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伟 《图书情报通讯》2010,(3):53-53,56
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改革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总/分馆实施一元化垂直管理系统,实现一卡通,和流动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论述社区图书馆的特点及面临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并且提出,公共图书馆在社区建立图书馆分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论述社区图书馆的特点及面临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并且提出,公共图书馆在社区建立图书馆分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服务功能、经费投入、服务效益和运营管理4个方面,对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街区自助图书馆与社区联网图书分馆两种形式进行比较,提出以社区联网图书分馆为主,街区自助图书馆为辅的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点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多分馆间图书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若友 《情报探索》2009,(10):105-106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多分馆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分馆间图书流动原则及流动方式,提出了做好图书流动工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实践情况,提出图书馆要以优化自身馆藏资源为基础,加强与中小学联系,办好课外活动,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建立少儿流动图书馆(室)等,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少年儿童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武汉市公共图书馆与基层图书馆(区、乡、街、社区)的关系演变作了分析,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与区、乡、街道、社区基层图书馆关系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对公共图书馆与基层图书馆在建立集群式中心馆、分馆制等方面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在提升少儿读者服务能力方面的实践谈起,以广州图书馆从化分馆为例,提出了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提升少儿读者服务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区流动图书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吴正荆  毛秀梅 《情报科学》2008,26(3):364-368
流动图书馆是国外比较盛行一种服务模式,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流动图书馆完全可以应用于中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并且应对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了三种社区流动图书馆的建设方案。通过流动图书馆来改变目前社区图书馆的现状,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布局,加速中国的社区化进程,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论述了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代,全民阅读和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建立双重功能的社区分馆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图书馆事业实现资源与服务共享的有效途径,对高校和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相关政策与法律的倡导与支持、城郊民办高校及其图书馆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建立社区分馆具备了极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杭州图书馆总分馆与主题分馆模式的创新实践,总结了其规律、特色与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杭州模式,建设专业主题分馆,进一步丰富了总分馆服务内容,也将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馆外图书流通站作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主要手段,于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公共图书馆纷纷建设自己的图书流通站。但如何管理好图书流通站,成为公共图书馆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南宁市图书馆为例,先概述馆外流通站的运行情况,再具体给出了把图书馆流通站纳入分馆制管理的方法,分析实现图书集群化管理应用的优势,最后总结了试点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从社区发展概念、公共图书馆为社区发展服务的必要性、公共图书馆为社区发展服务的途径三个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建设的互动关系。提出公共图书馆建设社区图书馆开展工作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4.
曲哲 《情报探索》2014,(11):120-123
以辽宁省主要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例,阐述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明进程产物和基本文化载体与标志;加大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力度,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不仅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的要求,更是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需要。分析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不足,提出从建立特色馆藏分馆、构建星形网状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多元化、调动公众积极性等7个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服务“三农”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谈起,分析了目前县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三农”的不足,提出了服务“三农”要研究“三农”,实行“农村分馆制”,服务更多的农村读者,积极引进“外援”,转嫁图书馆服务手段等一些服务“三农”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娟 《现代情报》2010,30(8):104-106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科技创新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设置图书馆分馆、建立流动图书馆、开展业务培训、开放图书馆书籍和期刊外借服务、建立科技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等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和"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为例,归纳总结了两所图书馆的主要科研服务工作,分析了影响其成效的内外部因素,最后建议大陆地区具备资源基础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应借鉴经验,将科研服务提升至与传统馆务并重的地位,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学术性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走入社区是图书馆的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本文就公共图书馆走入社区的意义及可行方式进行了简要论述 ,并就提出办好社区图书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和服务定位入手,结合徐州工程学院设立社区流动图书馆和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推进社区流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加强社区流动图书馆工作的一些举措,从而建立高校和社区互利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厦门市图书馆分馆建设为议题,以厦门市图书馆殿前街道分馆建设的实践为依据,阐述了厦门市图书馆在分馆建设的原则与方法,并提出了建立以城市中心图书馆为核心的分馆制图书馆事业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