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制备益生效果强的鼠李糖乳杆菌培养物,从鼠李糖乳杆菌的选育进行研究。用牛津杯双层平板定量扩散法、酸度计测培养物pH值法及菌体干重法,对9种13株乳酸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抑菌范围、产酸能力及生长速度的测定来筛选,再对筛选菌进行紫外诱变,最终选育优异益生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3-22株。乳酸菌培养物中含有乳酸菌、多种代谢产物及变性培养基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饲料添加剂。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选育出一株抑菌活性高而广,产酸性能强和生长繁殖速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西藏自然发酵牦牛乳的理化成分及微生物种群分布,本研究以西藏主要牧区采集的牧民自然发酵牦牛乳为供试样品进行了营养成分和微生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营养成分有差异,综合蛋白质、脂肪、干物质和矿质元素等含量以采自那曲镇的样品质量最佳;自然发酵乳中微生物主要由乳酸菌与酵母菌组成,以乳酸菌占优势,其范围在7.34×105-4.94×108,酵母菌次之,范围在0-6.39×107,以采自那曲安多县和那曲镇的样品中菌群数量最高;不同样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有差异,这可能与发酵时间、发酵时的温度和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产L-乳酸的两种乳酸菌种进行复合配比发酵原料乳,开发功能性酸奶产品,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乳酸菌La与Lb配比为2:1、接种量为32%、加糖量8%、发酵温度为38℃、发酵时间7h。该结果为改进酸奶的制备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将为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3)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红树莓益生菌发酵饮料,本研究以从红树莓酵素中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D-1)为供试菌株进行红树莓果汁的发酵,测定了乳酸菌的发酵特性及其发酵后相关的代谢产物。结果显示,发酵后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比红树莓原果汁有较明显的降低,而总酸含量、有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较发酵前都有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将为开发新型树莓发酵饮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郭小霞 《科技风》2012,(10):45-46
本实验以干酪副产物——乳清为原材料,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三种菌进行发酵,添加调味料后调制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发酵饮料.对原料进行处理后,以 DPPH·清除率为指标,对干酪乳杆菌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清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发酵乳清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干酪乳杆菌浓度为4%,发酵时间为8h,乳清底物浓度为10%,发酵温度为41℃.获得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发酵乳清饮料,其口感、色泽和组织状态好,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酸菜是一种中国北方传统的腌渍蔬菜制品,酸菜汁中富含丰富的乳酸菌,是巨大的乳酸菌资源库。目前人们从酸菜中分离出的乳杆菌主要有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而分离得到的菌株主要集中在优势菌群范围内。除了这些优势菌群外,酸菜中还包含许多其他菌群,因此酸菜成为分离乳酸菌,尤其是乳杆菌的良好材料。本试验是从酸菜中分离乳杆菌,并采用传统生理生化方法进行鉴定优选出来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以多杀菌素的产生菌刺糖多孢菌为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不同浓度的碳源、无机盐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经过试验,最终筛选到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250ml的三角瓶中装量25ml,消前p H7.0,转速220r/min,温度28℃,移种量为8%是最佳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红枣为原料,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试验,探讨红枣乳酸发酵饮料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产品加工工艺条件试验,最终得出枣浆最佳发酵条件为: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分别为:黄原胶0.09%,海藻酸钠0.06%,CMC-Na0.15%;杀菌条件:温度85℃,时间10min,饮料pH为5.7。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α-蒎烯产量,探索其发酵生产的规律,以α-蒎烯产生菌重组大肠杆菌YJM28为供试菌株,发酵周期24h作为发酵条件进行590 ml厌氧摇瓶发酵。最终采用基于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等方程的供试菌株的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底物消耗三个发酵动力学模型,最终确定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为力学模型,说明上述三个模型能够较好的真实的描述供述菌株在在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底物消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酿造猕猴桃果酒所需要的酵母,并对该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猕猴桃果皮和果汁为研究材料,通过分离、筛选等试验方法获得适合用于猕猴桃果酒发酵的酵母菌菌株,以果酒酒精度和Vc含量作为评价酵母发酵猕猴桃果酒各控制因素的变化对果酒酒品的影响,并以此分析结果为依据对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经筛选获得1株酵母菌株1-21,可以使猕猴桃果酒的Vc含量升高,香气独特,并且该菌株的发酵活力强,能有效提升猕猴桃果酒的品质。