“孩子的功课应该是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40名,可是这个班上只有40个学生。”智者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不会落到第41名呀!”妇人听了展颜而笑。智者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谷底部的人,唯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会走出来的。”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智者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上升。最容易被人…  相似文献   

19.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现时 ,家长教孩子 ,老师教学生 ,多有一种困惑 :你再说得情真意切 ,可他(她)就是听不进去 ,一边是“诲尔谆谆” ,一边是“听我藐藐”。这种情况并非现在才有 ,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诗经·大雅·抑》中说 :“於呼小子 ,未知臧否 ,匪手携之 ,言示之事。匪面命之 ,言提其耳。借曰未知 ,亦既抱子。”说的是一位望子成龙的长者对子孙不听教诲的气愤心情 :唉 ,小子!不懂事情的好与坏 ,不但手把手地教他 ,还把事理讲给他听 ;不但当面交待 ,还提着耳朵强调。假如说他还不懂事 ,可他已经是抱孩子的人了。还有比这更厉害的…  相似文献   

20.
正当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电视”时,馨馨和梦梦走来说:“陈老师,我们想当你的孩子。”我欣然答应,并带她们“串门”、“逛公园”、“上图书馆”,玩得很开心。小雨听说了这件事,也跑来对我说:“陈老师,我也想当你的孩子。”我推辞说:“我的孩子已经太多了,本来一个家只有一个孩子,现在我已经有两个了。”小雨没有走,她接着说:“现在有三胞胎,我就是第三胞胎。”我不禁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