结论:筛选得到的酵母菌菌株1-21发酵力强,用其发酵得到的猕猴桃果酒Vc含量高,酒香独特,适用于猕猴桃果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腌制的梅菜中分离出9株乳酸菌,并对它们发酵过程中的pH值、产酸量和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筛选出了3株产酸快、生长稳定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用MRS培养基倒平板法从泡菜中分离出乳酸菌,对其纯化、产酸速率以及发酵时间进行测定,选定了3种植物乳杆菌,最后运用冷冻干燥保存菌种,可作为泡菜新要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摸索了鼠李糖乳杆菌液态发酵促生长因子的种类和加入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为实验发酵菌株,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发酵液的活菌数为考察指标,根据促生长因子的不同种类选择高温高压灭菌或直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灭菌方式,逐一添加备选促生长因子。最终筛选出适宜鼠李糖乳杆菌生长的促生长因子并对MRS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在2种不同的基质中筛选苜蓿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共生匹配效果好的基质,以不接种的处理为对照,用8种不同的根瘤菌菌株对紫花苜蓿接种,进行接种效果的测定。结果苜蓿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共生效果的顺序为风化煤〉蛭石。以风化煤为基质进行初筛选,高效菌株为HLJ3-2、HLJ3-5和HLJ4-1。  相似文献   

15.
低能N+离子注入谷氨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低能N 离子注入技术,以D1 1 0 和D1 1 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 5.48%和 2 5 %.其一级种子生长曲线比原出发菌有明显变化,高产菌株发酵对数期平均提前 2~ 3h.从发酵曲线显示出高产菌株的代谢活力增强,倍增时间缩短,对缩短发酵周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一株纯化稳定螺旋霉素生产菌株(SPM16-92)为出发菌株,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进行诱变选育,经过大量诱变选育工作,筛选出四株突变菌株,相比出发菌株,突变株SPM16-303效价提高了21.7%,且性状相对稳定;以生产稳定菌株SPM16-92为实验菌株,在发酵瓶培养前期分别添加不同的前体,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20h左右时,添加0.5%的正丙醇发酵效价能提高10.3%;以突变菌株SPM16-303为出发菌株,验证添加前体工艺,在突变提高基础上还能提高6.7%,突变菌株以添加前体工艺验证,相比原工艺生产菌株效价提高了28.4%。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C二步发酵过程加糖工艺对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加糖方式、加糖速度等参数的控制,以及其对产酸值、发酵收率、发酵周期等的影响和加糖分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维生素C二步发酵过程连续加糖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恒速流加山梨糖分批发酵条件下,100m3发酵罐2-酮基-L-古龙酸产酸达98mg/ml,转化率达895%,发酵周期58小时,结果明显优于间歇加糖.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常温(23℃)和中温(36℃)下不同颗粒直径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发酵温度下,100-150mm、15-25mm和0.6-0.8mm的小麦秸秆,粉碎粒度为15-25mm时产气效果最好,常温条件下日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分别为567ml和12.8L,中温条件下日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分别为588ml和14.5L。  相似文献   

19.
在酸奶中加入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做发酵剂,弥补单一的发酵菌发酵乳制品酸味重,风味欠佳的缺点,并对三菌混合发酵酸奶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作为发酵剂无拮抗作用,可混合作为酸乳发酵剂。发酵酸乳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最佳配比为1∶2∶1,接种量为4%,加糖量为10%,脱脂乳浓度为9%。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鱼腥草内生真菌YX-2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抑菌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IT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对其发酵液进行萃取,并对发酵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内生真菌YX-2归属于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抑菌实验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石油醚相几乎无抑菌效果,且乙酸乙酯相优于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00 mg/m L、50.00 mg/m L和25.00 mg/m L。结论:鱼腥草内生真菌YX-2为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其代谢产物抑菌效果明显,可进一步进行分离鉴定,获得单体化合物,为进一步药物开发提供前期研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